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方向,科技创新驱动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武器。文章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入手,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历程,并对生态文明视角下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作以下表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5.169
1 生态文明视角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
1.1 生態文明内涵
生态文明是20世纪中叶基于生态危机濒发的背景在高度发达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无限度的生产使不可再生资源急遽损耗,煤和石油面临枯竭,森林、草场快速萎缩,生产发展呈现不可持续状态;“三废”排放对生态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污染,大气、土壤、水体无一幸免,如今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平衡被严重破坏,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不可控制的后果。这一切使得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日趋险恶,日益走向毁灭的生态危机边缘。简而言之,生态文明就是在对工业文明成果、理念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等同的重要性,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下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的文明状态。
1.2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
创新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创的概念,最初用于经济领域,随后被泛化,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才能带来发展。其形式有五种:引进新产品;采用新方法;打开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供给来源;执行新组织。显然,根据以上思想,可以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分成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科技创新。熊彼特的创新带来发展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科技领域。因循守旧,只能重复过去,陷入落后的巢臼;只有探寻科学真理、认清时代所需、积极发明创造,才能使科技不断进步、推陈出新,符合时代要求和人类认知主观能动需要。二是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是方法,驱动发展才是目标。科技创新带来科学真理的揭示必然引起人类认识世界的更加深入、客观;技术方法的改进对人类改造世界带来更为强大的力量。科技创新驱动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人类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在生态文明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时,科技创新同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三是战略眼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从现在走向未知将来的过程。在国际上,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都还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如果不把眼光放得长远,不赶超式发展,这种差距会越拉越大。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公民生态意识都已相当成熟。思想决定行动,也要立足长远,前瞻布局,做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工作。
2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历程
2.1 早期科技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意识缺失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集中精力搞国防和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未引起足够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把国防建设作为了一个重要抓手,“两弹一星”就是这一时期最主要成就。但生态环境并未得到重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想走向极端,20世纪70年代初,在批判西方的环境公害是不治之症的时候,环境污染和破坏正在我国急剧地发展和蔓延着,但当时的我们并无察觉,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当时“左”路线的理论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能产生污染的。
改革开放之初,发展市场经济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国情决定经济发展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走向了腾飞,巨大的经济效益背后是无数的资源消耗和“三废”的产生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相当多的农村地区,抓住政策漏洞实行掠夺式经营,加上土地征用轻养,基础设施失于修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造成资源的无尽掠夺和生态平衡失调。
2.2 当今科技支撑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保护发展事业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参加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会议之后,生态保护意识在我国就悄然萌芽。1983年,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更是将环境保护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了环境保护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之后,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规划中,生态环境因素成为重要考量依据。“863计划”中把生物技术、航天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海洋技术领域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突显“生态”转向。1986年3月通过的863计划的姊妹计划——1988年国家批准的火炬计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转变。火炬计划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富民强国需求为导向,统筹兼顾、集成资源、深入发动和组织动员高新技术产业化力量,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攀登计划”“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等也都体现了充分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正式颁布。其中指出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在其中所确定的11个重点领域中,前五个分别是能源、水、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和制造业,这都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在68个优先主题中,也突出了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的重要性。
3 生态文明视角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科技发展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但生态文明建设又不能离开科技力量的支撑,生态文明的发展呼唤科技的生态化转向。这已是人类的共识,是历史的选择。在历经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将成为新科技革命的标志,对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生态文明视角下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公民的科学意识和生态意识,营造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
一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公民是国家的细胞,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才能营造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才能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但目前为止,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整体仍比较低。公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科学素质总体偏低;公民素质严重不平衡,低素质人群比重偏大,亟待提高公民的科學素养。
二是提高公民生态意识。全民生态意识尚未树立,生态保护认识水平亟待提高。以对待生活垃圾为例,城市垃圾处理不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垃圾不分类也使可循环利用资源被白白浪费。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厦门等全国八座城市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2019年之后,试点还在“试点”,垃圾依然“分不清”。只有加大宣传环境保护力度、形成全国上下对环境保护必要性、紧迫性的统一认识,树立起生态责任意识、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3.2 深化生态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科技体制要面向科技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改革观念,推进改革进程。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要求,并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改革。企业是面向市场的主体,也是产生经济效益的主体,企业的生态化转向是市场的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深化科研机构改革。科研院所从政府全面计划、投入式向独立面对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市场运行机制转化,这改变了科技与经济不直接兼容的局面。产学研一体化趋势,使科研院所同样需要面向市场,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杠杆和市场调节的作用,掌握科研前沿方向、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能力。深化科研机构改革,让产业转型发展的巨大作用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3.3 加大能源、生态科技、环境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一是依靠科技创新。以提高节能减耗水平、形成生态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加大能源、生态科技、环境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依靠科技创新,构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提高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流域环境质量、城市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能力。
二是加大基础条件投入。把握人类生存及发展的更多真理、规律,推进生态文明进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以加强法制保障力量;辅以相关经济政策出台,以支持、激励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借鉴生态科技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技术设计,引进消化再创新,增强科技实力。
4 结论
生态化科技发展水平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发达国家先反思先发展,率先发起生态化科技研究,生态科技发展水平已领跑世界。为保护自身利益和防止别国生态污染蔓延,这些国家还设置绿色壁垒,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和发展的更加严峻的考验。无论从国际形势还是从我国自身发展需要,科技生态化都应是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科技创新立足点是“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方向就是生态文明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九洲出版社,2007:147-149.
[2]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M].北京:中国软科学,2011.
[3]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万钢.高举火炬旗帜,实践科学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新局面——在纪念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新区,2009(1).
[5]刘湘溶.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张增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标准定位的思考与建议[J].新华文摘,2005(1).
[7]张瑞颖.试点14年,垃圾分类仍“分不清”[N/OL].江南都市报.[2018-03-27].http://jndsb.jxnews.com.cn/system/2018/03/27/016825355.shtml.
[8]刘小玄,吴延兵.企业生产率增长及来源:创新还是需求拉动[J].经济研究,200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2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