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资产是企业正常运转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企业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资产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值增值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对企业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赢得长远发展前景,就要顺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潮流,及时改变资产管理思想和观念,勇于和敢于创新资产管理手段,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文章在剖析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当下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资产管理重要性;问题;对策
一、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资产管理有助于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企业资产管理方面的不断增强,使得企业资产管理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并且满足了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企业资产的合理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企业相关资产的使用经济效果和有效利用效率,促使企业资产优化利用;还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资产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风险,使得企业资产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得以利用。
(二)企业资产管理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
企业是一个团体的存在,企业资产管理需要整个团体全员的努力,而非个别人员或者部门所能做到的。企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全体员工不仅会逐渐增强相关的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还会更好地养成团队合作精神和企业凝聚力文化,从而规范企业的各方面行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不足,责任主体不明确
我國企业资产管理起步较晚,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资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足,资产管理意识相对落后,存在重金钱轻实物的思想,造成企业资产闲置,不能得到高效利用。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没有明确的人员和部门负责资产管理方面的工作,使得责任主体不明确、职责不清,这就导致出现问题的时候互相推诿,不能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
(二)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跟踪监管力度不到位
在我国,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和模式存在许多不健全的情况。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得到更新,无法适应最新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存在多部门、多头管理的现象,无法很好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导致资产创造的经济效益低下。管理模式方面,有的企业监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同属一个部门,无法独立发挥监管作用,后期跟踪监督问责无法落实到位,相关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只是满足了程序需要,监管走过场,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跟踪监管职能。
(三)管理方式落后
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管理工具也随之涌现,很多企业加大了资产管理现代化手段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了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利用效益。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制约,使得企业依然运用落后的传统管理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无法进入企业,导致资产管理效率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各种资产管理软件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出现,但是由于相关软件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以及企业内部资产管理各方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出现了一些账面和实物不符的现象,造成企业资产的损失和管理工作的不规范。
(四)企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好马还需配好鞍,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再完善、管理方式再先进,如若没有相关管理人员的努力,一切也都是空谈,所以企业资产管理的效果与相关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密不可分。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年龄、技术水平掌握程度、消极怠工等原因,导致其并不具备相应的资产管理能力、或者业务水平不高,无法高效配置企业资产。有些企业也没有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资产管理工作,甚至出现了办公室人员兼职的情况,这些对企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五)忽视了对企业无形的品牌资产的管理
现实工作中,一旦提及企业资产管理,人们往往会理解过于片面,只想到了公司账面上记载的有形的实物资产的管理,从而忽视了企业无形的品牌资产的管理,无形的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更加需要加强对企业无形的品牌资产的管理,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占有份额,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企业部分资产产权不清晰,阻碍了资产管理进程
随着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对资产的产权归属也越来越重视,但现实中还是有许多企业存在部分资产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产权纠纷事件也屡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一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产权不清晰,界限不明确;二是部分资产的合同、发票等原始凭据的缺乏或者丢失,导致资产产权不能认定。企业部分资产产权的不清晰,就会导致和其他相关各方的纠缠不清,无法很好地对资产实施管理,从而无法利用资产为企业创造利益、价值,对企业的发展和资产管理进程也是一种阻碍。
三、完善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意识,明确责任主体
目前,很多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对资产管理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资产管理意识不足,管理观念落后,因循守旧,因此加强资产管理意识的培养是企业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努力改变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要由过去的重生产向生产与管理并重的思想转变,要让资产管理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另外企业也应该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由专人负责相关管理,各司其职,这样出现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就可以落实责任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很好地杜绝了扯皮和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快速解决问题,为企业资产的优化配置、高效运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操作平台。 (二)建立健全企业资产管理制度
对一个企业来说,管理制度的灵魂是制衡,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很好地缓解公司治理层面所带来的失衡问题,管理制度的规范健全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降低公司的运营风险,更好的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企业要及时组织人员对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修订与完善,这样不仅仅是为了使相关制度更好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和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为了使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用好的制度来不断规范完善企业的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使资产更好地保值增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完善跟踪监督机制为其保驾护航,使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而不是流于形式,企业应成立独立的监督管理部门,将责任划分具体、清晰,并严格执行监督问责机制,使其发挥出实质性的独立监督管理作用,更好地为企业资产管理服务。
(三)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技术
21世纪是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渗透到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资产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所有资产的数据库,实现资产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和调度利用的快速运转,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实现资产利用效益最大化。资产管理信息化技术的高效运用,离不开计算机硬件、软件设备的完美配合,企业应加大這方面的投入,深化与资产管理专业软件公司的合作,实现资产管理与互联网的对接,形成企业资产的大数据库,使得资产从流入到流出企业的整个流程都能通过云系统来实施,同时要与其他相关软件很好衔接起来,有效避免资产账面与实物不符,提高资产的优化管理。
(四)增强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资产管理意识的加强、规章制度的规范健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最终都需要通过资产管理人员才能得以落实,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将对企业的工作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所以有关人员应自觉强化自身资产管理工作专业素质,主动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具体对策如下:首先,企业要定期聘请大学教授、相关资产管理软件公司的专家为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授课培训,不断强化对人员职业道德与工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其次,针对人员消极怠工的现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资产运营效果与绩效挂钩、与员工薪酬挂钩,赏罚分明,充分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者,通过对每个员工情况的具体分析,安排合适的人员到资产管理的工作岗位上,尽力实现员工自身价值最大化。
(五)重视对企业无形的品牌资产的管理
企业无形的品牌资产,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稳定、超额的收益,也能很好的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种资源。因此,重视对企业无形的品牌资产的管理,可以很好的促进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六)强化对产权不清晰的资产权属的确认
要想做好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资产权属清晰是前提,企业要做好对资产产权登记的工作,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家底和资产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企业资产账实相符,对那些产权不清晰的资产,一定要及时了解,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强化对产权不清晰资产权属的确认,防止企业资产的无端流失,从而更好地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每个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资产管理工作。本文首先强调了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再结合我国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几方面常态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进行了相关应对措施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国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楠.企业资产管理问题与完善措施[J].现代企业,2018(10).
[2]祁淑红.关于加强房地产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01).
[3]仪秀琴.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农场经济管理,2018(07).
[4]刘道心.关于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8(35).
(作者单位:河南瑞佳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44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