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龙泉 于正东
摘 要: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是“以信息化推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实现现代化”[1]。通过对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西部地区二者发展的现状,从政府、农业产业化主体以及信息机构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互动机理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62-03
信息化与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两大举措。西部地区要想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有效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2~3],进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较大发展。对西部地区来说,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农业生产领域初步形成了信息采集系统及相对规范的信息采集报送制度,同时农业数据库建设、多媒体制作等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涌现了大批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专业市场。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仍然存在农产品差异性不强、流通不畅等问题;同时,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信息资源较为分散且利用率低、信息获取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有关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关系的文献综述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二是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
1.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的相关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朱佩娟(2003)通过对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业发展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王文强(2003)从政府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改变农业宏观管理方式的作用,认为农业信息化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卢光明(2007)[4]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形成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及科学化,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吴磊(2007)[5]认为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前提,只有信息技术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和产供销一体化;通过信息化将农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发展,实现强优农业企业的联合,可以提高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促进其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
2.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学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马晓阳(2005)、 赖茂生等(2006)[6] 认为,农业产业化意味着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专业化分工加强以及市场化程度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资源产生规模化需求,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促动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郭庆然(2006)认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问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信息中介组织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卢光明(2007)则强调,只有在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施农业信息化。
综上,目前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其在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作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理是什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如何共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机理
农业信息化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销售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环节的全面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其实质就是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信息化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一)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方面,农业信息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充足的信息源和便捷的交流渠道,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产业联结和管理提升提供了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为传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对西部地区来说,信息化的发展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
1.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广,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而且成为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随着不断增加的农业信息网站、地区数据库的建立,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获取农业科技、农业政策、市场行情等信息,及时推广和使用农业科研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了自身农业生产水平[7]。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降低了资源使用量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更科学的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农业生产率低下且发展缓慢。广大农村只有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并借助关联效应,连接市场、生产基地、农户等产业化主体,才能推动产业化纵向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调研,既可以减少调研成本,还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农产品供求状况,避免地区之间产品结构上的趋同,从而科学确定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我发展和管理,还有利于政府对其进行宏观管理。
3.农业信息化可以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可以使农户、企业等市场主体拥有更多信息,提高他们的讨价还价能力,培养出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各参与者利益,促进农业市场化,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更为顺利地发展;另一方面,各主体间信息的充足使得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集约程度及配置关系得以改变,从而降低农业产业化相关参与者的生产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同时,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产业化参与者的决策效率,使他们能依据市场需求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生产,通过信息流使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在时间、空间及流量上取得同步协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农业信息化能够带领农业产业融入到全球经济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西部地区的优势农产品建立网上交易通道和广告效应,将品牌与产品传播于世界各地,可以扩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合作者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产业化范围,更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基础信息平台为相关参与者提供广泛的农业政策、科技服务及市场信息,从而引导市场主体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当地农业信息并于宏观信息进行对接,及时提供农业预警信息,监督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状况,确保相关产业的合理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农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要以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基础。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对其硬件设备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使产业化组织数量逐渐增多、农业产值迅速提升、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内各环节更加紧密、产业化链条不断延长、农产品流通越加便利,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及提高经营效率的强烈愿望 [8],因此促进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开始。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也使得需要发布、交流和沟通的信息数量迅速增长,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而使对相关硬件设备――电话、电脑、光缆及相关软件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就能够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提高农民和企业的收入,使农民、企业有经济条件去承担各种信息费用。同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能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益而有能力向农民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后,可以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直接投资,从而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可见,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业资源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等方面给农业产业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动力,并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式创造信息化的客观条件,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二者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三、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二者的发展要协调一致。但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而农业信息化又相对滞后,应该采取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共同发展,对农业信息化有所侧重的总体策略,这样才能弥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以此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营造环境
1.政府提供资金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组织及行业协会开展针对农民和农业企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其次,对农民购买使用信息化设备提供相应的补贴,提高农民购买信息设备和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再次,对于产业化发展还不够成熟的组织及行业协会提供资金支持。主要包括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购买农资等进行补贴;最后,对农业产业化应用的信息设备和软件的研发进行补贴或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2.政府提供配套服务。首先,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力度[9]。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建设才刚刚起步。各级政府必须统筹规划,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中枢平台,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实现三网的有效融合。其次,广泛调动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培育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并把信息化纳入地方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农业信息管理及服务的信息系统,努力做好信息扶贫工作,提高农村的信息传播能力,切实解决农村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最后,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利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的同时,政府部门应与农业教育机构相互协作,开设远程教育,举办各种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培养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适应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大力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及能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企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还可以带领大量农户进入到生产环节,分享利润,有效实现与农民的“双赢”。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村经济水平,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对于技术水平优、发展势头好及经济效益高并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要加以重点扶持。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政策优势以及舆论引导对人才、资源等要素进行合理整合,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型龙头企业。通过引导、培育和扶持等方式建立起的一批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能够较好的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农业效益。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率先建立风险基金,通过合同契约、订单生产、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形式,与农户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调节机制和分配关系,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新格局,力求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产品出口的中坚力量”[11]。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将其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产业化主体加强自我信息培训,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一,农民应加强自我信息培训。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广大农民应加强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改进农业耕作方式,使农业信息技术与设备得到充分的运用。同时广大农民要提高信息的阅读能力,通过自我培训学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第二,龙头企业应加强网站的建设,及时与其他农业产业化主体进行信息交流,促进产品流通,提高企业声誉,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中间商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的主导力量。应通过自我学习和其他培训方式提高市场交易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及时发布准确供求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推广,推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
信息机构在信息化的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尤其是在西部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同,在信息化推广的过程中,信息机构需要加强针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信息化产品,建立符合农村地域特色的农村渠道体系,构建双赢的合作模式来寻求一个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同时,信息机构要根据地方发展情况提供配套的信息设备,如手机信号塔,电视信号塔,计算机配套硬件等。信息机构还应安排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并积极开发适应农业产业化主体发展的信息软件,降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本,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步的同时,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彦华,周亚明,王雅玲.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 刘利永,李道亮.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06,(4).
[3] 卢光明.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
[4] 吴磊.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3).
[5] 赖茂生,王芳.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何艳群,等.武陵山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10,(9).
[7] 张雪绸.新时期农业信息化与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8] 朱娟.对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5,(10).
[9] 刘力.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
[10] 刘小平.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协调发展问题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8).
[责任编辑 安世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7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