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我的建筑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利益,如何才能更好的搞好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是关键。本文作者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如何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存在问题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我国规定,工程项目建设应严格依照以下四个阶段,即:计划任务书阶段、 设计和工程准备阶段、 施工和生产准备阶段以及竣工验收、 交付使用阶段 。而在这四个阶段中,各个阶段所开展的质量管理往往各自脱节,彼此毫无衔接,某些阶段的质量管理则干脆流于形式。建筑产品的制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产过程,它集中了各部门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产品质量则是一个国家经济、 技术和管理基础的综合反映,因此贯彻质量管理思想对于项目建设尤为重要。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项目建设中尽管强调了质量管理,但阶段性过强,没有上升到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层次。而且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通常是一种事后行为, 楼倒人伤才去追究有关方面的工程质量责任,违背了质量管理的事先预防原则。
1.2 我国建筑市场管理仍然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招投标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形式,招标的公正性得不到有效监督,工程大多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缺乏公开公平竞争。一些建设单位无视法律、 法规,不办理相关手续、 随意压低价格、 肢解工程、 串标、 私下发包规避招、投标,应委托监理的而不委托,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就擅自开工;承包方出卖营业、 资质证照、 证章,层层转包;许多拥有虚假资质的施工企业和设备材料厂家并不具备应有素质和质量, 只有靠人情或回扣来取得承包权,这些都从根本上影响了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一些国有施工企业挂靠施工队伍从事施工过程中,因机制不顺,缺乏制约手段,管理上较混乱,致使这些企业产生了许多工程质量、 安全问题。如此种种不规范行为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为工程质量留下了不可逆转的隐患。
1.3 项目设计阶段的问题影响后续阶段的工作质量。一些工程没有勘察报告就进行施工图设计;有的项目设计不做抗震验算,构造措施不符合抗震设计要求,结构尺寸错误,配筋量不做计算或滥估冒算;还有的项目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尤其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甚至有的项目设计仍然采用淘汰的标准图和建筑产品等等。设计人员在没有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的情况下,拍脑袋设计或私下无证设计。
1.4 施工企业利欲熏心,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监理单位不能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监理人员素质低,监理工作不到位、不规范。在一些隐蔽工程当中,这种现象更是普遍。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对策
2.1 项目规划、 决策阶段应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全过程管理,强调从根源处控制质量。由于我国工程承包一般都要在设计任务书批准之后, 因此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往往初始于设计阶段。而从根源上来讲,项目前期的规划、 决策阶段应是项目质量形成的起点。
2.2 设计质量在整个工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项目设计质量的确定实际上也是一个决策问题, 决策过程中盲目降低或改变设计标准都将导致项目 " 先天不足 ",如前例所述高速公路问题就是如此。在项目立项之后,工程采用的工艺和装备是否先进合理,产品的品种、 质量和成本是否有市场竞争力,建筑是否先进、 适用,结构是否合理、 坚固,以及建设速度的快慢、 投资的大小、 质量的优劣、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设计。如果设计上存在 " 本质性 " 的质量缺陷,那么,即使施工质量百分之百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生产出来的也只能是伪劣产品。
此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与级别的设计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甲方,设计质量是其控制项目质量的关键, 在选择设计单位过程中, 应避免“人情项目” 、 “领导项目” 的出现。除了加强领导自身道德修养之外,尽量不采用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或建设单位委托某一设计单位的方式, 最好采用公开招标, 加强设计招标全过程的透明度。 另外, 可以建立 “招标回避制度” , 即当设计招标相关人员与某一投标单位存在利害关系时, 应予以回避, 以排除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
②对于设计单位而言, 应本着对建设单位, 对项目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设计质量管理制度。一个大型项目的设计一般需要经历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主要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落实的设计基础资料编制,需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有与建筑物性质、等级相适应的建造标准, 在适用、 经济、可能的前提下考虑一定的美观性,设计深度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开展施工准备的要求。 技术设计是对初步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修正, 主要解决复杂、 关键的技术问题、 确定特殊工艺流程,从技术装备、 技术措施等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图设计是对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细化, 是具体施工过程的指导文件, 其设计深度应满足工施工和非标准设备制作的要求。
③对于建设项目设计由一家设计单位承担时,应设立一个由总设计师为首的核心领导班子, 负责各专业设计间的协调工作, 并对整体设计质量负责。 当由数个单位共同承担设计时, 应指定一个主体设计单方面位负责组织协调各部分设计单位,并同样承担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责任。
④在国外,对设计工作质量的审计会受到审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其目的是为了督促设计部门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能更多地考虑设计方案的综合效益性。目前我国的审计实务中还没有开展深入的设计质量审计, 审计部门通常只是对设计程序的正规性、 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设计收费的合理性方面进行程式化审计,并未涉及到设计方案本身, 不利于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隐患。
2.3 落实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施工是整个项目建设工期中占用时间最长的阶段, 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 也是实现质量标准的阶段。 施工单位对项目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加强与设计部门的沟通, 充分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各项技术规定与要求, 对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图提出修改意见, 对设计不明处提请设计关注, 并能及时发现设计存在的缺陷。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 尤其对于一些技术复杂的项目, 必须根据质量要求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并在施工过程当中, 加强技术复核和中间检验工作。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
2.4 按工序设置质量管理点, 重点突出。一个建设项目最终是由若干道不同的工序所组成, 它们对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 控制每一道工序质量就相当重要。 工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所致,而不确定性是指工程施工不像工业产品的工序那样可以事先确定。现场跟踪控制中要抓重点、 抓关键、 抓薄弱环节, 在项目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 采取岗位责任制、 质量奖罚等措施, 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开展。
2.5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检验。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建设单位组织设计、 施工、 监理等有关单位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最终检验,将实际工程质量指标与合同文件或设计文件规定的指标进行比较,以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向交付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 体现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 尽管质量管理强调事先预防, 但事后检验并非多此一举。 这一阶段的质量检验一方面是防止不合格工程流向社会,另一方面是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因此,需要很好地处理与有关各方面的关系,做到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设计、施工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工程本身,也直接影响设计、施工单位的信誉和竞争能力。施工质量的提高既维护了国家和建设单位的利益,也与设计、施工单位的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有关各方应形成一个工程质量优先的共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密切配合,使建筑工程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