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形势总体向好 实现7%希望很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少维 田成连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较好、增长速度好于预期,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 定 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经济运行不利的因素仍未根本改变,物价水平持续下降,有效需求不 足的矛盾尚未根除,职工就业与再就业压力日显突出,“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待突破。与此 同时,世界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大的格局下,尽管我们对全年实现7% 的经济增长有了更大的信心,但也不能盲目乐观。
  
  对当前经济运行形势的判断
  
  概括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四高两低,即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工业、GDP的增幅 较高,而消费需求增幅较低、物价再次出现负增长。从四大宏观指标看,是两喜两忧,即经 济增长、国际收支好,而物价和就业差。
  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出乎意料的高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 %,比去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
  出口增幅比较高,也出乎年初大家的预料,外贸顺差增加,成为带动今年经济增长的又一因素。
  受出口增速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是上半年经济 增幅提高的主要力量。
  随着外贸的持续顺差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增长,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大幅度增加。6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2428亿美元,比年初增加306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际收支保持良 好态势。
  根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农 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城乡消费差距依然比较明显,名义增幅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另外,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2002年前6个月累计,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8 %。
  就业方面,今年一季度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0662万人,同比减少428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130万人。其中国有单位7336万人,同比减少469万人,集体单位1210万人, 同比减少192万人,其他单位2116万人,同比增加233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总体上看,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喜有忧,不过总的说来要比年初的预期好。
  
  对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
  
  短期看,经济增长如何,主要取决于需求方面的变化,现对三大需求做出分析。
  1、投资
  目前,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动力中市场内在的力量在增强,其表现为:一是地 方项目投资额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中央项目,1月~5月份,前者同比增长30.6%,而后者仅增 长8.9%;二是在投资资金来源中,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较快,同 比分别增长31.8%和22.2%;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激活了企业、个人投资的积极性。 1月~6月份城乡集体、个人投资增长17.8%,表明民间投资正在趋向回升。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投资增速已有一些难以持续的表现:(1)投资的各种应付款 高速增长,1月~5月份同比增长45.7%,这种过分依靠欠债的投资是很难持续的;(2)第 三产业投资增幅回落,1月~6月份同比增长23.8%,增幅比前5个月降低2个百分点;(3) 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回落。而且积极财政政策虽然继续实施,但建设国债规模并没有扩大 ,而且建设国债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方式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因而从增长的角度看,对固定 资产投资增长拉动的作用可能会弱于2001年。同时小企业投资意愿也不足,城镇集体和农户 投资依然低于整体水平。特别是农民收入预期的不乐观,对农村个人投资将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项目储备并不十分充足。企业投资能力也不足。但是,在今年首季诸多经济指标中, 企业整体利润出现两位数下滑格外引人注目,5月份情况有所好转,但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 润也仅增长2.8%。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保持稳中略升态势,变化不 会太大,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在13%左右。
  2、消费
  预计国家会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对2002年下半年消费需求的增长会有所促 进。同时,消费品供给充足,也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另外,消费条件的进一步 趋好,也将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这些是下半年消费增长向上的动力。但消费需求运行本 身具有内在稳定性的特征,加上制约消费需求的根本性因素仍然存在,比如:一是消费需求 内生性收缩机制没有大的改观;二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难以逆转,整体消费倾向提高 的难度比较大;三是农民收入增长仍不乐观,将影响全国市场的整体回升。如果没有行之有 效的鼓励消费政策的出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与去年相比将有所减缓,预计保持 在9%左右,低于2001年10.1%的增长水平。当然考虑到物价因素,实际增幅变化不会太大 。
  3、进出口
  从影响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看,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然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世 界经济总体上呈现一种温和复苏的态势。分析表明,美国经济全年将是一个比较温和的复苏 ,后几个季度GDP的增长将明显慢于一季度6.1%的水平,甚至不排除再次衰退的可能。按美 方统计,我对美出口占我总出口的比重高达38.4%。而我国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高达23% 。因此,未来一段时期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将导致我国出口的减速。
  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经济增长仍未见明显起色,我国对日本的出口也不能寄予过高的期望。
  总的看来,由于世界经济运行比年初预期要略好,特别是美国经济回升为我国出口营造 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引入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正逐 步发展成为全球跨国企业的制造中心,更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外销亦将对出口增长做出贡献。 同时,最近美元的贬值(由于我国实行的基本上是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贬值相当于人 民币贬值)也有利于我国的出口。因此,尽管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估计今年外贸出口仍可 保持稳定增长,基本保持与经济增幅相当的水平。当然,尽管目前净出口有扩大之势,但全 年并不一定能保持这种走势,原因在于:(1)受关税降低、配额扩大、国内经济回升等因 素的影响,进口增速升势迅猛,已呈超过出口增速之势;(2)去年的净出口主要是在下半 年,基数增大。因此,2002年外贸顺差仍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从统计上讲,外贸进出口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可能为负。
  综上所述,从内外两方面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看,全年我国经济增长实现7%希望 很大,但经济增幅继续攀升的难度也不小,关键是民间投资能否真正启动,消费需求能否被 激活。根据目前情况分析,预计2002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长有可能比2001年略高。
  
  对当前几个问题的看法货币政策值得关注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仍表现为典型的资金推动,如果货币供应和贷款增幅不能有效提高 ,经济增幅提高就有一定难度。应该讲,融资量的减少是2001年经济增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原 因。从近几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新增贷款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变化也有明显的相关性,19 97年~1999年,新增贷款增长率一直在低水平上波动,分别为0.9%、7.3%和-5.6%,相 应地,经济增长率一路下滑,分别为8.8%、7.8%和7.1%。2000年,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很 多,为13347亿元,增长23.1%,这一年经济增长也较上年回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8%。2 001年,新增贷款增幅出现下降,经济增幅也由2000年的8%下降到7.3%。
  今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比上年末 加快了0.3个百分点。同时,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 幅比上年末加快了0.1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8.3% ,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1.2个百分点。1月~6月累计净回笼现金591亿元,同比少回笼现金11 8亿元。5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为6.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增幅提高,增加额较 多。这与国家出台的一项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从而使货币供应在短短一个月发生了比较大的 变化,但6月末M1增幅又出现了下降。
  应该讲,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运营资金过紧仍是制约当前经济继续回升的最主要因素, 这种状况能否改变将直接决定着经济向好趋势能否持续,但目前金融疏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依 然存在。因此,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能否持续,货币政策、金融体制等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外部环境变化要密切关注
  
  当前,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世界经济走向。美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增速高达6.1 %,消费支出是主角,消费支出增长强劲一是因为减税和退税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 是美联储连续11次降低利率刺激了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于是,产生了提前消费 。但近来,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已出现下降。特别是美国第二大长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假 账事件的爆发,对投资者信心、消费者信心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更加使美国经济和华尔街股 市前途难测。欧元区尽管欧元逐渐走出了前两年持续走低的阴影,但欧元区还有许多慢性病 ,经济好转有限。日本经济也没有实质向好,问题依然存在。整体上讲,下半年的世界经济 与上半年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
  二是金融体系的变化和风险。一方面近来美元持续贬值,日元和欧元升值,对整个金融 格局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接连出现企业丑闻,将导致金融系统的风险增大,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货币政策、金融体系都将产生影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1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