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须奎 李树英 张静
[摘 要]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主要发达国家以通信、金融、物流、专业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占全部服务业的50%,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也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31/G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71-03
1 国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
1.1 成立专门的服务业发展机构,指导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涉及的门类较多,行业管理较为复杂,发达国家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专门成立服务业发展或促进机构,从战略高度指导和协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新加坡专门成立了服务业总体推进机构,及时监测和解决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扶持行为引导和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物流协会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协会不仅协助政府做好物流规划、制定政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同时还开展物流研究,指导行业发展,举办交流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各种专业培训,为物流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1.2 出台系列产业发展政策,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
(1)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政策
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由于金融、信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都是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因此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一是注重服务业科研投入。美国是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研发投资额占世界的45%。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金融、咨询、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一个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浪潮,美国近20年服务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是其他行业的2倍。英国政府通过税收政策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英国服务业的科研投资总额达到25亿英镑,是当年制造业科研投资增长速度的4倍。二是强化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2002年7月,英国贸工部出台了《投资与创新》的政府战略报告,提出要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加投入。随后政府出台了技术创新发展计划,积极鼓励大学与企业联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生产性服务业财税政策
为改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促进服务企业发展,许多国家都实施了税收优惠、简化手续等政策。2007年韩国财政部等21个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新的“增强服务业竞争力综合对策”。新加坡政府在金融、跨国营运总部、采购中心等方面也出台了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手续、城市基础设施优先安排等优惠政策。
(3)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政策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发展。他们的人才政策一是重视服务业人才教育。二是实施就业培训计划。三是引进高端人才。四是着力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4)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持和保障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法规,逐步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多项审批和限制,提高物流市场的竞争度,使运输费用降低,服务水平提高。美国政府对服务业的监管重点在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限制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防范可能对经济社会造成危害的风险,美国大力促进《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协议》、《基础电信协议》等文件的签署。不仅积极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和亚太经合组织贸易自由化进程,还与加拿大、墨西哥、智利、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签订双边贸易协定,为服务业出口市场提供支持。另外,在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方面,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或专业资格认证程序,从制度上保证了商务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运作的规范化进程以及契约签订的严谨程度。美国政府将所控制的价值增值环节集中于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企业,把非核心业务和附加值低的部分分给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者专业化公司完成,降低了美国本土化的成本投入。
1.3 推动服务外包与服务贸易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的推动。一方面,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服务外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例如,韩国将服务外包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培育,通过建立“外包服务提供商数据库”“外包服务需求企业”等网上检索系统,对外包服务企业实行“国家公认资格证书”制度等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通过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如美国,为了促进和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专门制定了“服务先行”的出口促进策略,重点促进其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旅游、商务与专业技术服务(包括环保、能源等工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教育服务、影视娱乐、电信服务等行业发展。同时,美国十分注重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研究,近十几年来为开拓服务贸易新兴市场,美国对新兴市场做了大量针对性调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并通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谈判为服务出口公司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机会。
1.4 推进行业改革与制度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金融、电信、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属于垄断行业,为促进这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达国家积极采取了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完善立法等措施。例如,英国政府于1991年打破了英国电信公司垄断英国市场的局面。在金融服务业方面,为推动一体化发展,英国1986年实施了《金融服务法案》,1997年成立了金融服务管理局(FSA),2000年通过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此外,英国政府于1993年专门成立了8个工作小组对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梳理,以解决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1.5 重视对服务企业的咨询与培训,服务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
发达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对企业的服务,包括提供信息咨询、市场调查、贸易展览、专业培训、技术辅导等服务项目,以促进服务企业发展。美、日、德、英等国,都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同时,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还全面开展了在职教育,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英国政府还在每个地区建立了顾问署,作为专门的企业管理和咨询机构,并在全国雇佣了1000多名有公司背景的退休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高层顾问,负责帮助企业制订发展计划,引导企业改变经营策略。同时,积极开展企业高层培训,由企业自己报名,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2 对我国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启示
2.1 转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
长久以来,消费需求以物质需求满足为主,在政策设计和思想观念上都对制造业生产部门非常重视,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视不够。近些年虽然对服务业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更多地关注于消费性服务业和部分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餐饮娱乐、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商贸服务等,认为这些服务业能极大的增加就业,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而且见效快,有利于短期的GDP增长。从而造成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忽视、发展滞后,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对经济的巨大作用。为此,必须从适应全球产业分工和促进制造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2 强化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科技创新
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生产性服务业,无论在服务品种、服务模式和服务效率上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和业务创新对该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国通过以服务内容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创造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品牌,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美国服务业提高了效率,拓展了服务模式,加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要将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与高新技术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规划布局。一是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重点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吸纳具备条件的公益型院所,搭建具有区域性、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科技服务平台。二是加强高端服务业技术研发与示范,实施高端服务业技术研发与示范专项,利用新技术手段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如围绕发展现代物流业、研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流运营管理服务系统、供应链管理服务系统、物流园区信息管理系统、港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第三方物流集成服务平台技术、物流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多式联运智能服务平台技术、虚拟通关技术、产业价值链协同电子商务服务技术、大宗物品电子商务服务技术;针对高端服务业中的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开展相应的支撑技术研发。三是建立服务业引导基金,用于重大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项目的拨款、贷款贴息。四是建立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我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重点服务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达到国内领先;提升大型服务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的高端服务企业。
2.3 加强对生产性服务的顶层设计与规划
从国际上看,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硅谷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我国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群、上海陆家嘴金融业集群等。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对生产性服务业布局进行区域规划,制定相应的区域性政策,以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依托制造业集聚区、高等院校集聚区等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式发展。
2.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政策,使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安排财政预算资金,重点支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建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加强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倾斜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建立科技创业基金的退出机制。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保护自主创新。
2.5 大力发展民营生产性服务业
一是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歧视,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平等的市场经营权,积极吸引民营企业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对交通、电信、金融等垄断性服务业的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配置由以政府为主向以市场为主转变,通过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引入竞争机制,以降低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成本,扩大市场供给,满足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三是在不影响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条件下,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引进、管理创新为目标,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提升与外商投资的合资合作水平;四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海外并购,加强战略联盟,提升与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水平。
2.6 优化外部环境
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保障,尤其是良好的诚信体系作保障。与实体产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需要信用体系的支撑。许多生产企业之所以不进行服务外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不诚实经营,提供的服务质次价高,生产企业不得不自我提供。如物流业中,寄送物品被盗、损毁破坏,不能按承诺时间及时交送货物现象;会计、审计业中,经营发生假账现象;一些行业垄断经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霸王条款”、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等。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企业之间诚信缺失,又缺少有效的市场监督机制,生产性服务业必然难以健康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打破行政垄断,形成多元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整顿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严厉打击违规、失信等不良行为,大力倡导“规范服务”和“诚实守信服务”,优化行业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行业发展、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加强对企业生产、交易履约情况的监督,形成全社会自下而上的监管体系。
另外,我国要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和效益。电子商务服务是基于电子信息网络,特别是互联网,为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交易及相关的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信用、服务器托管、数据处理等服务的业务活动。电子商务服务产业是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主导要素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运行平台,科技含量高,人员素质高,附加价值高。它通过产业要素的联合、重组、优化、价值形态转换实现增值,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潜力非常大的新兴产业。我省应加强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研究及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面向未来大规模协同化、网络化、个性化的电子商务应用需求,研究开发为新一代电子商务服务支撑技术与平台;探索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创新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及创新体系;建立电子商务综合研究机构;培育和营造产业化发展环境,推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投融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业产业联盟和产业促进机构,共同参与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速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红艳.国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19).
[2]吕政,刘勇,王钦.努力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J].中国工业报,2006(10):25.
[3]吕怀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及对辽宁的启示[J].区域经济,2009(12):26.
[4]罗松山.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投资战略[Z].联合论坛,2009-10-09.
[5]柴跃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产业[N].科技日报,2011-3-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8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