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信息生态危机”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晓红 王佳莹

  摘要:计算机网络信息构成的虚拟环境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生存环境。对信息的误用和滥用导致了“网络信息生态危机”。讨论了网络信息生态危机的各个方面,并提出采取相应管理手段避免信息生态环境失衡,使其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信息生态危机 互联网 网络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25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77-02
  一、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益广泛。互联网络技术使计算机从孤独、封闭的信息孤岛中解放出来,形成开放、共享的全球化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了“地球村”。同时,网络也逐渐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我们为网络时代带来的美好前景兴奋的同时,另一严峻的事实却同样不容忽视,由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尤其是信息交流的无序性和失控现象,致使原本就存在的网络信息生态失调日趋复杂,其危害也在不断加剧。
  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认识到地球存在极限,资源存在极限,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极其重要。自然界中存在着生态问题,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资源也存在着信息生态问题。信息生态的研究就是有关信息自身与人类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即信息、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这个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变和发展。
  “网络信息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们对网络的滥用、误用,污染网络环境,使网络生态失调,危及网络安全,严重影响网络的运行。这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污染、网络安全危机、“网络私人空间”危机、信息膨胀与信息短缺、文化多样性危机等方面。
  1.网络信息污染
  信息染污是指对人们正常利用信息造成干扰的无用的错误的信息以及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切虚假信息、淫秽信息、垃圾信息等。信息污染严重地危害着整个网络信息环境的生态平衡。
  在互联网世界中,只要打开电脑,就可能接收铺天盖地的垃圾邮件,受到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骚扰以及网络色情的诱惑。这些信息垃圾充斥着整个网络,加重了网络运载的负荷,更给用户造成了大量的干扰。
  2.信息安全危机
  网络病毒、黑客行为、网络犯罪等对网络安全已构成威胁,严重危及网络环境。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侵犯可以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它使版权得不到充分保障,隐私的合法性得不到保护,专利得不到保护。同时,网络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是最严重的破坏网络环境的行为。网络犯罪主要有网络盗窃、网络诈骗、数字破坏、网络教唆等形式。网络犯罪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3.信息膨胀与信息资源短缺
  信息是网络的基础。然而虚假信息、无用信息、过时信息、垃圾邮件的激增致使信息交通拥挤、信道阻塞。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信息高速公路速度迅速提升,但依然赶不上信息膨胀的速度。另一方面,在泛滥的信息中又难以找到真正需要的有用信息,信息资源短缺成了网络时代的又一大难题。
  网络生态危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互联网络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关,与网络技术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在网络化进程中,人们的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兼容调适和转换等伦理文化方面有关。揭示网络生态危机的伦理文化等因素,无疑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网络生态危机的实质。
  二、保持网络信息生态平衡的对策
  通过对网络生态危机表现形式的概括和对网络生态危机的特点、形成原因的分析,不难看出,网络信息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信息矛盾的激化。网络是人与信息的生态系统,因而,这种矛盾不是个别要素冲突的危机,而是网络生态的危机,它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解决这类问题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努力,而且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既要重视网络技术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法律、伦理的意义。对网络信息生态危机的解决,无疑有赖于技术的进步、资金的投入、带宽的增加等手段。但我们若能自律,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伦理责任,问题就会缓解许多。
  1.健全法规,发展信息服务产业
  国家应建立健全各种网络法制规范,防止、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具体来说,法律的完善与健全要充分听取网民的合理化建议,增强法律制定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或直接培养具有信息专业背景人才从事网络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工作。同时,建立专门的网络通信管理机构,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力兴建信息基础设施,防止信息鸿沟拉大。努力提高本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加紧发展本土数据库产业,尤其是商情数据库产业;加大力度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尤其是高知识技术含量的咨询业。这样,不仅能为本国企业决策提供经济信息资源和智囊支持,还能防止发达国家信息殖民化,抵抗信息霸权。
  2.加强管理监督力度
  从政策法律和技术等方面,加强对网络信息行为的监督,推进网络实名制或网络身份实名认证制度和政策,提高对网络非法信息行为的破解能力,适当加大处理和惩罚力度,加强网络虚假与不良信息的分解工作,及时净化网络环境。同时,机构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完善所在组织的网络信息安全设施,积极采取制止网络信息生态失衡的对策。建立单位和个人的信息分级制度,严格执行信息上网标准。通过信息技术确保网络数据的完整、可用、保密,并及时发现、过滤、删除网络空间中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老化信息,过滤国外不良信息等。
  3.利用技术和变革优化网络信息环境
  加强互联网信息组织方面新技术的运用。Web2.0技术为互联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目前,语义网、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更高效的网络检索以及信息智能代理方面前景广阔。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应加大对信息组织新技术的应用探索,为消除信息孤岛、信息鸿沟、信息冗余等网络信息生态失衡现象提供技术保证;加强信息安全方面新技术的运用。信息安全是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信息安全技术这把双刃剑,既为黑客所用,也为网络安全人员所用。在信息安全方面出现任何技术性突破,都应将其及时有效运用,积极促进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革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科研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国家应从政策上刺激和鼓励信息技术企业积极创新,在科研机构的科研创新方面,应建设一定的科研创新管理模式。同时,应拓建多种渠道,促进产学研的实质性合作。在运用方面,加强新信息技术的网络应用研究,创造性地开拓信息技术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的运用模式。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是现实社会环境在网络空间中的投射,既具备现实社会环境的基本要素,又具有自身的特性。为此,我们不仅需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且需要加强网络伦理、法律的研究和构建。技术只有与伦理、法律携手,才能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网络、生态的网络。
  收稿日期:2011-06-1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教育信息化模式研究(12512151)
  作者简介:于晓红(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信息生态理论方面的科研和教学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军.网络信息生态失衡的层次特征透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8,(7).
  [2] 朱国萍,杨学锋.网络信息生态不平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图书馆学刊,2007,(5)..
  [3] 卢金荣,郭东强.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2007,(3).
  [4] 岳剑波.信息环境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王 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