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利情报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史小军 刘海锋 王冬林 许柏松

  摘要:通过列举企业在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技术贸易和专利“预警”系统等方面的专利竞争情报活动的七个案例,在分析这些案例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在专利竞争情报活动中克敌制胜的关键是巧妙地但同时是合法地利用大量公开的专利情报,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挫败竞争对手,保护企业自身的权益。
  关键词:专利 情报 知识产权 战略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36-02
  前言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2.9%。这充分表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确权、保护与运用从而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专利情报是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1],是企业开展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基于此,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就必须重视专利竞争情报活动。下面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将用来说明企业专利竞争情报活动的主要内容及依照并利用专利法进行专利竞争情报活动的特点。
  一、监视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活动 [2]
  利用专利竞争情报监视竞争对手专利申请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阻止对手专利申请成功、或抢先于对手申请同类专利、或等候选择适当时机申请同类专利,进而占领专利产品的市场。专利要获得保护的前提之一是要以技术公开,获得政府在一定时间、地域有限制的保护,一件专利授权与否,均已通过专利局出版的专利公报和专利说明书向世人公开,因此要获得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并不困难。
  例1,2002年10月美国K公司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一件挖掘机的专利申请,于2003年9月在发明专利公报上公开。此后该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审查员分别发出了审查意见通知书,授权在望。然而就在这一期间,竞争对手C公司看到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说明书,发现一旦该专利授权,则将自己的产品排除在外,因此C公司积极查找文献和专利数据库,并针对其创造性问题向审查员提供了一篇对比文献。审查员在第三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以对比文献的存在,发明缺乏创造性为理由提出上述专利申请无授权的可能。严重影响了申请人及时获得专利。
  这个例子说明,利用专利应同时具有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特点,查找专利文献监视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或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日,提出对方专利缺乏创造性或丧失新颖性,可以及时设法阻止或拖延竞争对手专利申请的授权。
  例2,L市电机厂一位技术员长期研制一种新型摇头风扇用电机,于2007年初研制成功样机,本打算继续完善之后提出专利申请,直到2008年初才准备完办理专利申请的文件。但就在这一期间C市电扇厂掌握了L市电扇厂的上述信息,并抢先于2007年3月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一种名为全方位风扇用风机的专利,涵盖了L市电机厂的主要技术要点,致使该厂的研制成果付诸东流。
  这是一个企业依据中国专利法第9条先申请原则,在专利情报竞争活动中战胜竞争对手的案例。现今,除了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之外,世界其他国家均实行先申请制,根据这一法律规定,对于同样的发明,谁先申请,谁就有可能获得专利权,进而可能占领市场。这方面的实例不胜枚举。
  上述两个例子说明利用专利情报监视竞争对手所拥有专利权的范围,包括技术范围、时间范围及地域范围,可以突破竞争对手的专利防线,以便在专利技术及产品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专利权的保护
  利用专利情报,依法保护企业已拥有的专利权和专利技术及产品的市场份额,是企业专利竞争情报活动的又一亮点。
  例3,1987年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申请了一种用于激光技术领域的三硼酸锂单晶(LBO)的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之后取得了两国的专利权。1991―1992年该所人员多次发现美国一些商业机构非法销售LBO产品 [3]。在掌握了确凿情报之后,该所通过美国律师和侵权方进行了交涉,不仅终止了这些机构的一切侵权活动,而且还获得了30万美元的赔偿费。
  例4,2007年4月,英国泰莱公司为保持其在全球三氯蔗糖市场的垄断地位,以专利侵权为由,要求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25家企业展开针对三氯蔗糖及其下游产品侵权行为的调查,其中中国涉案企业8家。常州市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基础该公司的三氯蔗糖产品均为企业自主研发,拥有发明专利申请12项,其中两项已获授权,在主要消费国家都注册了商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应诉,找出自己的技术和对方核心专利技术存在的差异,并最终获胜。
  上面所举诉讼和抗诉的案例说明要判断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权是否被竞争对手侵权,或者说企业自身是否侵犯了竞争对手所拥有的专利权,必须以所掌握的专利情报为事实依据,以专利法为准绳。
  三、专利技术贸易
  利用专利竞争情报,企业可以在技术贸易中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4]。
  例5,天津石棉制品厂欲与美国斯姆高公司合作生产石油钻机闸用刹车块布。在项目谈判中,美方提出在两家分担700万美元项目投资费的同时还应付给美方3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中方虽然对这一项目感兴趣,但并未盲目满足美方的要求,反而在认真检索专利文献之后发现,美方根本不曾拥有这项专利申请。这样,在后来的谈判中,中方将项目的技术转让使用费降至30万美元。双方达成协议,中方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例6,上海某洗衣机厂在引进日本夏普公司新水流洗衣机装配流水线及制造专有技术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日方已在中国申请了该种洗衣机的外观设计专利。显然,这是日方在洽谈中留了一手。因为一旦合同期满后,中方产品在国内外投放市场都会形成对日方专利的侵权。上海洗衣机厂坚持要求日方必须接受我方有权使用全部技术(包括专利技术)的条件,否则将不对项目验收,也不能支付引进费用。最后日方只得让步,同意中方无偿使用该外观设计专利,并允许在合同期满后产品投放国内外市场均不构成侵权。
  这两个例子说明,在技术贸易中技术输入方必须及时全面地掌握技术贸易中的专利情报,识别所引进专利技术的真伪及保护范围,以便捍卫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企业竞争中的专利预警系统 [5]
  由于专利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以及专利权范围的时效性和地域性,造成专利情报是一种寓技术、法律和经济三种情报于一身的综合性前沿性的动态情报。在企业的技术、经济管理决策中专利情报常被用作为预警系统。专利预警机制的主要思路是: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一整套专利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和反馈的机制,从而加强中国应对重大涉外专利纠纷的能力,引导企业或行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在国际竞争中充分利用专利垄断的特性,使企业始终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专利情报预警的方法很多,譬如统计分析竞争对手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的比例可以预警其技术研制成熟度之变化;通过统计分析竞争对手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与实用新型专利数,国内专利数与国外专利数的比例等,可以预警其技术水平及经济实力之变化。美国《商业月刊》杂志社运用对专利和专利文献目录统计分析的技术编制了一个专利记分牌,它将世界197家大公司分成14个工业集团,并按照它们拥有的专利数量和质量评估得出的技术及经济实力指标排出前后次序,因此可以被企业用作一个现成的专利预警系统。
  例7,中国某一生产轨道交通装备的厂商搜索了国内轨道交通专利情况,对国外轨道交通装备的厂商专利数量制成列表,得出专利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的日立、德国西门子,美国西屋公司。结语
  通过上述七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关竞争对手的绝大部分专利竞争情报可以从公开的专利文献中获得。但是,一个企业所公开的专利情报,与该企业所拥有的产品或方法的专利权一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其竞争对手并不能随意将这些情报用于自身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之中。企业在专利竞争情报活动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如何依法充分利用大量公开的专利竞争情报。
  参考文献:
  [1]胡安朋.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情报的竞争焦点和竞争情报活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9,(1):2-7.
  [2]殷蕾.浅谈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J].舰船科学技术,2007,(29).
  [3]马秀山.美国专利与科技纵横[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
  [4]范在峰.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法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5]李建蓉.专利文献与信息[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 吴明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