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对外贸易竞争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 喜,智颖飙,陈佩文,张荷亮,刘秀珍
摘要: 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新疆贸易现状的分析和国际、国内的比较,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下如何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地区)政府、国际组织和理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研究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国际竞争力与提升新疆贸易竞争力问题, 对于新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发展为主体、结构调整为主线、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模式提升地区的贸易竞争力,使新疆这一边疆地区与全国一同登上世界经济舞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贸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提出了新疆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新疆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156-06
经济全球化下如何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 (包括地区)政府、国际组织和理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研究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国际竞争力与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贸易竞争力问题,对于新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发展为主体、结构调整为主线、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提高地区的贸易竞争力,使新疆这一边疆地区与全国一同登上世界经济舞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
(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下的贸易竞争
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市场经济框架中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既和谐又矛盾,从而决定了21世纪上半叶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态势和基本特征,并由此孕育着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和贸易格局。
(二)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的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包括224项计量指标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年度为单位,系统评价和反映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为分析世界国际竞争力发展格局、变化趋势以及各国制定竞争发展战略提供客观依据。从国际竞争力中竞争力要素整体的系统结构功能的科学体系内容看,它包括8大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见图1。
(三)贸易竞争力
贸易竞争力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引进吸收与输出扩张的综合能力,是国际竞争力中的具体内容之一,包括引进吸收与输出扩张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化的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的竞争实力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等。
二、新疆贸易竞争力的国内、国际比较
(一)新疆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通过贸易竞争TC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新疆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实证测度,以廓清新疆对外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具国际可比性,对贸易商品的分类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新疆的贸易商品分为9大类,即SITC中的0~8类,不考虑其中的9类商品即“未分类的商品”。
1.贸易竞争指数(TC)分析
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也称水平分工度指标或贸易专业化系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TSC),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其基本公式为: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1980―2000年间我国和新疆9大类贸易商品的TC指数如表1所示。
从1980―2000年新疆商品贸易竞争指数看(表1),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动轨迹是波浪式上升的。1981年、1990年、1991年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为正值,表明新疆工业发展水平在这3年内有较好的相对竞争力。从1992―2000年,制成品从-0.2009上升到-0.1034,涨势缓慢,反映了新疆制成品贸易竞争力较弱的特点。
在五大类工业制成品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波动较大,变幅平均在0.3左右,按原料分类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从1990年的-0.4887下降到1997年的-0.8990,其国际竞争力逐年下降。机械制品变势大中趋稳,但总体水平很低,2000年达-0.5421。未分类商品没明显规律,时强时弱,受国际大气候影响较大,仅从1996年0.3885到2000年的-0.3631就可看出。真正支撑着新疆制成品贸易竞争力的是杂项制成品出口,20年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竞争力较强。
与原料产品相比,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度较大的机械电子产品出口,不仅具有较大的创汇能力,而且对其他工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因而,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中最有意义的是机电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和比重变化,它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新疆工业品贸易竞争力变化。从1985年的最低点-0.9996到2000年的-0.5421,贸易竞争指数提高了0.4575;就平均水平比较,1990―1993年,平均贸易竞争指数为-0.4699,1994―2000年平均值为-0.5631,前者平均水平高于后者,高出0.093,表明1994―2000年新疆机械设备出口竞争优势进一步减弱。但从总的水平看,机械设备的贸易竞争指数太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0.5164(全国平均为-0.42),由此决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结构仍很低,低于全国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虽然新疆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总的来说还很低,但总体趋势正向提升竞争力方向演进。按外贸竞争力排序,前10位最具外贸竞争力的行业依次是: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农业,石油加工业、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全区杂项制成品出口量很大,其贸易竞争指数较稳,说明进口数量也很大,反映了新疆工业生产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 (Bela Balassa )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又称作相对出口绩效(RelativeExportPerformance, REP ) 指数和Balassa指数,是一国某产品的出口在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总出口中的比率。
RCA=(xi/mi)/(Xt/Mt)
式中:RCA为部门或产品i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为部门或产品i的出口额,Xt为出口总额;mi为部门或产品i 的进口额,Mt为进口总额。
国际贸易标准商品分类法,对新疆1980―1997年间全部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分析,认为新疆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制成品依次为:杂项制品、化学品及相关产品、机械运输设备;新疆的初级产品出口竞争力依次为: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草和矿物燃料等。
3.新疆出口贸易效应的统计分析
(1)模型的设定
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1978年将传统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扩展为实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出口扩展总生产函数(Export-angmented aggregateproduction function ),即:
Y=F (L,K,X)
其中,Y表示总产出,L和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投入,X表示出口。以上公式经简单的数学变换,可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GY=C+C1GL+C2GK+C3GX+U (1)
其中,GY 、GL 、I/GK 和GX 分别表示总产出、劳动、资本和出口的增长率。C为常数项,U为随机变量,C1、 C2 、C3 分别表示劳动、资本和出口的弹性,即所要计算的回归系数。
费德(Feder)1982年对公式(1)进行了必要的修正,以突出反映进出口经济增长的机制。修正后的回归模型为:
GY=C+C1(I/Y)+C2GL+C3GX(X/Y) (2)
其中,(I/Y)为投资-产出比率,(X/Y)为出口依存度;
C3=(δ/1+δ) +Fx,
δ 表示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要素产出效率的差别,Fx表示出口部门的高效生产要素对非出口部门的推动作用,亦即部门间的外部经济效益(Inter-Sectoral externalities)。
(2)结果与分析
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85-2000年的有关数据进行截面样本分析:
采用公式(1)以及29个省、市、自治区1985―1994年的数据,可以得出:
GY=0.081+0.910GL+0.401GI+0.073GX(3)
(4.305)(2.490)(7.339)(2.203)
R2=0.709 DW=2.759F=20.334
以上公式各自变量对GY的解释显示,出口增长(GX)与GDP增长(GY)呈正相关,t 统计值通过了5%检验,比较显著。这表明,各地区的出口扩大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即各地区出口每增长1%,促使GDP增长0.07%。
采用公式(2)以及同样的数据得出:
GY=0.105+1.001GL+0.342GI+0.073GX(X/Y) (4)
(6.407)(2.612)(6.072)(1.688)
R2=0.688DW=2.396 F=18.411
公式(4)与公式(3)大致相似。只是 GX(X/Y) 的系数虽然也是大于零,与GDP增长率呈正相关,但其t统计值不太显著,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检验。
从新疆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看,1979―2000年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0.38提高到10.6,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表2)。
综合经济界长期争论的观点和上述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贸易对一国 (地区) 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新疆的对外贸易也具有相同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二)新疆贸易竞争力分析
1.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迅速。进口贸易总额由1990年的35 568亿美元发展到1998年的54 144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额由1990年的34 235亿美元发展到1998年的53 393亿美元 (表3)。
世界各国(地区)进出口贸易差额也是顺逆差交错。1980年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呈现为逆差-749亿美元,按被统计的27个国家(地区)中有21个国家是逆差。至1997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逆差-1797亿美元,发生逆差的只有16个国家。
2.新疆贸易竞争力的国内比较
(1)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
195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金额只有19.4亿美元,1978年达到206.4亿美元,增长了9.6倍。1999年达到360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6.4倍。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东、中、西三大地带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分别为32.96%、35.61%和19.70%。与1999年相比,三大地带进出口贸易增幅均有所提高,分别回升20.93、23.93和10.77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区、市有23个省份增长速度在20%以上,东部地带占9个、中部地带8个、西部地带6个。内蒙古、浙江、青海、重庆、江苏、北京、上海、甘肃、宁夏、辽宁、山西、山东、和天津13个省、市增速高达30%以上,前8位增速高达40%以上。
新疆作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事业随之快速发展。1999年GDP总值项目结构在全国排名第25位。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2 346万美元发展到1999年的176 535万美元,增长75倍。其中,出口由937万美元发展到102 734万美元,增长109.7倍,出口创汇由918万美元发展到40 538万美元,增长44倍。进口由1 409万美元发展到73 801万美元,增长52.4倍。实际利用外资由1980年的109万美元发展到1999年的14 022万美元,增长128.6倍。1978―1999年,新疆累计实现进口额1 342 779万美元,其中:累计出口756 573万美元,累计进口586 206万美元。累计实现创汇435 975万美元,累计利用外资254 634万美元。1999年贸易总额在全国的排名为18位。2000年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2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出口总额12亿美元,增长17.2%;进口总额为10.6亿美元,增长43.6% (表4)。
从全球贸易角度看,若以1980年为基数100,1980―2000年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速度达到2.84倍。
按以上数据分析,无论从国内或国际统计口径看,近20年来中国外贸增长倍数位居世界第一。而新疆的外贸增长速度位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第18位。
(2)新疆对外贸易的地位与比重
1980年新疆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3 160万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额的0.0825%。1997年发展为66 547 万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0.364%,占世界进口的0.01233%;在此期间,新疆出口年平均增速为43.5%,大大超过同期全国出口16.7%的水平和世界进口平均增速7.5%的水平;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1999年新疆对外贸易额达到了176 535万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49 %。其中出口102 734万美元,占全国的 0.527%。进口73 801万美元,占全国 0.445 %,列全国第18位 (表5)。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的出口增长率与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度相关,而中国出口增长率与世界进口增长率高度相关。
1999―2000年由于受国际市场棉价上升的影响,原棉出口的增加拉动了出口贸易的迅速大幅增长。1999年棉花出口109 900吨,创汇12 476万美元。其次是棉纱、棉坯布、肠衣、食糖、啤酒、电视机、地毯、药材和皮鞋。
新疆的主要出口国别(地区)为香港、哈萨克斯坦、日本、美国、德国、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其中香港、哈萨克斯坦和日本为新疆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这说明中国和新疆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对主要进口国的依赖性比较强,出口多元化水平不高,这是我国和新疆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缺陷之一。因此,应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新疆的出口贸易自1993 年起尽管其间个别年份数额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却是稳步上升, 出口额由1993 年的281 527 亿元升至2003 年的2 101 419 亿元,11 年总增长速度为61 376 倍, GDP 的总增长幅度为2 171 倍。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大于GDP 的增长速度。由此计算出的出口依存度总体呈递增趋势, 与全国的这一指标走势相同。全国的出口依存度远高于新疆,且两者之间呈扩大趋势, 这说明新疆的出口依存度远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因此, 新疆必须充分挖掘出口贸易的潜力, 在西部大开发有利的政策下, 有效地实现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新疆贸易顺逆差额的变化
对外贸易顺逆差额是表示一个国家(地区)对外经济来往处于良性或者劣性循环之中的重要标志。从历史发展分析1952―2000年新疆对外贸易差额看新疆从1978―2000年的22年中,1978年进出口贸易逆差为472万美元,占进口额的34%;1996―1998年进出口贸易为入超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1999年顺差28 933万美元,占出口额的28.2%。2000年贸易顺差为14 418万美元,占出口额的12.0%,表现出较强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三、提升新疆贸易竞争力的战略与措施
(一)新疆贸易竞争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新疆贸易竞争力现状
新疆的贸易虽然与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有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从1980年的1 710万美元发展到2000年的226 399万美元,增长了132.4倍。2003年贸易总额47.72亿美元,为1983年的260倍。其次,新疆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显著提高。从1981―1995年期间,新疆50%的出口商品属于农畜产品、矿物和非食用原料等初级产品;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40%左右徘徊。1996年以后,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跃居70.1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同时新疆出口市场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进出口市场与国别看,新疆出口的主要市场是香港、哈萨克斯坦、日本、美国、德国、巴基斯坦、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其中香港是新疆的最大贸易伙伴,其次是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市场是哈萨克斯坦、香港、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和俄罗斯。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在1995年后迅速超过初级产品,在新疆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标志着到20世纪90年代,基本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比全国总体水平退后了6年时间;出口产品高附加值比和多样化取得进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已初见端倪,工业制成品出口品种日益增加,出口市场多样化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由于新疆高度重视轻纺产业的发展,通过大力吸收外资又推动了劳动密集型轻纺产业的迅速发展。新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降低。与此同时,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
20多年来,新疆进出口贸易结构的重大变化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扩大开放推动新疆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原有工业的结构调整也忍受了阵痛,但这是新疆工业走向现代化必须付出的代价。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按照国际标准和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重塑具有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并将新疆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地缘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实现出口产业的不断升级,是新疆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新疆贸易竞争力存在问题
新疆的新兴产业竞争力虽有一定增强,但从全球范围来观察,新疆出口产业长期竞争力仍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和挑战,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新疆区内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而新疆区属外贸公司亏损较为严重,尚不能将新疆的比较优势顺利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在新兴产业出口中所占份额不断缩小;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高,在对这一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争夺中处于不利位置;三是我国和新疆贸易制度与政策尚不够完善,既不利于增强我国和新疆长期出口竞争力,也不利于扭转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部分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处境;四是出口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还远落后于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提升新疆贸易竞争力的措施
1.妥善处理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和其他政策之间的关系
在开放经济中,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是不可分离的,忽视两者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会出现政策上的失误。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具有重要的影响。
2.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从新疆的初始条件看,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很难形成高水平的贸易竞争力。但是,它可能以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劳动成本生产相同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特殊的产业发展空间,使得一些发达国家日渐衰落的产业能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于新疆这样一个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比较优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密切相关。同时发挥后发优势,尽快缩短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最终走到科技进步的前沿
3.推进技术创新,实现贸易商品结构升级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新疆外贸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是继19世纪 80年代末以来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新疆应加快相关政策的调整,全面深化贸易制度和相关体制的改革。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出口,直接进入全球化生产网络,并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全面促进新疆高新技术业的发展和扩大高新技术商品出口,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根据新疆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加快发展新兴出口产业的同时,保持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稳步发展对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充分认识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在新疆存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为其创造必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步伐,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换代,不断增强传统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全面优化贸易和投资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外贸信息服务促进体系,为各类出口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在相关进出口政策的安排上要兼顾传统出口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其调整和升级创造必要的过渡期,全面应对贸易市场竞争。
4.完善制度与政策设计,为增强出口竞争力创造条件
建立完善的制度与政策设计是新形势下政府部门首要的职责,是今后一段时间增强新疆出口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根据区内企业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逐步扩大区内市场的开放程度,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其国际竞争力的逐步增强;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和西部开发的要求,优化新疆贸易和投资的总体环境;逐步理顺与进出口有关的经济调节手段,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健全出口鼓励体系;增强对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妥善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冲击;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风险投资体系,鼓励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支撑新疆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5.推动新疆企业制度与组织管理创新
企业活力大小是决定出口长期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根据全区重塑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要求,首先推进国有企业的制度与管理创新;逐步推进外贸的放开经营,在较短的时期解决区属专业外贸公司的亏损问题,调动各类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包括发挥民营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独特作用;组建新疆边境自由贸易区和新疆棉花贸易中心;推行技术创新导向的知识型外贸企业管理模式,大胆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允许知识等各类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形成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增强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6.科技兴贸,技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科学技术无论对于提高出口商品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还是促进技术输出、输入,加强国际资本流动均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提高新疆出口商品的质量、效益,提高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对于高科技产品出口来说,高科技投入更是其发展的源泉。科技兴贸是把科技这一最重要的生产力引入对外贸易的全过程,体现于各种经贸业务活动之中,其目标即使将新疆的外贸发展依靠廉价劳动力过渡到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只有将外贸发展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外贸与科技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良性局面才能形成和发展。
总之,以科技进步促进新疆外贸的发展,以外贸的繁荣推动科技交流和整体科技实力的增强,这是科技与国际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一辩证关系,新疆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和提高。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提升新疆贸易竞争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始终以发展为主体、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要将继续发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要进行科学的决策,采取正确的路径,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提升新疆的区位力、科技力和开放力,进而全面提升新疆的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 彭金荣,陈利.高外贸依存度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应对策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6):57-62.
[3] 樊纲.全球化、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J].世界经济,2001,(2):49-50.
[4] 杨引官,姬肃林.新疆边境贸易与县域经济发展[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5] 刘秀珍.新疆对外贸易调适问题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8,21(3):249~252.
[6] 谷克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竞争政策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7]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1.
[8]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1998.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
Research on Xinjiang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GUO Xi 1,ZHI Ying-biao 2,3,CHEN Pei-wen 4,ZHANG He-liang 2,LIU Xiu-zhen 3
(1.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uhehaote 010021;2. Eerduosi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Eerduosi 017000;
3.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Xinji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Wulumuqi 830525;
4.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uhehaote 010021,China)
Abstract: A competitive basis, apply theory to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 combination of methods of Xinjiang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analysis an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hat has become the world, including areas ( include region)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cademic theory. Fro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with the research in the worl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Xinjiang foreign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Xinjiang deepe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wider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order to develop as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for one in charge by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a motive force to adopt progressive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area of trade promotion of competitiveness, make Xinjiang the frontier areas together with the country on the stage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21st century to develop secondary.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upgrade;Xinjiang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