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多媒体辅助下大学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茜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大潮中,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在网络多媒体大环境下,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带来了诸多便利,我们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理运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77-02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网络及多媒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这一文件明确肯定了网络、多媒体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不少出版社秉承这一理念着手设计了一系列适合高校组织学生或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网络教材,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时代交互英语,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很多高校也都纷纷开设了多媒体教室,提供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方便教师使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这些举动也很大程度上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支持。将网络多媒体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显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弥补传统外语教学的不足而应运而生的。
  一、传统外语教学的不足之处
  传统的外语教学多偏重于教师的“教”,通常是教师一张黑板、一支粉笔满堂灌输语言知识,学生则忙于课上记笔记,课下背单词、背语法;听力课则主要是靠录音机+磁带,采用老一套的“听录音―对答案―再听录音”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学内容固化、手段单一、形式枯燥,忽视了个体差异、学习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造就了依赖性较强的学习模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受支配的被动状态。这种模式对英语某些内容的学习,如,语言的形式(语音、词汇、结构知识等),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但不利于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习者将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语言知识,由于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和合适的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在真实的外语交际场合却不知所措。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能力。如果延续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继续采用落后的“黑板+粉笔”以及“录音机+磁带”模式,学生无法得到接近现实的交际场景,而且由于方式落后,内容滞后,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板书,或者一遍遍地放录音,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习者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也没有条件为学习者创造适合语言输出的语境。长此以往,学生一方面会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很难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所谓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多媒体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将多媒体和网络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概括来说,多媒体教学具备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一)网络资源丰富,英语学习资料鲜活生动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非常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完成的。外语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为学生提供“能够理解的、有趣的,不以语法为纲的大量的语言输入。”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内容丰富多样、传输速度快、更新及时等优点,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感兴趣且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实用性强的语言输入,摆脱传统教材的限制,不再仅仅拘泥于录音带上相对固定、不易更新的语音材料。
  (二)语境真实多样,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来说,输入是手段,会运用才是真正的目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在于很难在课堂之外找到使用英语、进行语言锻炼的场合。即便是在课堂上,黑板、粉笔及录音机等传统教学手段也无法为学生创设有声有像、近乎真实的交际场景。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渠道,就能够接受知识约65%。
  在网络多媒体的辅助下,英语教学可以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声音、图像的方式生动地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的交际场景当中。学生可以登陆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教学软件进行人机对话,跟读、模仿地道的英语发音,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扮演所听对话中的任一角色进行模拟训练,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上网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卫视英语节目和英语教学参考片等,聆听地道的英语发音,亲眼目睹英语的本族语使用者带有其特定文化特征的非言语交际(如,面部表情、手势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习语言层面的英语知识,还能在文化层面加深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降低学生焦虑感,利于开展自主学习
  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情感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和学习者心情舒畅、无焦虑感。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达到以上三个条件的必要前提。
  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为学生提供了文字、图像、声音并茂的英语学习资源,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听、说、视、触等感觉,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各感觉器官,实现了学习的多通道、多元化。由于学习者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学习通道(视觉、听觉等),学习者在传统课堂上的焦虑感可以降低到最低水平。
  另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操纵者,也是学习进度的控制者,语言学习者没有选择学习进度的自由,导致学习者对目的语产生畏惧、焦虑、厌烦等负面情绪,不利于语言的习得。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语言基础以及语言习得速度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语言输入和相应的学习进度,这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
  有实证研究(常蕾、刘伟荣、王俊林、姜克仁,2009)表明,“多媒体网络下的自主学习尤其受到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欢迎,因为这种学习方式降低了他们的焦虑程度。由于……没有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他们感觉更自在、更舒服。学生的焦虑程度降低,有利于语言实践。”
  结语
  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专业背景、学习目的、兴趣范围,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优秀听说能力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 London: Longmen, 1985.
  [2]常蕾,刘伟荣,王俊林,姜克仁.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医学综述,2009,(19).
  [3]冯奇,万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界,2004,(4).32-39.
  [4]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