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高校生态教育的当代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玲
摘要:在呼吁建立社会生态文明的今天,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已愈加凸显出来。高校作为培育和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其中开展有深度、有广度的生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实中国高校的生态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经过岁月的洗涤,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他启示着当代高校生态教育变革思维方式,用前瞻性的眼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观念,运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双重教育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生态生力军。
关键词:生态教育;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高校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217-03
在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大环境下,生态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新的教育倡导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理性态度,旨在引导人们了解人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角色与互动关系,增进相关的生态知识、技能及伦理道德,以期达到共识: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高校作为教育高地,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将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态度、生态践行能力如何,将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指导高校生态教育普及和优化的重要意义也不言而喻。
一、生态教育
(一)生态教育的产生及含义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的绿色经典巨著《寂静的春天》到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定期召开,再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界定,人类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在他们的呼吁和带动下,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球环境的恶化对于人类作为“类”存在的潜在威胁,它促使着人们开始由工业文明价值观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转变,同时也催生了生态教育的产生。
生态教育就是在这种新的教育背景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从研究过程来看,教育“生态化”概念是苏联学者最先创用的,其内涵是引导人们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笔者认为,生态教育是一种依据生态学来传播生态知识与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与观念及生态素养、塑造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教育。对高校教育而言,它旨在通过对学习者的理论与实践塑造,唤起学习者对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的整体注意,从而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加强对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深层认识。
(二)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欠缺
生态环境意识是指在一定的哲学理念下人们的生态环境素质,既包括理论认识也包括潜在实践因子。但通过一些调查表明中国高校学生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识还不够。具体包括生态环境伦理意识,对生态环境科技知识与常识的了解,生态环境政治与法制意识,生态环境心理意识及由此衍生的对生态环境的自觉维护行为。虽然在全球生态恶化的警醒下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学生已具备较好的生态环境伦理意识,但是高校学生在对有关生态环境科技知识与常识的了解方面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知,学生的生态环境政治经济与法制意识也一般,特别是学生生态心理意识淡薄。
生态环境心理意识表现为人对自然界之中美的事物的鉴赏与感悟、人对生态状况和生存环境的满意程度,并且产生一种趋向:使生态环境意识转化为一种心理自觉。使人时时刻刻都感受着生态保护之必要的存在,并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地维护生存环境。目前,就中国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但不能形成一种心理自觉,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行为上表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单薄,对自己的作用以及所应承担的责任意识不清,在“知”、“行”上差距较大。
2 高校理论课程教育渗透力薄弱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科为主,综合为辅的办学格局,从而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纵向的系、室建制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这显然不利于生态学理论课程跨学科、跨专业教育,在目标取向上也只是片面强调生态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生态意识与态度的培养,其结果导致学生因缺乏对生态生存环境的关注、关爱意识而不能自觉主动地把自己掌握的生态知识、技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保护行为。生态教育与各学科、备课程的渗透局面没有完全打开,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和实践中的渗透仍然停留在理想化的层面。
近年来,生态理论课程教育已经尝试“跨学科”式打开,但是综观现状,我们对生态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公共基础课程中缺少生态环保章节而且内容浅显,主要还是以各类专业生态教育为主,如生态工程、生态保护、生态科学等,而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跨学科、渗透式或专题式的非专业生态教育还相当薄弱,绝大多数大学根本没有开展非专业生态教育,少数大学即使有选修课程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使得理论课程教育单薄无力。
3 生态教育实践环节缺失
生态教育强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获得直接接触和真实体验,这种自身的直接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待环境的意识与情感,促成他们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及批判性思维,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生态教育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忽视了生态实践环节。
高校生态教育实践环节的缺失最主要的体现是没有将生态教育纳入到学生的常规管理中,所谓的常规管理是指包括校园环境、学生吃、住、学习、生活、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而高校生态教育恰恰在此表现得非常薄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与行为。高校鲜少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各类有关生态教育的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宣传和参与生态实践的活动也不多,更没有将生态实践活动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切都不利于高校生态教育的开展和拓展。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而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事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其中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人类作为“类”存在,是于自然界“之内”而不是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二者是息息相关,互利互惠,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马克思还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
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里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实践,点出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考虑到劳动实践对变革自然的一系列影响,其生态意义也十分重大。
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要减少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恩格斯认为就必须学会预见人类行为的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并根据这种预见去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他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从这一系列的精辟言论中,我们不难读出其言语中所蕴涵的生态思想:即人类应当预见到其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不能只看到自然影响而忽略社会影响,并且应同时估计到他们的比较近的影响或比较远的影响,而不能只顾眼前忽略长远。今天,我们应当汲取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精髓,慎重考虑人类所从事的任何活动,用审慎的眼光审视人类所从事的活动所将产生的当前的或长远的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一盏明灯”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而马克思恩格斯就是这盏“明灯”。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使用“生态”和“生态问题”这些词语,但是他们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无不显示出他们对生态问题有着精辟的见解,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并且对于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方面的科学思想和观点,因此当之无愧的成为今天我们指导高校生态教育的理论依据。
三、对高校生态教育的当代启示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也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时代生态问题并未像今天这样严重,这使得他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远远比不上对其他问题的关注,但他们那些富有前瞻性的生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他们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启发当代人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对我们建设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依然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在实施生态教育时,应当汲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的精华,促进高校生态教育的新发展。
1 变革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观念
“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以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清醒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高校的生态教育活动也应当如此。强烈的主体意识,不但有利于高校生态教育活动实施的逐渐开放化,更有利于达成生态教育主体自身所要求的应然素质,从而为高校生态教育的发展及生态教育主体的前进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量。
在此基础上所要求的是高校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要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特别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真切的地认识到这种主体意识的强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将生态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那么大至热爱整个大自然,小至随手关灯、捡垃圾、珍惜淡水资源等,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要想培养这种主体意识主要通过生态教育理论的传授和主体生态实践来实现。
2 加强课程渗透,强化生态理论教育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在非生物、生态专业常规性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月,同时缺乏统一的生态学教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教育的最终目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环节等都十分薄弱。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优选思想政治课程,以此课程为主要阵地,并发挥其他课程的辅助作用,同时注重对非生物、生态专业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增强各个学科之间的渗透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与生态教育的联系。例如,在讲授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或者可持续发展观念时,老师可以联系生态环境道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生态道德观念,从而在无形中提升其生态道德素养。此外,借助学科之间的渗透,将本学科知识与生态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促进生态教育的传播与发展,必然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法律基础课上,对中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进行研读讨论,了解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知识;在生物课上,可以通过生物的进化与演变,来阐释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甚至是其恶化将会产生的后果;在文学课上,讲授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思想,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熏陶等。
3 联系实际,为学生实践生态教育提供机会与渠道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正确认识形成发展的源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对事物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片面到比较全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不断冲击旧的思想观念,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不断地跟随实践的发展,嬗变思想观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人们头脑中的各种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不是依人们的主观感觉如何而定。
生态教育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各类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带领学生参加野外观察去亲身体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调研活动等,如参与“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地球日”等的宣传与实践活动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也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校园内开展营造“人学林、共青团林、党员林”等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得活动中,努力把一般的校园环境优化为具有育人功能的生态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强化生态意识观念。还可以组建环保社团,成立调研小组,考察污染情况,明确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演讲赛、主题征文比赛、辩论赛等。
最后在学校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态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真实的体验场,让学生们在自然地情境中体验到真实的、和谐的自然。促进高校生态教育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影响力。
[责任编辑 陈凤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