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风险特性及其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 云
摘要: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的今天,对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审视和管理迫在眉睫。金融租赁是一种将“融资”与“融物”结合为一体的新型融资手段、投资方式和贸易方式,成为连接金融、贸易和工业生产的桥梁。金融租赁风险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如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比较,具有一些特殊性。研究表明,承租企业的风险偏好、过度自信均对金融租赁公司的信用风险产生影响;期望理论和羊群行为均体现了金融租赁公司自身的有限理性,从而放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
关键词:金融租赁;行为金融;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42-03
金融租赁是一种将“融资”与“融物”结合为一体的新型融资手段、投资方式和贸易方式,成为连接金融、贸易和工业生产的桥梁。金融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企业迅速获得设备投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也为社会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金融租赁由于交易结构的复杂性,其风险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性。在国内,目前对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刚刚起步。伴随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也为我们提供研究金融租赁的风险及其管理的新思路。
1金融租赁的基本内涵
金融租赁指承租人(如工商企业)在添置某些技术设备时,委托出租人(金融租赁公司)根据企业的要求和选择购入所需设备,再租赁给承租人使用并由承租人缴纳租金偿付设备款项的一种租赁方式。
金融租赁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作为一种融资创新、贸易创新在全世界获得了年均13%的增长速度,成为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并驾齐驱的行业,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被誉为“朝阳产业”。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有80%以上的企业采用租赁设备的方法节省投资资金,日本千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100%利用租赁。由此可见,金融租赁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日益成为新兴的支柱行业之一。
金融租赁有以下突出的功能:(1)投融资功能。金融租赁业务是一种以实物为载体的融资方式(租赁融资),金融租赁公司按承租人的选择购买指定的资产设备,之后将使用权转移给承租人。可见,承租人通过租赁“借鸡生蛋”,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同时,金融租赁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吸收股东投资、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采取借贷、拆借、发债、上市等融资手段筹资,促进投资。(2)促销功能。金融租赁业务为承租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对生产厂商来说,金融租赁公司又是一种营销载体,金融租赁是一种营销方式。(3)杠杆功能。金融租赁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调整产品方向、加速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4)理财和资产管理功能。金融租赁是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运作、财务安排、投资决策的作用,形成一种引导优势企业加速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并涵养税源的综合服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有利于促进投资,搞活内需,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充分发挥金融租赁公司的投融资功能,有利于拉动社会投资,改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信贷化”,过分直接依赖银行的状况,有利于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同时,发展金融租赁业有利于配合财政政策,改变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扩大财政投入的倍数效应。
2金融租赁风险特性
金融租赁不是企业直接申请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筹款后来购置设备,而是通过较长时期租赁设备的融物方式来代替先融资后购买设备。其复杂性在于至少涉及三个当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需要签订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租赁期限较长,等于或接近于租赁标的物的经济寿命,通常在3―5年,长的在10年以上。因此,金融租赁风险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如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比较,具有一些特殊性:
(1)每个金融租赁项目基础上的风险暴露期较长。因为金融租赁业务一般具有长期风险投资业务的特征,而银行信贷则具有短中长结合,且偏重短期的特点。
(2)由于金融租赁交易涉及关系较复杂,签订合同多,因而信用风险也会较大。
(3)贸易风险。在设备买卖过程中定价、付款、交付过程中均可能产生风险,因供货商不能履行合同,或者因为发货、运输、设备质量等问题造成承租人不能按时正常使用设备,从而影响租金偿付,风险就有可能转移给出租人。
(4)租赁风险与产业周期关系密切。金融租赁业务的成功与否在于项目选择,而由于租期长的特点,项目选择就必须着眼于成长性产业和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因此,金融租赁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出租人、承租人与供货商立场的差异以及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金融租赁风险产生的客观基础。由于金融租赁业务一次性投资额大,租赁周期长,投资回收期内不可预测的因素多,而金融租赁业务本身广泛涉及金融、国际贸易、交通运输、保险、物资供应等方面,因而存在复杂的风险因素。众多风险中,以承租人拖延或者不能缴纳租金给出租人带来的损失的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3行为金融理论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 和EMH 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 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 和2002 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 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al 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风险偏好、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4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承租企业信用风险研究
4.1 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导致心理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承租企业是特殊的群体,他们租赁融资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他们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金融租赁公司方面的信用风险。
4.2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做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往往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通常表现为,依据现在的环境推测未来,如果一项投资的近期价值出现增长,那么就导致预期该项投资将会长期业绩优良;近期表现不佳的资产被认为将会长期遭受损失,结果把近期的波动理解为长期的趋势;过多关注短期,导致的结果是几乎全部精力关注短期预期上,反而忽视了长期的发展趋势。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承租企业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或者是过于注重短、平、快项目,缺乏长期战略。
5基于行为金融理论金融租赁公司的策略选择
5.1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作出决策的理论。期望理论的思想最先是由Markowitz(1952)提出的,但推动这一理论发展的是行为金融理论先驱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他们通过实验对比发现,与预期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相反,大多数的投资者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他们的效用不是单纯财富的函数,他们也并不总是风险规避的。行为金融投资者的效用则反映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中,也就是说,行为投资者在损失的情况下通常是风险偏好的,而在盈利时则往往是风险规避的。期望理论的另一重要函数是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在期望理论中,对不同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即期望值)的计算和比较,是通过对价值(效用)乘以决策权重而非概率来进行的。权重是通过对不同选项之间的比较和多次重复选择,根据其概率来确定的,但权重并不是概率,权重运算也不遵守一般的概率公理。权重函数中,“极不可能”概率的权重为0,“极可能”的权重为1,而对“很不可能”赋予相对较高的权重,对“很可能”赋予相对较低的权重,在“很可能”与“很不可能”之间,权重函数具有小于1的斜率。
对于金融租赁公司而言,假设其为某承租企业提供租赁融资2 000万人民币,有两种方案:(1)融资给一家大企业;(2)平均融资给10 家无关联的中小企业。若正常收回的概率为99.5%,获收益为融资额的5%;不能收回的概率为0.5%,损失本息为贷款额的105%。如果按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计算, 则(1)方案的预期收益等于(2)方案的预期收益。如果按期望理论计算,由于0.5%在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观心理中属极小概率,通常视之为不可能事件而赋予权重为0;相反,99.5%属极大概率,视为确定事件而赋予权重为(1),于是,可以计算出(1)方案的期望值要大于(2)方案。显然,金融租赁公司选择租赁融资给大企业的收益将大于租赁融资给中小企业。
所以,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基于行为金融的相关理论,金融租赁公司倾向于为大企业提供租赁融资。但是,这恰恰造成了租赁融资集中的风险,而且还倾向于将中小企业不能偿还租金的概率夸大,将大企业不能偿还租金的概率缩小,从而造成了增大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因此,从降低风险集中度从而降低信用风险的角度,金融租赁公司的策略选择应该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笔、分散化的租赁融资。
5.2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当市场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时,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心理因素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的改变,人类固有的行为模式会不知不觉地主宰着投资者的行为。每一个投资者开始总是试图进行理性投资,并希望规避风险。但是,当他发现由于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把握投资行为的可靠性时,便会向同业者的行为或自己的感觉、经验等寻求心理依托,投资行为的前景愈不明朗,这种心理依托感就会愈强烈,人类特有的认知偏差的弱点就会显现。国内金融租赁公司的羊群行为非常鲜明,业务领域几乎雷同,比如,近几年,国内几乎所有的金融租赁公司都将印刷设备租赁融资作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造成该领域价格战(承租企业租赁融资成本很低)频发,收益率很低,信用风险发生率极高。对于金融租赁公司而言,由于羊群行为与从众、缺乏创新思想联系在一起,最多只能获得不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而且还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要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必须在“人云亦云”的格局中保持一种独立和创新的精神,寻找适合业务发展的“蓝海”。
6结论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的今天,对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审视和管理迫在眉睫。作为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金融租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交易结构的复杂性,其风险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性。在国内,目前对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刚刚起步。伴随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来研究金融租赁的风险及其管理。研究表明,承租企业的风险偏好、过度自信均对金融租赁公司的信用风险产生影响;期望理论和羊群行为均体现了金融租赁公司自身的有限理性,从而放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0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