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转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明灿

  提要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但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提出必须做好向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转变、引入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以及强化成本管理的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转型方向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的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目的在于调动全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成果。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要求系统全面、科学合理,对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成本管理发展回顾。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了解了外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先进理论;另一方面得益于“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接触到了外国先进的企业成本管理实践。上述理论和实践对加强成本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在成本计划方面,设计并实施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成本计划指标考核体系和编制方法;在成本计算方面,创造性地借鉴前苏联机械行业使用的定额法,初步解决了成本的日常控制问题;在成本控制方面,针对不同的费用项目,采取了不同的控制方法。
  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目前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暴露出多个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观念较弱,成本管理的思路狭窄以及流程单一,单以降低消耗、节约费用考虑,侧重对产品成本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场价值,不注意提高质量和功能。
  二、我国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全员意识不强,工作局限于财会部门。企业全员对企业成本以及成本管理的认识和态度构成企业全员成本意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很多企业的全员成本意识淡薄,存在生产与成本脱钩的现象,成本管理工作全部落在企业财会部门,管理部门单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生产销售环节,片面追求高产量、高销售而忽视了成本管理;另一个原因是除财会部门员工以外的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理论缺乏,而又得不到及时的培训学习。
  (二)全局观不强,注重短期忽略长期。在很多比较重视企业成本管理的企业中,其成本管理工作也是注重短期效应而忽视长期效应,缺乏全局观。注重短期效应主要表现在:只重视某一个环节的成本管理,如生产性企业只关心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对于销售、管理环节很少关注;只重视某一个阶段的成本管理而不考虑较长一段时间的成本问题,如在采购生产线或技术时,考虑当前的成本控制导致购买的生产线或是技术水平一般,而先进的设备技术因成本过高而落选,最终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导致频繁更换设备和技术,最终造成长期成本过高。
  (三)管理对象传统。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是最终产品或是服务,往往都是由财会部门根据生产环节的数据进行成本的核算。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应该包括产品、人力、管理、销售成本。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分为结构性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包括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等;执行性成本动因包括人力资源、全面质量管理、产品设计、与供应商及用户的联系等。全面成本管理就需要将这两种成本动因全部纳入成本管理对象中,否则极容易造成结果偏离实际。
  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转变方向
  鉴于以上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传统成本管理进行变革,以期推进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
  (一)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他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探讨,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九十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综合来说,战略成本管理是指站在全局角度,以企业价值长期最大化为目标,同企业的管理战略相匹配,管理人员运用多种方法工具,分析成本形成的动因,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
  从应用上看,企业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需要做到以下两个层面:一是树立全局观念,改变传统上只重视内部生产环节的做法,加强对供应和销售环节的重视,同时必须将企业的外部竞争考虑进来。这对于处在开放性、买方市场环境的企业而言尤其重要;二是认真分析,找准结构性动因和执行性动因,灵活应对。结构性动因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因此根据战略适时调整企业的管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执行性动因的主导在于人,因此在成本管理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员工在成本管理方面能动性的高低决定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际执行情况的好坏。
  (二)引入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核算,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保证企业成本、利润乃至总体目标达到所期望的水平,以最少的成本开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的利润和成本规划方法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出发点不同,目标成本管理出发点在市场,由市场决定成本,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出发点在企业产品自身。目标成本管理则从市场价格出发,结合目标利润率为某特定产品确定可接受的最高成本,之后的产品与流程设计都是为了保证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为实现目标成本管理,企业首先要做到在产品投入生产环节之前的设计开发环节就立足市场,明确产品的功能、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其次要做到采用价值工程等有效方法使得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成本满足事前设定的目标。同时,目标成本管理并不完全意味着计划的一成不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也是必需的。
  (三)强化成本管理的激励、绩效考核。日常管理中,成本管理在我国很多企业的仅仅作为一项独立的工作。在进行激励或是绩效考核时,成本管理水平很少会被纳入其中,即使有很少一部分企业将其纳入,应用范围也仅仅限制在财务人员和部门,很少向企业全员各部门扩大。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引入激励、绩效考核有利于调动企业全员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各个部门从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切合部门实际,收到的效果将远远好于财务部门所制定的措施。同时,本部门成本管理的水平将影响到本部及其员工的实际收入情况,所以控制成本的措施实施起来阻力要小得多。
  四、结论
  理念传统、管理理论和方法制约是影响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对此我国企业需要及时做出调整。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立足于现代经济、市场环境,提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应该向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转变、引入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以及强化成本管理的激励、绩效考核三个改革措施。旨在通过这些变革,探寻持续降低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中石油四川凉山销售分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庭选,郭玲玲.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9.
  [2]聂小蓬,贺五一.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06.3.
  [3]乐艳芬.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
  [4]陈晓英.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6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