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与高职院校环境教育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伍育琦
摘要: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参与者、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中坚力量,当代高职学生是否具有环境意识,能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利用之间的关系,是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问题。为此,在分析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教育必需创新才能适应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大学生;资源环境素质;环境教育创新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已经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人类经济的发展模式也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迈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突出,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高职教育如何适应这一经济转型,而进行环境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环境教育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世界各国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该是共同的方向,节约应该是全人类的美德,是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三重需要。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资源,正在艰难地承担着有史以来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环境压力。如不厉行节约,能源和资源就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可持续发展将会突然中断,中华民族的复兴就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2004年电荒席卷了国内21个省、市,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万至3000万千瓦;水资源的匮乏更为严重。全国664座城市2/3缺水,1/6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因缺水而多损失2000亿元人民币。农业上,使33亿亩的土地收成受影响。每年粮食产量由于缺水而使收成少了250亿到300亿公斤,按每公斤0.6元计算,每年也有150亿元的损失;“油荒”更是这些年频繁出现时髦词,油价今年已经连续六次上涨。虽然能源资源如此稀缺,可我们的消耗一点都不含糊。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据有关测算,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三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惟一的出路。为此,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重点》,明确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近期工作重点。
据有关资料分析,虽然我国造成环境污染的工业企业主要是由于工艺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等原因,但在造成严重后果的环境污染事件中,许多却是因为技术工人环境责任感不强、违犯操作规程、工艺操作不当造成的。可见,技术工人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防止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即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通过资金、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实现的,是社会诸要素渐进式积累的结果。在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源是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工作在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的言行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因此,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使之成为具有节约型意识的新一代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节约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显然节约型社会建设不仅需要经济、管理、技术和伦理道德的支持,尤其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这种维持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的直接支撑。
二、节约型社会赋予高职环境教育新的内涵
目前我国严重的资源瓶颈与生态破坏尽管与自身的资源有限蕴藏量和生态环境脆弱有关,但是更多的是人为的破坏造成的。而在人为因素中,虽然有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责任感所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是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这也要求我们应赋予环境教育更广泛的内涵,按照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转变观念,改革专业设置,更新教学模式,完善充实课程结构,以顺应时代发展。
(一)树立全新的环境道德伦理观
节约意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大学生具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责任意识,不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同时也是大学生成才的核心。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也自觉不自觉地给人类自身带来了许多矛盾与冲突。在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同时如何保护好自然,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变为咫尺之遥,如何正确对待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认同;在物质利益面前,如何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发生偏离,道德观念不发生扭曲,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无疑都对人们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节约型社会需要有大局意识、民族意识、国情意识的人才,需要有正确政绩观的人才,能够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3]因此,进行生态安全建设不仅要有掌握生态科学的专门人才,同时也有全社会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必须把自身的环境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同时,明确环境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懂得并具有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思想,对环境保护有强烈的责任感,重视当前环境问题和预防新的环境问题,懂得顺应环境、尊重和善待自然,着眼当前并思考未来,成为具有自觉意识并自觉采取行动的人。
(二)树立全新的经济观
新的经济观念包括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相互关联的三个部分。节约型社会最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人才,要普遍增开国情学、环保课、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课;又要积极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建立通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目标,强调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改革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具有从事建设节约型社会所需要的科技创新能力。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从总量上来看,中国的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居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石油、铁矿石等进口依赖性增加。火电厂建设投资快速增长,去年我国新增5000万千瓦发电量,增长高达15%。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据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估计,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在3%-7%。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存在环境透支。[4]因此,必须改革现行教育模式,实行创新教育模式,需要加强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创新。
(三)树立全新的资源道德观
资源道德是人们在一定道德原则支配下进行的有利于或有害于社会、后代、他人的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道德实践,环境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高职学生具备一种使用物质资源的新道德,并且应导致产生一种与正在到来的匮乏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不同社会和不是利益的团体之间,在那些贫困和富足的地区之间以及现代和将来之间,每个人都应该有目的地、公平分享资源利用效益,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人们应当以节约为荣,而不是以弃旧为荣。[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具体政策的相继出台,必然让节约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四)树立全新的资源法制观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系统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需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到实际社会和政治行为的意识形态、资源和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社会和公众意识的提高与参与,更涉及到政治、法律和管理等一整套社会人文学科知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自然资源当成上天赐予人类的免费物品,使用资源时只依据人类的需求而不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事实上,当前所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自然界承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虽有所认识但无法克服人性对利益无限追求的弱点,人们尽管认识环境的严重性,但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认为节约资源对己不利,于是对资源开发表现出了不合理、无休止的狂热追求。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迫于生态危机的巨大压力,开始大力倡导环境教育,但由于人性的自私弱点,这些年来环境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恶化。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不仅需要人类的自省和自律,更需要法律的约束和制衡,只有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让那些试图以身试法的人,真正受到震撼,受到教育,从而彻底放弃使用落后生产工艺在经济上捞一把的念头。
参考文献:
1、马志宏.环境教育:职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47.
2、王前海.节约、资源与发展的沉重呼唤[J].新华文摘,2005(9)55-58.
3、王国平.节约型社会与大学生素质培养[N].光明日报,2005-12-17:1版.
4、原正军.发展瓶颈催生节约共识.中国财经报,2005-6-25.
5、吴贻玉.环境道德:高校教育的新视域[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2):32-34.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2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