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辉鳄
摘要: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衡量方法和管理办法进行探究,对研究金融危机新形势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流动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一)风险防范管理意识不足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商业银行,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组成的各司其职的双层银行体制逐步形成和完善。单纯套用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和发展阶段论来分析、判断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往往找不到很好的对应关系。国外流行的划分方式不适宜国内情况,所以必须从中国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出发,对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实施阶段进行划分。
资产管理假定负债总量和结构既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只改变资产结构。而负债管理假定负债总量和结构可变,这时流动性风险管理不依赖于资产结构的组合和搭配,银行无需通过变现现有资产来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和贷款需求,而是可以用借入资金的方式增加新的负债。从表1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国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已经过渡到资产负债管理层面,而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尽合理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实施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商业银行按规定的比例规范自身的业务行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本质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行为的一种宏观约束和监管机制。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实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从银行自身情况出发的风险管理方法,而只是在执行央行的监管规定,这导致目前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只注重流动性状况的良好表现,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的重视。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健全和相对独立性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分析能力的关键。国外银行基本都是从董事会、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主管人员在内的较为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保证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基础之一,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应体现协调和合理,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的整合程度应有一定高度,由于没有一个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构,使得目前中国流动性风险管理缺乏计划的完整性和战略决策的科学性。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衡量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存款与总资产比率
商业银行的存款按其稳定性可分为核心存款和非核心存款。核心存款是指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的较稳定的存款,季节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也较小。核心存款和总资产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能力。一般而言,地区性的中小银行该比率较高,而大银行特别是国际性的大银行这一比率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比小银行的要低,因此该指标也存在局限性,不过对同类银行而言,该比率高的银行其流动性能力也相应较高。
(二)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比率
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率是一种传统的衡量银行流动性的指标。由于易变存款不能作为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所以核心存款被用来代替总存款。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可以由上两种比率算出,换算公式为: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1
该比率越小,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就越高,相对来说,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小。
一般说来,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随银行规模扩大而增加,某些大银行的该比率甚至大于1。这是因为对于大银行来说,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较低,而单位资产的贷款额又比中小银行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定比中小银行的大,因为大银行更容易在金融市场上以合理的成本筹措到资金以满足其流动性的需求。该指标同样未考虑到贷款本身所具备的流动性,而且用核心存款代替总存款进行指标的衡量也遗漏了部分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率
流动资产是指到期期限短(不超过一年)、信誉好、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这一指标在理论分析上比较简单明了,但在实践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怎样划分资产的流动性。如果贷款能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是否贷款也应算作流动资产?其次,资产的变现能力也随市场利率、资金供求关系而变化。如果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某些流动性资产也可能难以变现,或者难以以合理的价格变现。此外,该指标也没有考虑银行可能使用的其他方法来满足流动性需求。该比率小的银行也许其流动性能力比该比率大的银行还强。
三、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
(一)金融产权关系模糊导致信贷约束软化
中国的银行企业都属于国家公有产权主体。在国家控制型金融制度下,银行产权国有单一化,这样使得银行的经营目标和行为方式异化,经营者的权利与责任不对称,使国有商业银行缺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制度基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边界模糊,有国家做后盾,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风险最终可以外部化由国家完全承担,从而导致信贷约束软化,并最终形成流动性风险。
(二)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力不强
中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中国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特有的组织结构、决策者权责不对称等特性,决定中国银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力图通过信息的规范化披露,加强投资者和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与国外银行相比较而言,中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三)缺乏风险补偿机制
随着近年来金融机构所处的社会制度背景、经济金融环境及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变化,经营的安全性已不能用单一的资本充足率来衡量,在国内外金融市场日益发达,金融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即使资本充足率达到警戒线以上,也已不足以保证银行经营系统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容易导致资本不足,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四)资产形式单一导致变现能力较差
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表现为贷款,2009年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合计365632.58亿元,资金运用总计442296.85亿元,本外币贷款占比82.67%。单一的资产结构,一方面处于高度固化状态,银行难以根据流动性需要随时进行自主性调剂。另一方面,受企业经营效益的制约,易形成贷款损失,部分贷款本金无法收回直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合理的资产形式及其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单一的资产结构限制了整个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流动性风险的产生。
(五)挤兑等其他突发性因素
除了金融市场的变化突然使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发生了改变这一原因外,当银行的债权人突然担心该银行的清偿能力或者其他银行的支付危机引起了波及整个银行系统的“传染效应”又或者突发性事件的产生,如战争、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突发性的存款大量流失事件的发生。这3种因素导致的存款流失常常以挤提方式出现,如果银行不能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平息挤兑风潮,流动性风险会引致银行支付危机,最终导致其破产倒闭。
四、金融危机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外部环境
1、加强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监管。目前楼市已经从此前单纯的交易量低迷、涨幅放缓进入一个绝对价格下降的新阶段,这可能导致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乃至金融危机。银行已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由于融资结构失衡和融资渠道不畅,整个房地产业从开发到销售几乎都依赖于银行的资金。银行要分别面对开发商、建筑商和个人消费者3个方面的资金需求。从金融和经济稳定发展考虑,必须注意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金融市场投机行为的监管,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宏观调控必须遵循渐进的原则。应加强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的管理,确保房地产金融市场平稳、协调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2、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面对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9月l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随后面对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央行又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力度,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中央银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调控货币供给。宏观经济政策顺应经济形势适时调整是避免市场过度波动的重要手段,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努力应对并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应及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救市和治市以减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中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冲击。
(二)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内部环境
1、健全流动性风险内控机制。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商业银行内部,构造上至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下至相关职能部门的完整结构。建立起有效的多重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由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流动性策略以及应急措施,由银行的最高管理机构对流动性策略进行审核,并由最高管理层定期不定期地对流动性管理策略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银行自身的流动性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必须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地对流动性策略进行调整和修改。
2、制定流动性计划。制定流动性计划是流动性管理过程中必要的一步,要制定合理的流动性计划首先需要对流动性需求进行预测,就中国的情况而言,预测流动性可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做法,在现有流动性检测指标的基础上,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作为内部指标,以便对下级行进行管理;在吸收国外流动性需求预测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预测。
3、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首先,必须调整流动性资产结构,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要进行充分的合理配比,增强资产结构弹性,增加二级准备,特别是证券资产的比重,改善资产结构;其次,调整负债结构,增强主动型负债能力。积极开展资金融通业务,建立银行内部资金市场,加强总分行统一调度资金的能力;再次,积极进行资产负债业务创新,通过资产证券化、贷款出售等新技术,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发展主动性负债,改变单纯依靠储蓄存款的局面,进一步增强银行的负债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国勇.银行业流动性危机生成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彭建刚.商业银行管理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秦月星,熊平安.从美国次贷危机探视“流动性之谜”[J].财政研究,2007(11).
4、(美)彼得 S.罗斯著;刘园等译.商业银行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杨有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陆磊.对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新认识[J].南方金融,2008(6).
7、吴惠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防范对策探析[J].华北金融,2007(3).
8、温珂.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外比较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6).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5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