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的困难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小芳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在人才供需、目标定位、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并针对这些矛盾提出了促进校企深层合作的3个建议:构建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尺度,理性设计学生的择业观念;以区域经济为依托,提高高职院校自身吸引力,
关键词:市场经济:校企合作:策略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合作双方利益的不对等,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松散的参与合作阶段,缺乏实质性的深度合作。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的问题何在?如何实现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和谐校企关系,这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的困难
(一)供需不一致
从企业的招聘来看,分为两类:面向社会招收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应聘者;面向中等和高等学校招收应届毕业生。招聘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一般为基层操作岗位,以及适合于初级技术人员等的初级工作岗位。高职应届毕业生一般需要在这些基层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才有逐步提升的希望。即企业需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能够在基层岗位上锻炼成长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看,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较高,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的岗位上去锻炼,从而表现出就业积极性不高,频繁跳槽换岗的现象。学生的顶岗实习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从市场的实时变化来看,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是职业、岗位、职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速度的2-4倍,因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另一方面,某些高职学校对未来职业变化理想化,设置的专业超出了现实人才发展的需求,学生已经毕业了,而产业发展还未成熟,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
(二)目标不一致
企业的目标是效益,需要创造利润。因此,企业在为员工设置工作岗位发放薪酬的同时,要求员工必须创造相应的价值,而能力是企业评价员工最重要的标准。但许多毕业生似乎并不具备这样的观念,认为既然进入企业就业,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拿薪水,并不考虑自己是否创造了足够的价值。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的师资、实习实训基地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就业的需要,尚未把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这一问题放在首位。因此双方合作目标不一致。
(三)动因不一致
在产业方面,用人单位接受高职毕业生或接受在校学生实践有3种动因:一是政策驱动。目前很多国家都有鼓励产业接受学生实践的相关政策,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激励,用人单位把接收学生实践与自己的利益挂钩。二是廉价劳动力的诱惑。用人单位的一些非关键岗位的技术要求或风险系数不是很高,由学生承担,劳动力成本低廉。三是长远考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把接收学生实践作为招募理想员工的途径之一。在学校方面,实施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因也有3个方面:一是就业导向的驱动。“工学结合”一方面使学生与企业“面对面”,在毕业后相对能较容易地得到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直接检验职业院校面向就业市场办学的水平,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提供直接依据。二是教学需要的驱动。让学生在工作中掌握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本质内涵的需要,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工作态度的养成都离不开实际的职业环境,让学生通过实习等环节增加阅历,开阔眼界,有利于学生对将来的工作生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安排。三是补充实习、实践资源的不足。通过“工学结合”可部分地解决高职院校的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深层合作的对策
(一)构建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高职学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两者间在人才供需、目标定位、利益追求以及运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长期的、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企合作,构建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十分必要。
1、借鉴国外的经验,由政府牵头,制订相关的政策,鼓励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对校企合作企业的退税制度(即CETC)、美国的《965高等教育法》和《965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进行财政资助。结合我国实际出台相关国家政策,如由政府设立导向性和调节性的资金投入机制、设立合作奖励基金、设立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奖、棱企合作贡献奖等,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间接降低高职院校实践、实习的成本,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深层合作的一项主要措施。
2、营造校企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实现深层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建立各种协调保障机制已刻不容缓。一是必须建立由政府、学校和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促进成员间充分了解和协商,避免企业赢利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冲突。以调节和解决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如企业生产秩序的维护,学生实习薪酬的支付、实习的连续性和安全保障,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设置专业的适时调整等问题和矛盾。二是制订校企合作的相关基础文件。如《合作办学协议》、《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和文件,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责任,规范合作双方的行为。通过校企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最终使合作双方各得其利,继而调动双方合作的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发展。
(=)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尺度。理性设计学生的择业观念
湖南师范大学陈成文教授曾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与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作过实证研究,运用Logistic模型得出:根据幂值判断,对工作单位性质的要求高一个等级,获得就业机会的可能性就只有原来的0.856倍,能就业的发生比会相应下降14.4%;对职业类型的要求高一个等级,地位获得机会就会缩小,只有原来的0.927倍,能就业的发生比会相应下,降7.3%;而就职单位个数和省外求职数每上升一个等级,地位获得机会就会扩大,分别为原来的1.316倍和1.660倍。能就业的发生比会相应上升31.6%和66.0%。由此发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对其就业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让高职学生理性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加强教育,树立市场观念和勇于竞争的观念。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讲座、报刊等各种宣传工具。开展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逐步学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要教育大学毕业生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所营造
的较为宽松和广阔的市场就业环境,积极参与就业竞争,摒弃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铁饭碗”观念,树立起择业竞争观和就业风险观。形成一种主动择业、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勇于竞争的良好的择业态度,成功选择理想的职业。
2、引导学生正视现实,树立大众化的择业观念。一是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高职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使学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充分认识到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难是势所必然的;二是引导学生正视现实,理性分析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人才交流会、网络就业库等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就职渠道,倡导学生面向中小企业择业,面向非公有制单位择业,面向欠发达边远地区择业,自主创业等,走出一条符合市场人才需求又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
3、主动调整就业期望值。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大一新生起就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去参观和短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使学生能根据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情况,客观评价自我,主动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高职教育学生的定位所在,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和择业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各种能力,不断修正职业生涯规划,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通过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使学生在就业时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参照性,提早释放在择业时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
(三)以区域经济为依托,提高高职院校自身吸引力
立足区域、依托区域、服务区域。把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这一问题放在首位,提高高职院校自身吸引力,使企业意识到实行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为学校提供实践和就业岗位,更是一种投资的方式。
1、打造鲜明的专业特色。做到专业设置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的发展相结合,贴近行业、企业办学需要,将专业课程的设计思想物化于教材,及时进行教材的更新和课程的改革,做到紧贴区域经济动脉,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如宁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制造业正在迅速崛起,作为与区域发展息息相关的高职院校,就应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及早反映,把握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为市场提供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这一环节中,不仅可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中,而且还可参与到与产业结合的那部分培养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去,共同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则可采取学分制、弹性学制、资源共享、职业证书与学校课程融合等有效方法,积极创造条件为校企合作提供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有力支撑。如高职教材按照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知识由工作实际操作过程的需要引出,以应用性为主旨,打破实践教育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旧框架,贴近区域经济的岗位群分布特点,合理建构课程结构体系。内容上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我发展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其价值在劳动中得到足够的体现。
2、打造学生特色。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在企业的表现是对学校最好的宣传。面向企业需求,与企业联手,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急需、安心基层、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依照“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从教育时间、教学安排、技能考核和毕业标准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和谐交融,缩短高职学生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角色转化的时间。如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课时的比重,采用“订单培养”、“模块式教学”、“工学交替”、“工作室制”、“学徒制”等模式。在毕业标准上,实行“双证书”制度等。让高职毕业生真正做到职业化、实用化、专业化、技术化。吸引企业参与到人才产品(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将校企合作当作一种长期投资,用心经营,最后达到学校按企业的要求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人才,为企业服务,企业则向合作院校不断地补充投资的深层合作阶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5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