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六大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 茜

  [摘要] 文章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就六大产业对四川经济的增长的贡献分析了量化分析。对技术变革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六大产业中仅有电气水供应业、第三产业的技术变革对四川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余四个产业都存在着产业技术更新缓慢的严重问题。对最终产出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六大产业最终使用对四川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建筑业、第三产业、制造业。相对于技术变革因素而言,对四川经济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的主要因素还足最终使用,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推动这些产业的技术变革。
  [关键词] 结构分解技术技术变革贡献率 最终使用
  
  我国区域经济最高层次的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划分,西部地区包括了四川在内的十个省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下,四川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不一样,为了进一步分析各个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将利用结构分解技术(structural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通过产业技术变革、产业最终使用结构变化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挖掘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的主要原因。
  
  一、产业划分与数据集结
  
  本文数据来源为四川统计局编制的投入产出综合平衡表,该表涉及行业中的123个部门。由于本次研究内容重点在六大产业,为使问题更清晰明了,在这里我们将投入产出表做集结简化。简化情况如下,首先把123个产业划分为六大部门,即第一产业、采矿业、制造业、水电生产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分类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在这个划分中,我们将第二产业划分为了四个产业,即采矿业、制造业、电气水供应业和建筑业。这种划分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制造业、建筑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其次,只取投入产出表的最基本部分,即第一象限,并附加上相应的各部门的总产值,得到的投入产出简化表。并以此表为基础,对四川省六大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做定量分析。集结简化的后的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见表,分见表1、表2。
  
  
  
  二、六大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对投入产出综合平衡表进行分析。此项分析技术最早是由瓦里西,列昂惕夫1941年在对美国经济结构分析中提出的。此后,Caner(1960)、钱纳里(Chenery,1963)等学者做了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锡康将此技术引入中国。
  将总产出(X)这个经济变量分解为技术因素(B)和最终使用因素(Y)的乘积,即X=BY。其中,X表示总产出,B表示列昂惕夫逆矩阵(1-A)-1,Y表示最终使用。根据结构分解技术可以把1997年和2002年总产出的变动表示为技术变革和最终使用总量变动,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X=△B*Y2002+△Y*B1997 (1)
  其中,△X=X2002-X1997,表示总产出变动;△B=B2002-B1997,表示技术变动;△Y=Y2002-Y1997,表示最终使用变动;X2002、X1997表示2002年和1997年各部门总产出列向量;Y2002、Y1997表示2002年、1997年的最终使用值列向量;B2002、B1997表示2002年、1997年列昂惕夫逆矩阵。式中第一项△B*Y2002表示技术变革对部门增加值的贡献;第二项△y*B1997表示最终使用总量变动对部门增加值的贡献。
  技术变革贡献率=技术变革对部门增加值的贡献/总产出变化量 (2)
  最终使用对总量变动的贡献=最终使用总量变动对部门增加值的贡献/总产出变化量
  
  1、产业技术变革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产业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作用,根据结构分解技术测定出的制造业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有效地揭示技术变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该指标越大说明技术变革对经济贡献越大,反之越小。根据公式(1)、(2),利用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综合平衡表、完全消耗系数表计算出1997年、2002年制造业各部门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见表3。从分析结果看1997-2002年四川六大产业技术变革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9%、-0.43%、-6.12%、1.01%、-0.30%、2.52%。六大产业中仅有电气水供应业和第三产业的技术变革对四川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余四个产业中,制造业和第一产业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产业内部存在着产业技术更新缓慢的严重问题,技术变革贡献率分列第六和第五。采掘业、建筑业两个行业也存在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问题,问题较轻。由此可见,积极响应当前政府提出的振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口号,不可满足于四川制造业当前的发展现状,需要进一步提升四川制造业技术改造能力,提升产业自主更新的能力迫在眉睫。
  
  2、最终使用数量变化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根据公式(1)、(2),利用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综合平衡表、完全消耗系数表计算出1997年、2002年最终使用数量变化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见表4)。
  
  最终使用数量是指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产品和劳务数量。利用SDA方法分析可知,1997年-2002年四川六大产业最终使用数量变化对经济增长呈现的贡献率分别为14.33%、10.90%、20.81%、8.36%、27.24%、23.79%。其中,建筑业最终使用对总量变动的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制造业位居第二、第三位。同时,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正逐步减少,仅居于六大产业之四,说明了四川正在向工业化、城市化的良好态势发展。
  从分析中可知,六大产业最终使用对四川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建筑业、第三产业、制造业。这些数据分析与当前实际情况完全吻合,验证了数据分析的有效性。
  
  三、结论
  
  相对于技术变革因素而言,对四川经济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的主要因素还是最终使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导下,国家有关政策增加了对四川最终使用,从而促进了四川经济的增长,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四川省农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仍旧属于数量增长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技术变革速度缓慢,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现状值得政府部门的注意,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动这些产业的技术变革,并给予有力的政策加以支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8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