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军海
【摘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新的挑战面前,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创建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是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 服务 地方经济 问题 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与科技的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作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出现了明显强化的趋势,甚至成为衡量现代大学的存在价值、决定其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办学理念以及高校综合实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数量庞大的各类高校,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一般地方高校仍习惯于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为地方经济服务还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间接服务的层面上,高校与地方之间缺乏一个“对接”的机制和“对接”的平台,制约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地方院校而言,必须充分利用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积极创建服务社会的动力机制,在参与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来提高教育质量。
一、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存在的问题
1.地方高校缺乏服务的意识且缺乏机制的保障
地区高校服务地方观念的淡薄,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在学校管理者身上,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管理者,只注重教师的校内教学科研,不允许教师把精力分散于校外,甚至用行政处罚来控制教师的校外教学科研行为,这极大限制了教师主动联系校外的积极性。
2.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区域高校一般包括中央直属或中央地方共建或地方院校三种形式, 对前二者区域政府因不为所管,也较少过问,更无从把有限的资金给以投入, 对于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所限, 不能够很好地为地区高校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 从而使区域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地区政府长期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地区高校也较少过问和关注, 导致区域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区高校的协调管理、引导功能滞后, 不善于利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当地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区域高校一般包括中央直属或中央地方共建或地方院校三种形式,对前二者区域政府因不为所管,也较少过问,更无从把有限的资金给以投入,对于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所限,不能够很好地为地区高校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从而使区域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地区政府长期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地区高校也较少过问和关注,导致区域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区高校的协调管理、引导功能滞后,不善于利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当地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高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高校应建立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水平
高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高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首先, 构筑具有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通过对学校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产业化开发, 开发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和技术, 实现对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可通过高校与科技园共建、共享公共技术平台, 推动成果转化。其次, 以市场运行机制为手段, 合理布局高校科技资源, 促进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大学科技园在运营管理上必须引入了市场机制, 利用大学的经营性资产与政府、社会企业联合组建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 以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开发、建设、经营与管理。大学科技园要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合理布局人才、技术、信息及文化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完善机制
高校要切实转变过去那种认为高校工作仅仅是教学与科研的观念,要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把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高校要促使科研人员更新观念,增强科研人员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其从事科技开发的积极性, 逐步树立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思想,高校科研不仅出成果,更要注意发挥科技潜力。由于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涉及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高校内部的管理与运行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要建立健全专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组织机构。其次,高校根据市场的“晴雨表”,随时调整学校科研方向和重点, 使学校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并与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建立联系,从资金市场获得资金帮助。
3.地方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地方高校服务的地方建设平台
发挥政府的协调领导作用, 促进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建立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直接联系的机制,促使高校充分发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地方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关键环节, 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帮助高校成立科研开发平台。
4.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效的观念,吸纳高科技的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校的观念,增强吸纳科技人才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企业要主动依靠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活动,企业应拿出措施,吸引高校科技人才到企业共同搞产品开发,搞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企业应主动与高校联合承担“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项目,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究,共同开发科技成果。
三、结论
研究高校参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无论是对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建立高校与地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还是对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2-4.
[2]周本祖.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6,(7):48-49.
[3]蔺楠.高校影响驻地经济发展的路径解析[J].商业时代,2002(7).
[4]邱瑜.地方高校应彰显为地方服务的功能[J].航海教育研究,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5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