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仇筑萍
[摘要] 如何搞好高校学生管理是培养人才的重大课题,作者认为应采取“刚柔相济”、重在“柔性”的管理模式,并就这种模式如何管理进行了认真阐述。
[关键词] 刚性管理 柔性管理 学生管理
一、“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含义、特征及缺陷
刚性管理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并利用组织结构、责权分配来实现由支配到服从的管理。为了实施刚性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并附以严格的奖惩措施。这些规章制度在单位内部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内部人员必须人人遵守,无论谁违反,无论什么原因违反,都无一例外地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相应的处罚。
刚性管理重“管”、重“权”,从而达到管理的统一性。因此,刚性管理的优点在于保证工作秩序井然,行为规范统一,并且有利于对敏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处理。但是,刚性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忽视了人的因素,单位管理的核心是人,每个人都有思想、有能力、有各种精神需求,不考虑这些特点,一味地利用权力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控制,将使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很好地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单位的发展后劲。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依据单位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以在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管理模式。其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的为单位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非主流的、反中心的、多元的因素等通过各种途径冲击着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文化观、价值观、民主观等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体说来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增强,赞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关注国内外形势,具有很高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支持各项改革和发展;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增强。但同时也体现出消极影响: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不愿吃苦,戒备心强;精神上,缺乏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政治意识淡薄,政治信念缺乏,政治敏感性不高;心理上,由于多重价值观和“心理性断乳”的人格再构等内在原因以及存在着环境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在心理上多数居于一种“浅灰色区域”,易产生情绪障碍等。
三、学生管理提倡“刚柔相济”、重在“柔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只有符合被教育者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切实理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来考虑,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保姆式”、“警察式”、“法官式”的刚性管理方式,会使学生的自立性、创新性受到压抑,易出现抵触或逆反心理而自暴自弃。但是如果只片面地强调采取非强制性的柔性管理,管理者对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把握不好易导致管理秩序失去控制,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同时柔性管理的实施,客观上需要管理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关心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这在现实中是较难做到的。另外柔性管理追求的那种依靠师生间高层次的“情”、自觉的“意”等非理性内在力量和“校园文化场”的无形制约,以激励为动力来实现“无为而治”的境界,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较持久努力的建设和积淀才能形成,管理周期长,短期内不易取得实效。可见,离开刚性管理来谈管理和离开柔性管理来谈管理都有一定问题,应该做到“刚柔相济”。
四、如何切实做到“刚柔相济”、重在“柔性”
1.建立合理、适度的规章制度是实施“刚柔相济”管理模式的前提
根据学校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用控制、监督、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学生以某种行为规范去完成学业是必要的,这是保证学生管理有章可循的基本条件,是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但是规章制度的管理并不是万能的,控制和惩罚并不能使学生自觉和自愿朝着学校的目标前进,所以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应该是柔性的。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既要体现出对人的要求,又要尊重人和信任人,当管理制度提升到了人性化的高度,用富有人文关怀的制度来管理人,使人在被管理中体会出温暖和帮助,也就可以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处理手段上,应以“教育为主”当学生违反规章制度时,在量罚上(特别在开除学籍这一定级)应突出“治病救人”,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礼”,让学生深刻地认识错误,避免照搬制度生硬处罚,要重在提高认识,触及灵魂,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情,使之深切认识到管理者尊重信任、治病教人的良苦用心,从而真诚悔改。当然,利用各种形式和场合让学生熟知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2.以人为本,营造柔性管理氛围是搞好“柔性”管理的保证
(1)以人为本,充分授权,自主管理。要搞好学生管理,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观。我们在思考问题、制定目标和计划以及进行决策时,都应紧紧围绕以“生”为本和为“生”服务这个主题。同时要积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诚待学生的基础上,做到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其次,推行以充分授权为基础的自主管理模式,实施自主管理要求管理者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管理自身事务;管理者应通过充分授权,帮助学生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自主管理;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制订监控机制。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和自身价值,提高他们调节与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尊重和激励学生是搞好“柔性”管理的手段。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在恨铁不成钢的心境下不能用“刚性”的管理手段打击他们的自尊,而应在保护其自尊的前提下,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需要很大的耐心、爱心、信心、恒心,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关怀,以逐渐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评估每一个学生的时候,不宜过于量化。同时,成长需要鼓励,激励是实施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背景和不同的个性特点等,采取与之相宜的激励措施和手段,使学生在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从而把学校的意志变为自觉行动,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参考文献:
[1]何晓晖.柔性管理及应用――企业管理新策略[J].商业研究,2000,(3):33-34.
[2]许亚非,向万忠.论以人为本及高校的人本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25-28.
[3]旷勇,宁曼荣.柔性管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72-74.
[4]陈明.激励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52-53.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医学二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9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