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森第

  内容提要: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在制造业中起着龙头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等压力。本文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对如何提升装备制造业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06-06
  
  1.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起着龙头作用。很多工业化强国都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
  1.1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先简要介绍一下制造业的概况。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GDP的35.75%,超过1/3;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8.68%,接近80%;制造业上缴的税金约占全部工业的90%,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的90.7%。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推进工业化,必然要发展制造业。
  1.2我国制造业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制造业现在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位。一大批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一些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不少产品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虽然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仅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
  从三次产业比重看,2002年,第二产业占全国GDP的51.7%,第三产业只占33.7%;2004年全国工业普查以后,这个比例结构有所调整。2005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是47.1%,第三产业占40.2%。如果我国制造业始终是现在这个比重,按现在这个速度增长,即制造业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对整个工业化进程、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提升制造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利。1999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因为那时整个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处在停滞或低速增长阶段。2002年以后,制造业、第二产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三产业,这种势头到目前一直保持着。中央现在提出来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使我们制造业从价值量的低端走向高端。1995年到2005年10年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制造业占工业的79.3%,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的23%、占制造业的29.9%,机械工业又占装备制造业的63%。装备制造业的主体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国家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原来从事机械制造业的人感到非常兴奋,觉得现在到了非常好的时期。
  
  2.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
  
  我国这些年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1)各方上下取得了共识。
  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对信息经济、新经济的重视,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一些泡沫。现在反省这个时期,都认识到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还是要发展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在我国不是夕阳产业,在全世界也不是夕阳产业。
  (2)中央重视、国务院发布了文件。
  从2003年开始酝酿一直到2006年,国务院形成了8号文件。这个文件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了16个重大专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其中的第四个即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正处在编制实施方案的阶段。《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中确定了16个重点领域: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大型石油化工装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薄板冷热连轧设备、大型井下采掘设备、大型海洋工程设备、铁路和轨道交通设备、环保设备、大型施工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数控机床、新型纺织机械、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民用飞机。
  (3)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
  工业品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这样好的市场机遇拉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
  (4)装备制造业有一定基础和规模。
  装备制造业完全有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上腾飞。
  (5)有较好的国际环境。
  这五点充分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在很好的发展时期。再用装备制造业中的主体――机械工业增长速度的变化来佐证。
  从2001年开始,机械工业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十几,2003、2004、2005年一直保持在20%~30%,2007年上半年在33%左右。机械工业增长速度连续六年都在20%以上,这是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所没有的。与此同时,很难得的是利润也同步增长。产值、增加值、利润同步增加的同时,对三种所有制进行比较: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利润增长速度要好于和高于民营和三资企业。2003~2005年,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分别是:2003年42.000亿元,2004年56.000亿元,2005年接近70.000亿元,2007年超过75.000亿元;增加值分别是:2003年10.000亿元,2004年13.000亿元,2005年17.000亿元;人均增加值分别是:2003年7.9万元,2004年8.8万元,2005年10万元,2007年已经超过了10万元。
  在上下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各地对装备制造业发展都非常重视,各省市都划出了相当大的土地面积要搞装备制造业基地。如天津的滨海、唐山的曹妃甸、辽宁的五点一线,还有渤海湾周边的营口、锦州、葫芦岛,上海的临港工业区。杭州提出要适度发展重化工业,福建提出要建海峡西岸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广州南沙、珠海、四川德阳也有很强的装备制造业。等等。
  在这样好的形势下,我们很多产品的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发电设备的产量最能说明问题。20世纪末我国发电设备行业曾处在谷底,2001年发电设备产量只有1.340万千瓦。到2005年发电设备制造业又处在非常兴旺的时期,2006年发电设备产量达到11.000万千瓦,当年的产量和装机容量超过英国。在世界历史上,发电设备一年的产量达到11.000万千瓦,中国是第一个。现在汽车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汽车尤其是轿车产量直线上升、突飞猛进。2003年、2004年很多轿车厂都是供不应求,排队、写条子才能买到。2005年汽车销售情况有所转变。2006、2007年汽车工业又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机械工业的工作母机机床,精细机床产量从2001年的27~28万台增长到2006年55万台左右,数控机床产量2001年不到2万台,2006年已经达到86.000台,2007年可接近10万台。而当时作规划时曾认为到“十五”末需求量最多5万台。由于国家农业政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大中型拖拉机的需求也猛增。2006年大中型拖拉机的产量达到20万台。有一个时期很多大中型拖拉机厂的产品供不应求。
  在国内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很多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机电类产品出口增长很快,使进出口逆差由大变小,2006年首次出现顺差。当年进口1.416亿美元,出口1.423亿美元,顺差7亿多美元。2007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进出口顺差70多亿美元。这表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同时我们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3.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够强
  
  前面说我国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都处在很好的发展时期,装备制备业已经很大,但为什么是大而不够强?
  首先是资金周转次数少,利用率比较低,企业效益不高。我国制造业流动资金一年的平均周转次数是两次左右,大大低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所以很多企业都觉得流动资金不足。制造业的库存率比较高,大都在12%~15%左右,占用资金比较多,加之银行贷款利息又比较高,自然会影响企业效益。
  第二是产品以低端为主,增加价值不高。2003年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23%,与美国、日本及德国比分别低22.99、22.12及11.69个百分点。2003、2004、200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为25.28%、24.27%、24.83%,低于美国、日本及德国十几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更低,分别为22.43%、20.38%、21.47%。消耗同样的劳动力、资源等,人家创造的价值几乎是我们的一倍。2002年到2005年,我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从28.2%下降到25.5%,不增反降不是好现象。随着技术进步、企业内部机制转换,工业增加值率应该提高才正常。
  第三是利润率不高。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益率、利润率都偏低。整个工业是5.97%,制造业只有4.56%。制造业中利润率最低的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核心技术,是组装式生产,而组装创造的增加值比较低。发展装备制造业当然要发展利润率高的产业。我们不能规模做得很大,但得到的实惠很少,只图虚名。现在船舶制造在很多地方很热,沿海地方几乎没有不搞船舶制造的。船舶制造的利润要低于修船利润。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只有2.32%,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3.66%,资产负债率却高达79.89%。而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是4%~5%。因此在选择产业、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要考虑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高才能有发展后劲。
  第四是装备制造业附加价值不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大约是24.2%到25.2%,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装备制造业七大产业门类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中,工业增加值率最高的是仪器、仪表、专用设备,比较低的是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制造业在今后十年乃至几十年中,能不能保持高速增长?能不能把资源和成本优势转化成技术和效率优势?装备制造业能否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4.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压力
  
  研究制造业发展首先要考虑我们现在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等多数资源的人均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天然气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我们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是:
  第一,世界资源逐渐枯竭,我国的矿产资源更加短缺。按照全世界目前的开采速度,地球上的金属矿产只够开采100~300年,其中铁只够开采100~160年,钛、铜、银不足50年。我国的铁矿石总储量为530亿吨,按目前的生产规模只能供应20年。当然这是基于现状而言的,将来还可能发现新的资源。但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是无穷无尽的。
  第二,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耕地资源很紧张。我国虽然南方水资源多,但整个国家总体是水资源紧缺。到2030年,人均水资源大概只有1.706~1.819立方米,会成为全球用水最紧张的国家。从北京到陕西再到甘肃,从飞机上看下去全是黄色的山丘、土地、沙漠,看不到河流。我国耕地面积1996年是19.51亿亩,人均1.57亩;2002年是18.89亿亩,人均1.47亩;预计到2030年为15~16亿亩,人均1亩以下。国家现在虽然采取了措施,要求各地搞开发区都必须保护耕地。但是变成开发区的那些耕保面积都是原来的好地,再开发出来的新地都是一些生地。
  第三,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制造业能耗和制造业产品能耗合计约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如钢铁、乙烯、水泥及载货车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出19.5、20、31.3及55.2个百分点,而单位产值产生的污染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以GTP物耗能耗为例,我国在世界上占的比例很高。水泥消耗全世界的40%,钢铁消耗全世界的20%。按理说GDP在世界占的比例也应该比较大。但实际是我们GDP只占全世界的4%,投入产出比明显比较低。
  有的专家不大赞成这些数据,认为应该比单位产品的能耗比例。单位产品能耗跟世界平均水平比,我国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万元GDP综合能耗,假如中国是100,全球平均水平就是55.6,我们是全球的1.8倍、美国的2.5倍、欧盟的4.9倍、日本的8.7倍。这些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远远高于GDP增长。而2002年之前,我们能源消费增长是低于GDP增长的。这就说明我们的单位能耗也是很高的。所以中央特别提出要节能降耗。每个产业、每个地区都要有节能降耗的硬指标,目的就是要解决GDP增长和能源消耗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因为长此下去将难以为继。
  能源、资源的大消耗对环境带来了大影响,污染非常严重。全国67.6%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火电站和工业锅炉产生的。这些年对电厂脱硫脱硝重视了,大气环境相对好了一些,但是水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很多水系都有污染,很难找到一个非常清洁的水系,很多城市的用水都处于警戒线以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5.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突出的几个问题
  
  5.1 增长方式不佳
  我国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目前的增长依然是投资拉动型。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产业效率和效益整体不够高,高速增长的代价太高。分析1996~200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比例关系,就会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率是逐年升高的。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接近48%。这样高的投资率对装备制造业和制造业应该是一个强大的拉动力。但我们需要思考能不能长期靠投资拉动。
  5.2 产业结构不良
  我国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26%,发达国家一般在40%。我国的比重偏低,工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产业组织结构上,既缺大企业也缺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在产业技术结构上,基础尤其是基础零部件、功能部件、基础技术薄弱。在产品结构上,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不高的产品比重偏高,技术附加值高的偏低。在企业结构中,缺乏一批支撑产业的强大的领军龙头企业。经济学有一个公式认为,一个国家拥有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跟这个国家的GDP规模和人均GDP存在幂函数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增长,1995年到2006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在增加。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比较好。但也要看到,进入500强的中国公司大部分是垄断行业如石油、化工、发电、银行、通讯企业,装备制造业企业很少。2006年的500强只有一汽、上汽是装备制造企业。中国装备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前100名企业,除汽车企业外,上海电汽一直是第一名。但其690多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跟世界知名大公司比只是个小兄弟。
  5.3 一些产业的集中度不够高
  我国制造业的集中度这几年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1亿元以上企业所占的比重比较低。烟草行业比较集中,装备制造业行业集中度都很低。通用设备制造产业中亿元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2%,专用设备占1.8%,交通运输占3.0%,汽车制造占2.9%,电器占2.8%。现在18个省市有轿车工业,生产轿车的企业有40家。2006年电线电缆行业有3.000家企业,平均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1.2亿元,利润530万元。工程机械里装载机生产企业有20家,年产量最多的2万多台,少的就几百台。钢铁行业是产业集中度比较高的,可是2000年到2006年,前十佳企业占全国钢铁产量的比重却是下降的。2005年前十佳占35.34%,2006年下降为34.85%。我国钢铁大企业宝钢,原来占全国钢铁产量的6.5%,到2006年只占5.38%。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5.4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技术来源依靠国外,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缺位”,研发投入强度不够高,基础、系统设计“两头”薄弱,创新文化和氛围不强是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001~2005年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百分之一点几,没有达到很多专家呼吁要求的2%。制造业R&D投入强度与产品销售收入比从1995年的0.46%提高到了2005年的0.76%,发达国家先进企业一般都在3%,我们虽有所提高但还是偏低。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设立科技机构的比例2000年接近30%,到2005年反而降低了,这是非常反常的现象。发展我国的制造业必须重视科技,自己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应该多起来,比例应该大起来。现在不升反降,一个因素就是大中型企业数量这几年增加了,但设立科技进步基金的企业数没有同步增加。2005年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85%左右,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1.7%;每百家企业发明专利拥有数是80件,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更低些。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我国2005年是1∶0.22,韩国、日本分别是1∶7、1∶8。近五年,我国仪表、农机、汽车、电工电气、重型矿山、石化通用、机床工具、工程机械行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基本在1.5%~2%。
  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缺位”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很乐观。我国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R&D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24%。主导产品的技术相当部分来自国外。装备制造业企业还不够强不够大,尚无实力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我们曾经做了三次调查,研究我国产品的技术来源。“七五”期间,引进技术大体上占75%,到20世纪90年代引进技术占57%,2006年占到39.4%。这说明来自国内自主开发技术的比重增加了,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仔细分析我们自主开发产品的性能、质量、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起来还不够。总之,我们自主技术比例提高了,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例还不高。
  5.5 利用外资质量不高
  原来我们寄希望于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国内产业发展。但并没达到所期望的程度。技术溢出有前后项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的竞争效应、示范效应。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一般是内部转让,即转到其国内控股的企业,不是转到我们的企业。其次我们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妨碍了技术示范效应的发生。再次外资企业一般在主机进来以后,将零部件企业带进来,自己形成配套关系,我国企业配不上套。这就影响了前后项联系效应的发生。寄希望于通过人力资本从合资企业到内资企业流动来实现,实际上也不行。事实是从内资企业流到合资企业的人才远远大于从合资企业流到内资企业的人才。这几年很多行业已经形成了外资垄断,这些都是我们装备制造业发展中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
  总之,国际技术转让在很大程度上被内部化,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很不明显,本地企业过度依赖引进现成技术,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妨碍了技术示范效应的发生;外资企业进出口依存度高,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妨碍了前后项联系和竞争效应的发生;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强于本地企业,FDI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外资企业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
  5.6 出口产品结构不优
  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主要是我们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是资源型产品和初级制成品,缺乏自己的品牌,多数是加工贸易。另外出口产品的地域、地区和市场分布有偏倚,发达国家比较少,中东国家比较多。杜祥琬院士讲,我们出口八亿件衬衫的利润等于一架空中客车,这个空中客车还是330型,不是现在的380型。我看八亿件衬衫也不够。贴牌生产仅是初始阶段、粗级制成品的出口,某种意义上等于出口资源。我们装备制造业的出口产品基本上也是附加值低的产品。我们平均进口一台机床的单价是7.86万美元,而出口一台机床的平均单价是2.231美元,拿单价来比,进口是出口的35倍。这种状况还导致贸易摩擦增加,已引起中央特别重视。
  概括而言,我国机械产品出口的现状和特点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产品为主的格局未根本改变,但中高档产品明显增长;出口比重上升,有些产品出口量激增,贸易摩擦显现;出口贸易提速增长,三资企业产品在中高档出口品中所占比例较高。
  5.7 企业生产模式不适应
  我国企业生产结构和模式仍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特点。生产模式的改变滞后于技术变革,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迟缓。但整个机械工业出口贸易方式有了变化,一般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重逐年提升。到2007年上半年,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的比重已经大于加工贸易。
  5.8 信息化的深度不够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面比较广,但深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二是重视管理信息化、忽视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三是信息化投入效果不够理想,关键是底层信息化相对薄弱。具体可概括为四点,首先是基础管理薄弱,数据不全,流程不畅;其次是产品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仍然处在低层次,多半还是CAG,不是真正的CAD;再次是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优化技术差别很大;最后是产品本身数字化水平不高。所以在重大装备产品制造上,是外国公司拿订单,我们做分包,做价值量多而附加值低的部分。
  5.9 人才结构不合理
  缺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缺优秀企业家,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缺大量在一线工作的工程师。不少领域存在人才断层,制造业的一些技术工种后继乏人。一般来说初中高级研究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但现在好多领域是倒三角形。初级的少,中级的大,高级的更大。我们最近统计了摩擦学71个教学单位的调查表,其中教授170人,副教授99人,讲师37人,其他人员101个,是典型的“倒三角”结构。
  6.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市场多样化、个性化,产品高效低耗、大容量、高参数化,服务在价值链中增值化,生产过程及设备柔性化,产品和制造过程绿色化,企业“虚拟化”、制造网络化,信息技术与高新技术融合实现信息化。将来的制造业模式是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研发期短、柔性生产、环境友好。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正在变化,我们也要考虑自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跨国公司在中国战略的变化归结起来是,从合资到独资,从单一产品到成立扇形公司,从取得部分市场到形成控制再到取得垄断地位,从到中国建生产基地到在中国建研发基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考虑这个变化,适应这个变化。我们有两种可能的选择,一种是继续成为世界加工车间(接受订单、接纳转移、出口产品、出口劳务、来料加工、招商引资……),另一种是成为全世界的制造基地(协同设计、网络制造、企业集成、出口技术、高端产品、自主创新……)。
  要大力加强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产业(国内资本占控制地位的产业)和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营造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形成创新的氛围和政策环境。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应从两个层面来讲,在产业层面、体系结构上,第一要解决共性技术“缺位”问题;第二要解决创新主体问题;在技术供应链上要加强两个环节,一个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环节,一个是加强已有成果的工程化环节。这两个环节加强了,就有能力形成装备制造业比较顺畅合理的技术供应链。在技术供应链上,企业内部的技术中心着重前瞻性研究、换代产品改进更新以及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要与大专院校、科学院的研究所、产业部门的研究所从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研究联合,形成良好的产学研模式。引进技术应该好好消化吸收,形成较好的技术创新链。

  技术能力是一个机构(区域、国家)在长期的技术创新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队伍、条件的结合和总和,是技术创新活动持续、旺盛开展的根本保证。技术能力积累对企业、机构、区域、国家至关重要。技术能力主要由体系、机制、文化、队伍、设施所构成。
  技术能力包含五个要素,一是创新体系―纵深部署、“三层”体系;二是创新机制――激励、动力、制度;三是创新文化――氛围、精神、理念;四是创新队伍――领军人物、团队、技能人才;五是创新设施――关键实验研究手段的建立。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制订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二是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途径;三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四是营造技术创新氛围和机制;五是以信息技术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六是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和队伍。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内生能力。产品可以模仿,技术也可以引进,技术创新能力无法引进,要靠企业自身积累。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要充分估计制造业前端、中端、后端附加价值及其变化。原来一般是中端的附加价值比较高。随着技术进步,中端的附加值降低了,两端的附加值升高了。因此制造业发展中必须重视前端和后端的附加值。不要只满足于在中端加工组装、创造低附加值,虽然规模很大但效益比较低。
  要改变计划经济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产模式。着力提高技术进步能力,加强自主革新技术,把辅助业务逐渐外包出去,请专业化企业来做。
  我们以前比较偏重于大规模生产。现在要按照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转变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逐步转到全球化网络制造模式。产品研发、加工制造、财务管理以及采购供应、市场销售等等通过网络来进行。真正用信息化手段创造财富,优化资源配置,分享知识和资源。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往两头延伸,从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向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采购、材料以及品牌、物流、销售和经营延伸。提高服务在制造价值链中的比重。发展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应用服务提供商ASP。
  大力推进供应链管理(SCM)。按供应链管理理念,制造业就要将企业内部物流与上、下游及社会物流连接起来,实现精益生产(准时生产)与精益物流,使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对接,加速供应链企业群体发展,带动第三方物流产业形成,从整体上提升制造业的效益。
  加快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化。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向客户提供的不仅是产品,还包括依托产品的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不断实现产业升级,服务创造的价值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种趋势要求我们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
  我们理解,现代制造服务业就是围绕制造业生产过程前端和后端的一些业务开展专业的服务活动。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产业门类包括各类咨询、专业设计、租赁维修、会展培训、专利商标等中介、下料配送中心、生产力促进机构、网络制造服务平台、工程总承包、单项业务承包、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提供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等。
  我国资源约束严重,提升装备制造业,要积极开发节能产品,大力推广。这里列出一些需要开发与发展的产品和节能技术:
  (1)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所需的中、大容量工业锅炉系列;高效燃煤锅炉和清洁燃烧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和水煤浆锅炉;适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使用各种燃料的特种用途锅炉;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2)为提高工业炉窑的节能效果,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监测技术,使这些炉窑成为应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品;采用新型、高效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减少热能损失;开发新型、高效电热材料,提高电热效率。开发、推广余热余压利用设备。
  (3)为提高电动机的效率,积极推行用冷轧矽钢片代替热轧矽钢片;发展超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开发铸铜转子电机;开发高效率高起动转矩永磁同步电机。积极开发应用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提高风机、泵和压缩机的能效指标,大力发展节能型风机、泵和压缩机产品。
  (4)重点发展缸径80mm以下直喷型单缸柴油机,直喷、增压、增压中冷、电控、四气门多缸柴油机,电控、增压车用汽油机及节能环保小型通用汽油机,代用燃料内燃机,电控高压燃油喷射系统。节材技术主要有近净成形、净成形技术,快速制造(RM)技术以及热加工工艺模拟及优化技术。
  6.1 大力推行绿色制造
  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装备制造业必须往绿色制造这个方向走。绿色制造是指从产品的设计到原材料的使用、加工制造包装以及维修、拆卸、回用、处置、再生等全寿命周期的环境管理体系。
  6.2 重视系统设计、集成与优化技术
  重大成套设备的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软肋”。提高制造系统集成能力,有利于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只能“干粗活”、“干体力活”、“干单机”的问题,提高国产重大装备的市场占有率。由于这个环节薄弱,我们往往做了80%的工作量,只得20%的价值量。这两年价值量的比重在逐渐提升,情况有了改善。这一块加强了,我们将来的工作量和获得的价值量相比就比较相称。
  6.3 重视制造业的信息化
  信息化本身是一个过程。它是指把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跟原有的制造技术融合,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产品开发,最后实现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企业间信息互通互联;管理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数字化。这五个层次当中,我们把产品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叫做底层信息化。我们现在的薄弱环节是底层信息化。我们建议今后要加强底层信息化,加强基础管理。为此,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工程;抓好系统设计、集成与优化技术;强化装备和产品的数字化;加强企业各项基础管理。通过加强这些薄弱点形成信息化企业,提升整个产业。装备制造业企业如果能够成为信息化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就有很强的竞争力。
  信息化企业的特征是: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企业资源共享;企业的组织结构为“哑铃型”; 企业内部组织为“扁平型”,柔性生产组织; 快速响应市场,交货及时;不断开发市场所需的产品,有技术储备;生产技术装备为柔性、可重构;与合作伙伴(包括用户)有良好的关系,实现双赢;环境优美,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环保型企业;以人为中心,不断提高人的素质;领导群体具有远见卓识。最关键的是产品应该快速响应市场,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上升期。如果产品处在市场生命周期的下降期,虽然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手段形成了,但产品没有生命力,企业就要走入困境。
  6.4 呼唤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诚信为怀,绿色生产、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技术进步,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现在好多地方都在追求快速增长,粗放式甚至近似于野蛮式的生产随处可见。《大宅门》中同仁堂的店规值得学习: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装备制造业企业包括食品企业,都要呼唤工业文明,使产品让消费者都放心。
  6.5 工程教育制度值得深思
  我们培养的工程技术类人才,是要对装备制造业作出贡献的。但现在学校中有一些现象需要深思。中专升大专,大专升学院,学院改大学,理工科大学改成综合性大学,大学合并进“211”工程。这是否就是一条好路子?另外,现在考核老师就是文凭、学位、SCI检索,以论文论英雄。这个是不是就好?还有现在学校大规模扩招,就业压力后移,好多学校都是三、四个平方公里圈地、建校舍,不少都是负债经营,等等。这些也是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制度值得深思。
  6.6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改变人才结构,从“倒三角形”变为“金字塔形”。 要建立各类实训基地,实施“653工程”,强调继续教育,强调工程教育。装备制造业振兴要重点培养五类人才:企业家,首席专家,高素质的创新科研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复合型战略人才。
  7.对甘肃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着力提高效益。一个企业没有效益、没有持续的技术,就没有发展的资本、潜力,靠输血不行,要靠造血。造血就要有利润,就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益。有了钱才能办事。提高效益途径很多,要从内部挖潜。
  第二,激活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在装备制造业里起主要作用。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性行业,很多民营企业要进入这个领域还有一定的难度和过程。眼前最现实的就是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资本激活。它发展壮大以后就能够带领或者带动一批企业。民营企业有钱以后就会发展跟这些国有企业配套的产品。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甘肃地处边远地区,唯有在产品更新上有自己的强项,才能立于不败。甘肃的装备制造企业跟沿海来比,相当多的处在粗放经营阶段。要加强技术创新。
  第四,转变生产模式。很多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阶段,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为此生产模式必须改变,最终走向网络化生产制造模式。
  第五,加速市场响应。发展风电现在是各地的一个热点。大众大启、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电站集团,还有新疆南通,很多企业都在上马。兰州电机厂也在发展风电。建议甘肃省把风电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加大支持,加速发展。整合兰州、天水两边的资源,完全能够在风电上形成一定的优势。
  综合这五条,关键就是要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这样我们的企业就有不可替代性,沿海的企业就代替不了我们。展望未来,在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这个环境下,整个装备制造业和机械行业都处在不断提升过程中,其中一部分产业会上升到更高级产业,有可能演变成为高新技术产业。
  
  [作者简介]朱森第(1940-),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8-12-25
  (责任编辑:启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2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