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2002-2017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贸易数据,综合運用了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及波动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受到结构效应的影响明显,竞争效应其次,二阶效应最小。为了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开拓国际新市场,优化出口结构,增加研发投入以及倡导国际市场的良性竞争等建议。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CMS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9.001
1 引言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装备制造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制造2025》中也提到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步入制造业强国的必要条件。装备制造业是机械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在2017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销售产值仅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20%,绝大部分的产值来源于低层次、低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与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装备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呈现“大而不强”的形式。
为了改变当前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这种形式,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实现以低附加值为特征的低端装备制造业转向以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及波动因素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对变化趋势及波动因素的分析可以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装备制造业适应复杂的国际市场的新形势提供理论依据。
学者对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高端装备制造业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刘微微和孙茹(2014)认为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耦合度,并使其更加有效的高端装备服务业,是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关键。陈超凡、王赟(2015)的研究表明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格局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应在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知识、技术外溢成果的基础上,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培育开放式创新网络为突破,来摆脱低端锁定状态,进而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价值网络,实现产业升级。陈爱贞、钟国强认为(2014)调整装备制造业现有的国际贸易模式和自身发展模式是实现从世界市场的中低端向上跨越的重要因素。杜人淮(2017)、王亚玲(2017)等人认为通过建立军民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军民融合,可以整合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效率,进而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学者还认为人力资本水平、R&D经费投入、宏观经济形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外贸易依存度以及科技劳动力等因素也会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从国际贸易中研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处于何种地位以及导致的原因。王福军、沈颂东(2012)通过对美日韩装备制造业的三种不同的升级方式的研究,以此作为提高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学习对象。杨成玉(2018)通过上市公司层面的分析,对中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了比较。林桂军、何武(2015)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升级趋势和增长特征做出了研究,同样得出了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总体上偏低的特点。
以上这些学术论文为研究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提供了有利借鉴,但却很少有学者有通过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分解来对出口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因此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2002-2017年的出口贸易波动情况进行分时段分解,通过每个时段的分解,得出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各个时段的影响贸易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以后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政策的制定。
2 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
2.1 研究方法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是由Tyszynski在1951年所提出的,经过学者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已成为研究和分析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增长因素的重要模型。帅传敏(2002)在国内首次系统介绍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并对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了测算。本文借鉴经典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和国内外许多相关研究,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
在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进行分析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将出口的贸易额波动差额视为竞争力因素进行分析; 二是假定一国在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中的份额不会发生变化,那么就可以认定其竞争力不变。明确前提后对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模行两个级别的分解,第一级的分解将出口贸易额波动分解成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共三个效应。第二级的分解进一步的将上述三个效应细分为增长效果、市场效果、商品效果、交互效果、整体竞争效果、具体竞争效果、纯二阶效果和动态结构残差,共六个效应。
将出口贸易额波动差额进行第一级的分解:
Δq=∑i∑jsoijΔQij+∑i∑jΔSijQoij+∑i∑jΔSijΔQij(1)
在(1)式中,Δq的含义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对某特定市场中j产品i的出口贸易额的波动值;S的含义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在目标市场中的所占的比例;Sij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产品i在目标市场j全部i产品进口中所占的比例;Q代表的含义是目标市场对于某种产品的所有进口量;Qij的含义是目标市场j对产品i的所有进口量;其中i的上标0表示初始,1表示期末;下标i表示某产品,j表示目标市场。联系到本文,第一部分表示的是由于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额的变化而相应的引起的我国产品出口额的变化;第二部分表示的是由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变化而引起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额的变化;第三部分表示的是由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变化和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口需求的变化交互作用所引起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额的变化。 仅在第一级分解的基础上分析出口贸易额的波动情况是不够全面详尽的,因此需要对出口贸易额的波动情况做进一步的分解,因为本文中考虑的仅是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世界市场的出口,此时只有一个市场,因此简化为(2)式,则进一步分解如下:
公式(2)中的三部分分别为仅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市场视为单一的世界市场情况下的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二阶效应。公式(3)将结构效应进行分解,第一部分是增长效应,含义是如果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出口份额没有发生变化,出口总量仅因为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的需求规模的增加进而增加;第二部分是出了增长效应外的产品结构效应,代表了中国的出口额由于不同类产品在世界市场中所占比重不同而产生的变动。公式(4)对竞争效应进行了分解,其中第一部分为总竞争力效应,假定中国产品出口结构不变,由于整体竞争力的变化而带来的中国农产品出口值的变化 ;第二部分是产品竞争力效应,假定世界产品出口结构不变,由于中国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中国产品出口值的变化 。正值表示中国产品出口结构朝着对出口增长有利的方向变化,负值则相反。公式(5)对二阶效应进行的分解,第一部分为纯二阶结构效应,含义是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的需求结构不变,由于中国出口份额的变化与世界出口水平的变化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中国出口份额的改变;第二部分是动态结构效应,代表了由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与世界出口结构变化的交互作用而带来的中国出口份额的改变。
2.2 数据来源及分类划分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CCD)和UN Comtrade数据库。关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划分,本文主要参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在《目录》中,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具体分为以下五种: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在现行的贸易标准分类中相对分散和复杂,并且统计的口径不统一,考虑到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已经能較好的反应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贸易情况,因此本文不再单独考虑智能制造产业。
2.3 时期划分说明
在我国加入WTO前,高端装备制造业额出口贸易总额基数较小;在加入WTO后,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始飞速,因此选择2002年作为研究的起点。2008年全球行的金融危机使的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形势急剧恶化,导致出口贸易额的萎缩。2010-2013年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同主要贸易国之间关系的缓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也逐渐恢复。然而,从2014年至今,全球经济形势再度回落,欧洲债务危机的发酵、美国经济财政赤字的危机以及全球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等,国内的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业同样的导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降低,出口也随之下降。基于此本文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2002-2007年); 第二阶段 (2008-2009)年; 第三阶段 (2010-2013)年;第四阶段(2014-2017)年。
3 实证结果分析
2002-2007年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额增长了277.16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贡献了155.21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56%;竞争力效应贡献了61.88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22.3%;二阶效应贡献了60.07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21.7%。在这段时间内,结构效应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的主要推手,这意味着出口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口结构和进口规模的变动而产生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处于强势的地位,在全球装备制造业价值链中仍处于较低的地位。将三种效应再次进行分解,其中贡献较高的有:增长效应贡献110.06亿美金,占到了总额的39.7%;产品结构效应贡献了45.15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16.3%;产品竞争力效应贡献了44.49亿美元,占到了16.1%;纯二阶效应贡献了73.26亿美元,占到了26.4%。可见在此期间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外部的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内部的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但总竞争力效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仅贡献出了总额的6.3%。因此借着国际市场蓬勃发展的东风,提高自身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是此阶段的重要目标。
2008-2009年间,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额减少了107.64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负贡献了176.52亿元,占到了-164.0%;竞争力效应贡献了42.18亿美元,占到了39.2%;二阶效应贡献了26.7亿美元,占到了24.8%。在此期间内,结构效应由于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的萧条而导致巨额的负贡献,即使竞争力效应由上期的22.3%增长到39.2%,二阶效应由上期的21.7%上升到24.8%,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额仍为负。可见在此期间内竞争力的增长和出口竞争力与世界进口需求的交互作用促进了出口额的增长,全球市场萧条萎缩的负面影响难以通过竞争力的提高来扭转。进一步进行分解可得:增长效应负贡献126.9亿美元,占到了117.9%;产品结构效应负贡献49.62亿美元,占到了46.1%;总竞争力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都是正贡献,分解为30.26和11.92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28.1%和11.1%;纯二阶效应为贡献了30.8亿美元,占到了28.6%,动态结构效应的贡献很低,仅仅负贡献了4.1亿美元。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增长效应,再次证明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额的减少是源于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的需求额减少。此时,我国最迫切的就是进一步的追求市场占有率,开辟新市场,尽可能的减少金融危机对于市场的威胁。
2011-2013年间,由于国际形势的好转,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逐渐复苏,因此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额上升明显,出口额增加了165.39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贡献了81.00亿元,占到了49.0%;竞争力效应贡献了69.88亿美元,占到了42.3%;二阶效应贡献了14.51亿美元,占到了8.8%。在此阶段,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主要是由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所贡献的,反映出了全球市场的复苏与我国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分解可得:增长效应贡献了36.97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22.4%;产品结构效应贡献了44.03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26.6%;总竞争力效应贡献了29.37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17.8%;产品竞争力效应贡献了40.51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24.5%;纯二阶效应和动态结构效应贡献较低,仅占到了总额的3.0%和5.8%。在结构效应中,增长效应和产品结构效应占比接近,意味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增加额与全球市场的增长和产品比重变动都有明显的关系;在竞争力效应中,产品竞争力效应的作用突出,我国的产品结构体系更加的合理,但总竞争力同比上期下降明显,结构的调整必然会以总竞争力的下降为代价。在本期内,最需要便是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结构不断的优化,已达到价值链的提升,与此同时,保持自身的研发创新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业不应忽视。 2014到2017年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低迷,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市场也因此受到冲击,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额下降了95.69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负贡献114.68,占到了总额的119.8%,是出口额减少的“罪魁祸首”;竞争力效应与前几期相比,仅仅贡献了17.1亿美元,占比17.9%。进一步进行分解增长效应负贡献71.36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74.6%;产品结构效应负贡献了43.32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45.3%;总竞争力效应仅贡献了5.36亿美元,占总额的5.6%;产品竞争力效应贡献了11.74亿美元,占到了总额的12.3%。在此期间内,显而易见的我国出口额的减少是由于全球市场的需求减少,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却一直下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竞争效应不仅受到出口产品自身竞争力的影响,还包括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恶性竞争和贸易壁垒的限制。由此,竞争力效应的减少便可以解释了。在这种情况下,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市场的扩展应该齐头并进是最好的选择。
4 结论、政策与建议
本文对2002到2017年间的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额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在2002-2007年间,出口额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的出口;在2008-2009年间,出口额的减少也是受到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在2010-2013年,国际市场的复苏与自身竞争力的增强使得出口额增加;在2014-2017年间,国际市场的需求减少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恶性竞争给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带来了麻烦。结合着上述情况,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拓展国际新市场,减少对原有市场的依赖。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每当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市场有波动时,我国的出口额便会随之波动,为了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形式,开拓国际新市场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一步。结合着我国目前的“一带一路”的政策,打造装备制造业市场向西开放的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装备制造业上的合作,以此来开拓新市场。
通过对高端装备制造产品的出口结构进行调整来促进出口贸易。2007年以前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世界高端装備制造业市场的需求攀升,主要是由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处于不合适的结构类型。因此,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厂家应当对出口市场变化反应及时,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以此来提升竞争力。
增加研发投入,倡导国际市场的良性竞争从而提高竞争力效应。作为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从价值链低端到中高端的最重要途径。在2014-2017年间我国的竞争力效应相较于前期呈现下滑的趋势。所以,政府应当适当的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厂商进行研发补贴,减免其税收,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同时应当提倡国际市场的良性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和关税贸易壁垒以继续提高竞争力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管理领域知识更新工程教材编写委员会.现代管理公需教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2]唐晓华,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27-36.
[3]刘微微,孙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度测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07):16-22.
[4]陈超凡,王赟.垂直专业化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困境[J].科学学研究,2015,33(08):1183-1192.
[5]陈爱贞,钟国强.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贸易是否促进了其技术发展——基于DEA的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学家,2014,(05):43-53.
[6]杜人淮.军民融合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及其构建——基于制造全产业链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7,(05):5-10.
[7]王亚玲.西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军民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02):38-43.
[8]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02):165-174.
[9]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02):161-164.
[10]王福君,沈颂东.美、日、韩三国装备制造业的比较及其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3):38-46.
[11]杨成玉.中欧高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层面的实证分析[J].欧洲研究,2018,36(03):61-86+6.
[12]林桂军,何武.全球价值链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增长特征[J].国际贸易问题,2015,(06):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6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