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预算约束视角下的中国转型期通货膨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现象,转轨以来,我国经济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严重困扰。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被视为我国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造成不良资产的原因,与我国转轨时期存在预算软约束有关。为此,只有建立正确的银企关系,硬化预算约束,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经济转型
一、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历次通货膨胀
(一)1980年的通货膨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价格改革,投资过热带来需求猛增,使1980年的CPI比1979年上升6%,比1978年上升11%。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后来我国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表现为国务院在1980年12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二)1985年的通货膨胀
第一轮通胀高峰回落之后,于1983年底,通胀出现了再度回升的势头,1984年几个常规因素超常发展,如基建规模扩大、农产品收购总额过于庞大、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表现为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三)1988年的通货膨胀
1984至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此期间,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物价的上涨和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多年来积累的问题如经济结构失衡、投资规模膨胀和消费膨胀进一步加剧,各类物价全面上涨。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中央迅速做出反应,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于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3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使用大力度的调整措施。
(四)1993年的通货膨胀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此次通胀起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的混乱。此次通胀的治理以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措施为起点,经过3年的治理,到1996年我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五)2007年以来的通货膨胀
此次通胀,首先是肉禽及其制品开始涨价,紧随其后,食用油和鸡蛋等的价格也上升,7月份以来,CPI连续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这次通胀压力加大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是一种非典型性的通胀。主要体现在:①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②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③新劳动法的执行,国内某些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④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资金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⑤国际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严重,人民币投放过多,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治理措施表现在07年至今央行连续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发行票据等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手段的运用,同时对房地产和股市进行调控。
二、软预算约束与通货膨胀
1980年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开创了预算约束研究的先河,科尔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府对国家企业实行了博大的“父爱”,即软预算约束。预算软约束是指,向企业提供资金的机构(政府或银行)未能坚持原有的商业约定,使企业的资金运用超过了它的当期收益的范围。我国也存在这样的预算软约束。
(一)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状况
1 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补贴
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主要有两个渠道,反映政府对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渠道是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和企业亏损补贴。财政增拨流动资金是指国家财政支出中拨给国有企业用于新建生产或者扩大生产规模所需定额流动资金方面的投资。从1993年7月开始。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由银行统一供应,统―管理。企业的亏损补贴是政府基于特定目标,将―部分财政资金拨付给企业,从1978年至2000年,政府补贴范围过宽、数额过大,不仅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发展,也加重了财政的负担,凸显了制度上的缺陷。
2 预算软约束银行贷款的影响
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主要表现在拖欠国有银行的贷款,使得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上升到危险的地步。对银行系统而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是形成信贷风险从而促成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由于银行是国有的,支持国有企业便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在1999年底,政府不得不剥离和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资产3500亿元,并逐步完成收购和剥离13000亿元不良资产的计划,从而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国有商业银行在1997年比1995年各项贷款余额增长50%,但是不良贷款却增长了89%,而且未在报表上体现的不良贷款比重逐年上升。
(二)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后果
1 很多国有企业在借贷时,并没有考虑还本付息的能力
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积聚了主要的存款资源,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下,主要配给了国有企业,因此,国企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着银行的资产质量,对银行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科尔奈认为预算软约束下银行的贷款不再是严格的预付,它的发放不再和预期的生产销售联系在一起。国有企业在投资时根本不考虑支付利息的能力,甚至根本没有打算还债,他们对贷款的使用也缺乏长远的打算,企业的高风险乃至最后的破产,都不会给官员和经理带来实质性的损失,而且,经理是政府任命的人员,他们会有提升、调动和退休的机会,一旦获得提升或者退休,他们便与公司脱离关系,因此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压力。于是他们大量贷款,不考虑到期的还本付息能力,把问题留给下一个继任者与社会公众。
2 企业短期行为严重,资源使用效率低
由于没有合适的机制,尤其是激励措施,在工资、奖金也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就会无限制的借款,扩大范围,增加资源控制收益与在职消费,不顾继任者的境况而大规模的投资,短期行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在软预算约束下,最终反映在银行账面上的就是不良资产的积累。
3 国有企业的控制者追求扩大投资的冲动
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是由政府和企业共享的,我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能够共同分享国有企业的利益,官员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政绩。因此他们
为了获得局部和眼前利益,不断的增加投资,盲目扩大投资,使得国有企业负债率一再升高。
(三)预算软约束与通货膨胀
银行高的不良资产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居民储蓄找不到对应的实物资本,或者说已经损失掉,同时意味着部分国有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一旦触发信用危机,整个银行系统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可见,国有企业融资的低效率。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亏损,国有企业规模越大,占GDP比例越高,就造成国有银行的坏账呆账越多,国有企业由于效率低,必然是借了坏,坏了再借,负债累累,最终拖垮银行。
一般处理巨额的不良资产的方法有三种:①冲销,是银行用自己的利润冲销坏账,如果利润不够,则需要动用自身资产进行冲销,我国的银行虽然是庞然大物,但是利润却很少,所以冲销的方式是无法实现的;②由国家解决,政府出面处理不良贷款,但是这里面必然存在一些违规情形,央行增发货币注入银行。造成流通中货币多于现实所需要的货币,形成通货膨胀;③剥离,这是中国的特有现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专门用来转移银行的坏账,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都是国家的“儿子”,不良资产从一处移到另一处,银行实质上没有从剥离中得到任何实质价值。
三、应对通胀的政策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
只有使国有银行有足够的激励去监督国有企业的贷款使用,并使得国有企业对其收益有稳定的预期,信贷才会有效。要加快银行体制改革,使商业银行逐步企业化,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各司其职,减少不良资产的出现,保证银行的盈利性。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使国有商业银行彻底摆脱形形色色的政府干预,也不再依赖政府所提供的隐形担保,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与国有企业之间形成真正的借贷关系或金融交易关系,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定。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
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点,企业偿债率低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经济效益差,而我国的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进步没有跟上,创新能力不强。而提高创新能力,扩大范围经济,提高产品的新陈代谢能力,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微观主体的活动,才能为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打下好的基础。要真正做到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彻底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和经济监督系统
建立一个科学的国民经济系统,加强立法,完善深刻制度,使企业不再可以无限制的获得国家的贷款,对企业各种资金的应用建立有效的监督。受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因素的拉动、银行降息导致当期财务费用下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由于经济效益和改善,国有企业偿债率也提高了,但是国企的还贷意愿并没有明显提高。可见,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国有企业必须转变思路,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政府不能再一味的靠拨款扶持国有企业的发展。而应该放手让国有企业经受市场规律的考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9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