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虹 刘玉姝

  体育旅游是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旅行游览活动。随着休闲时代和体验经济的来临,体育旅游以其参与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深为人们所喜爱。辽宁是我国体育大省,也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伴随着民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由此带来的体育休闲游将成为辽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本文以辽宁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并对其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有助于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
  
  一、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竞技体育成就辉煌。体育明星云集
  在中国体坛一直有“无辽不成军”的说法。77年前,在这块黑土地上,刘长春谱写了中国人正式参加奥运会的历史篇章,在此之后,辽宁又走出了“东方神鹿”王军霞、“乒坛一姐”王楠、“射击常青树”王义夫等众多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为辽宁树立了“冠军摇篮”的知名品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这个“金牌工厂、冠军摇篮”产生了29个奥运冠军,316个世界冠军,294个全运会冠军。尤为引人注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辽宁健儿们历史性地创造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参赛人数三个第一的辉煌纪录。在2009年第11届全运会上,辽宁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48枚金牌、127枚奖牌的优异成绩。众多的体育明星以其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辽宁体育旅游的宣传品牌。
  
  (二)体育优势项目众多,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辽宁拥有众多的体育优势项目,沈阳的体操、举重,本溪的自行车,营口的水上运动,朝阳的柔道、摔跤,鞍山的田径等项目一直深为人们所喜爱,而“足球城”大连、“乒乓球城”抚顺、“篮球城”阜新、“毽子城”丹东等体育名城更是享誉全国。
  在传统体育项目中,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沈阳万人健康跑、大连国际马拉松赛、阜新篮球节等群众性体育赛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国际徒步大会,每年都吸引着40余万国内外参赛选手,人数之多、场面之壮堪称一绝,在成功获得2013年第12届全运会承办权后,辽宁省体育事业将会更加蓬勃地发展,这些都为体育旅游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三)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形式多样
  1 水体体育旅游资源。丰沛的水资源为辽宁开发水上体育旅游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辽东半岛东临黄海,西环渤海,海域广阔,大连、兴城、葫芦岛、丹东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可开展游泳、潜水、游艇、沙滩排球等水上体育旅游项目。境内的390多条大小河流,如沈阳的红河谷、本溪的大雅河、丹东的青山沟等河流资源为开展皮划艇、摩托艇、漂流、游泳等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 山地体育旅游资源。辽宁省山地丘陵分布较广,诸如被誉为“辽东第一山”的千山、以“灵秀之最”著称的医巫间山、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称的本溪关门山,还有丹东的凤凰山和沈阳的棋盘山等名山,均可结合特色景观开发登山、徒步、森林探险、攀岩、狩猎等旅游活动。
  3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清原满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雅河朝鲜族乡,都拥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这些少数民族所保留的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奇特、内容典型、参与性强,比如满族的双飞舞、溜冰车、雪地走;朝鲜族的荡秋千、压跳板;蒙古族的摔跤、射箭、骑马等体育项目为体育旅游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4 区位条件优越,交通线路发达。辽宁地处中国东北亚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位置,东南隔海与日韩相望,东、北、西三面与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接壤,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要冲。辽宁拥有完善、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铁路、公路密度居全国之首,大连、葫芦岛、锦州等5个港口与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通往三大洲的空中航线,使得辽宁同世界紧密相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不仅能吸引国际资金的注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能通过发展体育旅游吸引大量国外旅游者,增加外汇收入。
  
  二、辽宁省体育旅游发展中的不足分析
  
  (一)观念落后,政策欠缺
  近年来,辽宁省的体育旅游产业虽然得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总体看来还是力度不够,体育旅游尚未被看作旅游产业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政府缺乏资金的投入力度,对于如何培育体育旅游市场、促进体育旅游经营、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和增加体育旅游消费等问题,还无明确的政策可循。在旅游界中,许多企业观念滞后,对于体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并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愿过多尝试;而在体育界中,也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从旅游的角度进行体育资源开发的潜在意义和巨大效益。
  
  (二)营销手段落后,产品内容单一
  体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营销手段的创新。目前,辽宁省专业体育旅行社仅3家,在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往往注重观赛体育旅游活动和高档次的参与型体育旅游的开发,而目前来说参与者较多的群众性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还比较少。现有的参与型体育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滑雪、漂流、高尔夫等传统健身项目,对攀岩、滑翔、跳伞等时尚体育项目的开发则尚处于薄弱状态。
  
  (三)区域、地区之间的协作机制尚未形成
  辽宁省在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过程中,缺乏区域统一的体育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在城市之间建立有效的开发联盟;区域内部的中心城市也未与周边地市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协作,形成合力和整体优势。从而导致产品开发的市场针对性不强,旅游产品项目雷同,争抢客源、价格战等负面现象,这无疑缩减了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空间。
  
  (四)缺乏对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辽宁省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急需大量既懂体育又懂旅游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截至目前辽宁省极少有专业人员从事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现有的体育旅游的组织者多为非专业出身,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体育旅游经验和知识储备;体育旅游营销人才的匮乏,导致体育旅游市场难以做大,丰富的资源难以转化为具有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形成富有特点的体育旅游胜地,从而严重影响了辽宁省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
  
  三、辽宁省体育旅游开发构想
  
  (一)丰富手段,形成多重并举的产品开发体系
  1 体育项目的优势组合开发。结合辽宁省内各地的体育优势项目,实施强强联合的发展手段,推出相应的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如将大连的足球――沈阳的体操――鞍山的田径――抚顺的乒乓球――阜新的篮球等体育旅游线路进行多种组合,旅游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线路,亲自观看或参与各种体育项目,体验各个城市的体育运动的精髓,在互动交流中既愉悦了身心,也获得

一些强身健体的知识。
  2 体育旅游产品的跨省协作开发。与辽宁毗邻的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的体育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为此,加强省际间旅游部门的交流、合作、沟通是振兴辽宁体育旅游经济的又一举措。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将本省精品项目与临近省份相结合,吸引更多国际、国内游客,壮大辽宁省的体育旅游市场。如将内蒙古的草原游、吉林的冰雪游与辽宁的山海游相结合,通过旅游企业共同规划开发旅游线路,建立跨地区的联合营销模式和旅游应急合作机制,共同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产业。
  3 体育旅游同其他项目的联合开发。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品的更新与思路的拓展。加强同其他类型的旅游项目(休闲游、文化游、购物游等)的紧密结合,以达到克服产品单一和重游率低的弊端,形成复合型旅游产品,在满足体育旅游爱好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增加旅游企业的利润空间。
  (1)“体育民俗游”。辽宁民族体育项目内容丰富、民族性强,将其开发成表演性、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教育性紧密结合的旅游项目,不仅有利于加强辽宁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民族体育的继承和发展。辽宁拥有4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将朝鲜族的“荡秋千”、满族的“双飞舞”、蒙古族的“骑马”等民俗体验与体育旅游相结合,可设计出:阜新蒙古族(骑马、摔跤)――本溪满族(二魁摔跤、跳马)――锦州锡伯族(叼羊、射箭)――营口朝鲜族(双飞舞、荡秋千)等民俗体育线路,既丰富了体育旅游的内涵,又激活了旅游者的参与热情,增加了体育旅游的吸引力。
  (2)“滨海文化健身游”。辽宁拥有占全国1/8的漫长海岸线,沿海旅游景点130多处,大连、兴城、葫芦岛既是浪漫的海滨城市,也是人文旅游资源荟萃之地,拥有一批知名度高、吸引力强、观赏价值高的历史文物古迹。如兴城古城、九门口水下长城、电岩炮台等,浪漫的滨海风情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为此,在大力开发海滨游泳、帆板、滑水、沙滩排球等水上体育项目的同时,加入追忆历史的文化元素,让旅游者在历史与现代中尽情徜徉。
  (3)“温泉滑雪休闲游”。辽宁是东北三省中最南的省份,其冬季既有银装素裹的妖娆,又无刺骨的严寒,在发展冰雪旅游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东北亚滑雪场、葫芦岛龙湾海滨滑雪场、本溪平顶山滑雪场都是设施优良,雪质较好的滑雪场。而辽宁的温泉资源也非常丰富,鞍山的汤岗子温泉、兴城温泉均以水质优良,水温适宜著称,将这一冷、一热、一静、一动巧妙结合,无论从旅游项目建设还是旅游线路设计方面,都将成为辽宁冬季体育旅游市场上的主打品牌。
  
  (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旅游产品
  体育旅游产品应根据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性别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等市场细化准则,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体育供给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各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1 不同年龄阶段市场的开发。为了充分利用省内体育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应对体育旅游市场进行详细划分。重点面向中青年人,兼顾中老年人,密切关注少年儿童,开展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旅游产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可针对青少年喜欢新鲜事物,渴望接收新思想的心理特点,推出滑雪、攀岩、冲浪等探险猎奇类体育旅游产品;而对于中老年人重视健康、珍视生命的心理特点,推出打高尔夫、泡温泉、海滨疗养、湖滨垂钓、东北秧歌等健身性项目;还可利用节假日期间,针对少年儿童推出各种球类比赛、少儿健身项目以及“向奥运冠军学习,从小做起”的体育观摩教育类项目,调动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投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
  2 不同消费档次市场的开发。随着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和个性化的不断成长,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已成为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又一突出特点。如若产品的供给能满足消费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客源市场必然会进一步拓展,整个体育产业的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应秉承以中间阶层为重点,兼顾富裕阶层,密切关注低收入阶层的宗旨,让尽量多的体育旅游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
  
  (三)创新营销手段,丰富营销内容
  1 依托体育明星,打造冠军品牌。辽宁庞大的体育明星阵容为体育旅游的开展积聚了“人脉”,利用好这一资源并据此设计路线将是体育旅游开发的点睛之笔。旅游企业应定期与体育管理部门联系沟通,邀请一些现役或退役冠军,推出“与冠军面对面”的体育旅游路线,组织旅游者参观训练基地,在明星指导下参与体育活动,感受冠军风采,获得明星签名,实现同冠军明星的零距离接触。
  2 依托体育场馆。开展特色旅游。辽宁拥有18处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0多处省级基地和1000多处体育场馆,适当合理地对现有体育场馆设施进行开放,使其成为由群众欣赏为主,转变为群众参与为主的健身娱乐场所,实现体育场馆和相关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如,沈阳奥体中心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足球预选赛而一举成名,为避免奥运会后“人去楼空”的现象,利用现有场馆设施,重温奥运情怀,聘请专业教练对旅游者的活动加以指导,既满足游客好奇心和愿望,又可将体育赛事与旅游活动结合,形成观赏、参与、休闲型体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既盘活了资产,又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辽宁体育旅游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政府支持
  体育旅游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发展涉及到交通、餐饮、景区等多个产业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为此,只有政府出面协调,才能将各方利益相互兼顾,达成共识。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以及资金、人力、科技等方面完善的支持体系,为体育旅游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政府能够广聚各方人才和力量,加大对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力度,并组织相关的旅游管理部门做好市场调研和相关论证,以减少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失误现象。
  
  (二)人才支持
  作为产业融合的体育旅游其从业人员必须兼备体育、旅游两大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体育旅游管理者还应具备:掌握体育旅游管理学科和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体育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及其发展动态并具有一定科研的能力。为此,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强化旅游知识和体育知识培训,使之完全具备行业业务操作及管理能力也是体育旅游发展迫切要求之一。
  
  (三)安全保障
  由于体育旅游的参与度较高,许多项目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挑战性和危险性,构建合理的安全保障体系尤显必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交通、饭店、旅行社以及旅游景点设施进行专项检查。选择具有相应资质、证照齐全、经营信誉好、管理水平高且有体育旅游接待经验的旅游企业,依托其品牌效应和管理优势,营造规范、有序、安全的旅游环境;在旅游企业内部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对体育旅游者进行警示和安全培训,从而提高旅游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结语
  
  体育是目前世界上参与群体最大的一个产业,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12届全运会给辽宁省的体育旅游发展带来了市场机遇,抓住商机,努力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加大发展力度,让体育旅游成为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7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