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力资本反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家虎

  摘要:工业反哺农业要有针对性和重点,要实现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重点转移,着重在传统农业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培育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和能够运用新生产要素的现代农民,特别是要向能够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农村教育和农村医疗领域倾斜。实现对农业的人力资本反哺。
  关键词:反哺 要素反哺 人力资本
  
  我国工业积累和发展能力极大增强,农业部门却相对落后,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形成严重的“三农”问题。考虑到农业的日益小部门化、工业化引致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以及农业对工业长期提供资本积累的历史贡献,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应认真思考当前农业发展落后的症结所在,找到农业发展最急需和最紧迫的反哺需求,抓住工业反哺农业的牛鼻子,有效实现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
  
  一、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经济思想的简单回顾及启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其经典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在传统农业中引入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特别是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以此带动农业经济的增长。他认为,资本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物,而且应该包括作为劳动力的人。因而,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的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这样,就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其中教育更加重要。
  一直以来,我们工业反哺农业的着力点侧重于对农民的收入反哺,即通过少取和多年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而忽视了对于农业的要素反哺。其实,农业落后,主要症结在于农村的稀缺要素包括资金和高素质劳动力持续流入工业和城市。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回流效应强于扩张效应,其突出表现是:农业和农村对工业和城市贡献的是要素,而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主要还只是收入。农业和农村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哺育和贡献可以用要素“涌入”一词来概括,与此相反,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基本上还只是属于“收入滴落”效应。农业和农村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得到的反哺基本上是从工业和城市发展中“滴落”下来的收入,远远少于农业和农村对工业和城市的贡献。农业向工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支撑起中国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出口竞争力,人们称之为剩余劳动力,其实,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不等于存在剩余人才或者说剩余的人力资本。农业中的人才、人力资本没有剩余,恰恰是最缺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往往吸呐的是农业中严重缺乏的人力资本。有文化的、有能力的、强壮的劳动力首先流出,留下来的是文化低的、能力弱的、身体差的。建立在这种人力结构基础上的农业只能是弱势的。
  
  二、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转移: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转变
  
  长期以来,农村中稀缺的要素资源持续向工业和城市涌入,造成农业自身严重缺血,这是中国农业落后的根本因素。农村中稀缺的金融资源在向工业和城市净转移,逐渐形成“农村金融空洞化”的现象。农村集体土地不断通过目前的征地制度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出现所谓新的土地“剪刀差”。农村中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农民工群体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巨大贡献。可以说,农业对工业的最大贡献是生产要素的贡献,农业最需要得到的反哺是生产要素的反哺。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工业反哺农业必须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重点转移。收入反哺是输血型反哺,只能增加农民的小量收入,减缓农业和农村与工业和城市差距拉大的速度。要素反哺是造血型反哺,是从根本上增强农业自身发展的能力。工业反哺农业,要形成一种内生机制,在农业内部形成改造传统农业的能力,在农业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形成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的流动,将农业导入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三、要素反哺的重点: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
  
  在要素反哺中,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是重中之重。农村地区贫困的症结在于低收入造成的人才匮乏以及由人才匮乏所造成的低收入。打破症结的关键是建立人力资本的反哺机制,提升农村存量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回流农村。
  工业对农业的要素反哺,首先必须关注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教育和健康应该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核心内容,成为目前工业剩余输入农业的主要领域。具体来说,应考虑从免费农村义务教育和以财政支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入手来进行操作。这两个方面关系到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与农村发展的未来。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根源在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没有理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目前县乡财政困难,尤其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县乡财政条件下,是无法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是要调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上移,增加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农村教师的工资和校舍建设费用应主要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承担,县级财政主要负担相关配套费用、校舍维护费用和日常管理费用,让农村中小学有能力引进高质量的师资和具备较好的硬件设施,同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的改革步伐,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局面。
  农村中另外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此,政府应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要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逐步降低农民缴纳的资金额度,最终做到不从农民手中筹资的情况下支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可以考虑将农业直补资金转化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我国农业直接补贴由于规模比较小,是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匮乏的背景下实施的,不能够促使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增长,只能是一种短期的刺激消费的行为,因而其经济效果不明显。将农业直补资金转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既可以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也避免了直接向农户发放补贴和发动农民缴纳并逐个收取合作医疗资金的麻烦和成本。这无疑是既具可操作性,又具有针对性的反哺措施。
  
  四、结论
  
  回顾经典理论和思考现实,中国农业落后的根源在于农业中稀缺的生产要素向工业和城市的涌入,造成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的严重不足。当前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应实现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转移。在要素反哺中,人力资本反哺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本反哺,应考虑从免费农村义务教育和以财政支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手来操作。将工业反哺农业的资金和资源重点向农村教育和医疗倾斜,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只要我们的农民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就会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民。那么“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农民将会点石成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9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