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亚萍

   摘 要: 巧妙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习数学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精巧的练习设计来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设计问题; 练习设计; 综合实践;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65-01
  
   一、抓住课堂40分钟数学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教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
   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大部分数学因此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主阵地,知识是在课堂上获取的。如果学生不听讲,你的教学就失败了一半,何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每接一个新班,我总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十二个字“专心听讲、积极动脉、勇跃发言”。对于优等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是很积极的,反应灵敏,回答问题语言表达准确、完整、正确率高。对于中等生、学困生,很多学生懒于回答,不会回答,害怕回答,只喜欢当听众,我就说“谁能把别人回答的问题重复一遍”;对于这样一个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大部分学生愿意重复。只要重复对了,我就大力表扬、鼓励,慢慢的,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倾听,我每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上课每人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当然一节课上,不能每个同学回答一个问题,但每个同学为了达到要求,总是很积极的举手争取机会。久而久之,课堂气氛活跃了,给优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学困生也有了自信心,积极融入到学习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调查研究表明:“在课堂上听讲专心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成绩总是好于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所以教会孩子在课堂上倾听,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二、巧妙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1.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对于中低年级这种形式常用,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
   2.曲问:为了突出某一问题的精髓,从问题和另一侧面寻找契机发问,如在教学百分数和概念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吗?百分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吗?这两个问题一正一反即去除了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错误理解,又提示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
   3.追问:对某一问题发问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再发问,其表现形式为“为什么这样做”、“请你理解算法或算理”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底乘高除以二,追问为什么要除以二,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推导公式的过程,因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底乘高算的是平行四边形,除以二算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不仅要理解了,还要会用语言表达,对这个公式的正用反用都会灵活理解,不会出现搬石硬套的现象。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处设疑,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学生推导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学习处于亢奋状态,因为太简单了,但这节课的难点是:底和高要对应才能相乘,为了突出这一难点,在练习中设计了一个底与高不对应的题目(4,6),采用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几乎全班的答案都是4×6÷2,我突然说了一句,但你们都大部分同学上当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一语出口,犹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提示了其中奥秘,学生理解的深刻透彻,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选择突破口,要有启发生,有利于发展思维,要适当进行发散性提问,培养学生思维和灵活性、创造性。
   三、通过精巧的练习设计来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1.具有代表性的巩固练习。有了知识基础,谈得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对于一堂新授课,巩固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本堂课的教学效果,首先模拟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小学生学习能力和最初是从模仿开始的。其次是变式性练习举足轻重。因为变式性练习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第一步。再次是拓展性练(即综合性练习)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数学能力的第一步。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前20分钟是推导公式,总结公式,后20分钟通过巩固练习把公式转变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层练习设计直接告诉半径直径,求周长(3道),学生套用公式(C=2*R)就可以解决,第二层练习,一辆自行车平轮的直径是50分米,它从甲地到乙地滚动100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此练习要求学生把周长转化为生活问题,车轮滚动一圈的路程就是一个周长,甲乙两地的距离就求100个周长,此练习即是把教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又是公曲为直的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第三层练习,已知周长求直径或半径,如用一根长12.56的电线绕100个线圈,求线圈横截面的直径是多少,这就要求学生知道12.56米相当于100个线圈的周长,会把公式反应用C÷*=D,既培养学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2.对比性题练习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明晰的知识结构,对教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签别”对于学生易混淆的,易出错的知识,就要针对问题多设计一些对比性练习,在对比中去伪存真,形式正确的认识,在辩析中数学能力得到发展,如在数学概念数字中,纯循环小数与混循环小数,整除与除尽“除和除以”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分数的意义,等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相对此,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形文性练习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在数学应题教学中,很多老师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考试中也不要求学习用多种方法解答等绪多原因,在教学中教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机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被禁锢,越到高年级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越下降,学生不会动脑筋,想问题老师难教,学生厌学,开放性练习就是教师把握学生的年龄,心理及认识特点结合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条件不具备,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并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次探索,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交流、合作,进行探究,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形式,提高学生和学习能力数学素养。
   如我在教学比的应用时,我设计一道这样的题:六一班学生女生人数这比是5:4,女生有40人,男生有多少人?看似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解法不一,用分数知识解:40×4/5,40÷4/5,用比来解:40÷4×5,40×4/5+4(5+4)×5,这五种解法既把比与分数联系起来,又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即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又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四、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新教材新增加的一个板块,可以说,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和全面的数学素养。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我们全体数学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特别是年轻的数学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新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实践中摸索,摸索中总结,培养出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