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电影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萍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是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传统的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PPT(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e)模式,其在整个英语教学的定位上存在弊端。多媒体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场景的再现,大大增加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在教学中用英文电影辅助英语教学,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语言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电影; 新模式;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07-01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是教学活动各个步骤的决定者和主要的执行者,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完全是被动的听众角色。教师准备的越充分,传输的信息量越大,学生的被动性越突显,出现教师的劳动量与学生接受信息量并非成正比的尴尬的教学效果。在练习环节,学生也是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说出或写出与老师自己刚刚操练过的语言项目,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就造成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由于教师的备课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花在了语言知识的讲授上,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是大量的“语言要点”,或者是“语法核心”,而不是真正的语言交际样本,也不是真正的语言交际活动。学生脱离了语言的意义和交际需要,致使交际能力不能得到应有的训练,培养不出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的是完全规定的外语输入。其次,由于PPT课堂教学模式的授课内容和模式的“既定性”,一个直接后果是误导学生对语言本质的理解,误导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方法。学生误认为,只有掌握了语言规则,记住了语言规则就可以把这些语言规则直接应用到语言交际中。语言学习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记忆语言规则的过程。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场景再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一)多媒体电影教学的优势
   话语在发生之初,是对世界的某种理解或领会(understanding),领会与之赖以生存的具体环境存在的一种活生生的关系。话语总是要求有人聆听、有所反响,但并不停留于最直接的领会,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视野,展现完整而丰满的思想,拥有最初而持久的自我表达的精神力量。首先,多媒体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场景的再现,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大大增加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在有意义情况下依据某些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开放式学习。其次,多媒体网络交互式的教育技术为学生开启语言发生发展固有的状态提供了条件,在原始的话语欲望的驱使下,学生不仅能够建构与个人生活相关联的意义和情境,而且可能走入一扇新的门,看到一片新的风景,拥有新的生活视阈及其生命感受,让原已休眠沉睡的自我的一部分得以苏醒,焕发生机。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改变传统的以教代学的陈旧模式,强调以人为主体的同时,使得教学更为生动直观,它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二)多媒体电影的选择
   语言使用标准,语言含量大,长度适中。一部好的教学电影应该包括清晰地道的发音,贴近现实生活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用词。有些影片不适合英语课堂教学,如题材古老、地域色彩浓厚,方言、俚语、行话、黑话过多的电影或非英语国家制作的英文电影。同时选择电影时要注意影片的长度,时间过长则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最好把影片控制在90分钟以内。内容健康,联系生活。主题积极向上的影片可以陶冶情操,而充斥暴力和色情的影片则会使人误入歧途,所以教师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内容是否健康向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由易到难渐进。语言难度直接影响听说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还必须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所选择影片有难易梯度,始终伴随有一定挑战,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所学,并保持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三)设计合理的多媒体电影教学模式
   1. 课前准备。教师在电影课之前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查询、重点的确定、语言文化点的挖掘分类以及活动练习的设计。教师尽可能地准备参考资料,包括与电影有关的文字和图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影片的内容。
   2. 课堂指导。通常看懂一部影片至少需要看二至三遍。第一遍是全片通看(或称泛看),了解影片内容;第二遍分片段看(或称精看),深刻理解影片的内容及意义;第三遍再通看影片(或复看),让学生完整地欣赏影片。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能在课堂上看一遍,如果放映设施应用方便,可以将第一和第三遍在课外进行。教师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树立自信心。学生对于电影课的热情经常会被挫折感浇灭。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做好看片之前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看片习惯。看电影不是看热闹,在看影片时,要不断运用听力技巧,比如利用现有的知识图式(schema),利用语境、情景猜测语意,抓住关键词。(3)字幕的合理使用。现在大多数DVD音像制作均采用闭路字幕模式(可隐可现),可以自由选择母语或外语字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方便。研究表明,影视字幕有助于学生听力理解、快速阅读及字汇的习得,是一种宝贵资源和教学手段。
   3. 课后练习。语言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之后的语言输出训练。合适的课堂活动是整个影片教学的关键,教学活动的安排取决于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的语言水平。活动的设计应顺应教学目标,根据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学生课外自主做的练习包括跟读语音语调、熟悉语言内容、复述故事情节、听写剧本、写电影梗概、写影评、续写情节等。课内练习包括讨论有关影片内容的问题,辩论有争议的话题,针对故事情节、感兴趣的人物等的自由评说,模仿表演某个片段,配音练习,视译练习等。值得一提的是配音练习,配音是学生非常喜欢且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它要求学生充当演员的角色,把任务对白准确地记下来并模仿演员的表情、腔调说话。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或由教师指定片段,让学生提前练习。在做表演时选择将原声和英文字幕去掉。配音练习能较好地将学生的听力理解、艺术欣赏、口语训练以及才艺表演巧妙结合起来,是一种适合各种水平学生的有效口语训练手段。
   三、结束语
   总之,电影教学具有其他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符合学生学习外语的规律,丰富真实的言语活动情景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电影教学的方法多样,需要广大教师深入钻研。尽管目前普及电影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电影对于外语听说教学所展现的广阔前景,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其潜力,为英语教学带来活力。
   参考文献:
   [1] 韩梅,吕茂丽.展现电影之魅力 激发英语之情趣――校定公选课《英文电影听说与鉴赏》评析[J].文教资料,2006(8).
   [2] 李月林.英语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2).
   [3] 周慧英.原版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6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