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向利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及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仍很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遏制,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建立生态文明保障机制,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低碳社会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敬畏和被动“服从”。在农业文明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在改变自然。进入近代以后,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由“利用”改变为“征服”。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也是人类发展理念、道路、模式的升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①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生态文明建设得到重视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0年,我国环保投入占同期GDP的1.0%,“十五”环保投资同期GDP的比例为1.19%,“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将达到1530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通过不断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基本格局。②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军队环境法规和规章10余件,国家环保标准800余项,批准和签署多边国际环境条约512项,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③通过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提高,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稳步推进,生态文明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二)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峻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我国人均资源紧张,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9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对保护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够,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保护举措。我国30%以上的天然湿地仍然面临被开垦和改造的威胁,26%的天然湿地面临着污染的威胁。④天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下降。二是经济模式转型的压力。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影响,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具有低碳标志、绿色因子的优势产业较少,能源、资源与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矛盾加剧。在加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重要矿产、能源、水、土地等基本经济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四是生态建设实际需求与投入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在生态建设上历史欠账较多,大型生态工程因资金问题而难以尽快开展,加之生态项目建设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眼前收益较小等原因,导致部分单位和企业在生态建设上不愿投资,同时资金不足也影响了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五是生态建设进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覆盖并完成治理的地区,生态建设的成效显著。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还远远达不到需要的水平。六是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还需要不断加强。生态价值观、道德观、政绩观、消费观等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以形成。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我国部分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州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提出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安徽合肥建设 “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深圳龙岗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宁夏全面启动“六个百万亩”生态防护工程,江苏淮安、贵州贵阳、湖北随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海南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湖北武汉创新投入机制,等等。这些思路、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一)确立生态优先理念
  “生态优先”指在制定法律法规、编制发展规划、做出发展决策、调整经济结构、利用能源资源、新上投资项目、建设公共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考核发展政绩时,优先考虑生态因素。海南省坚持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深圳龙岗区以生态优先原则作为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之一,树立“生态就是比较优势,绿色就是发展资源”的理念,出台了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广州市按照“科学发展、环境优先”的思路,提出了建设“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的生态型城市目标,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构筑起以森林为主体的高效、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江苏淮安围绕“城市园林化、农村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单位花园化”的目标,着力美化环境,为城乡“增绿”。河北省廊坊市坚持不懈地实施“蓝天、碧水、净土、绿色、宁静”环保工程。
  上述地区在处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问题上,优先考虑生态建设,依据生态目标安排产业方向及生态工程,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注重节能减排,注重提高生态综合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制定生态发展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盘综合考虑,依据科学规划,结合中长期目标,分步实施,合理推进。近年来,广州市陆续编制了《广州市生态城市规划纲要》、《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15个生态建设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实现林业绿化山上山下统筹、农村城市并举、平原沿海兼顾的战略性转变,形成覆盖城乡,网络化、立体化、群落化的生态系统。贵州贵阳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⑤杭州余杭出台了生态区建设规划,将西部、中部、东部分别规划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安徽合肥在建设 “现代化滨湖大城市”过程中,规划与建绿同步进行,努力实现由国家园林城市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跨越。辽宁清原从生态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考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体现了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前瞻性,既有宏观的指导方针,又有微观的分项规划。规划中体现城乡一体化方针,注重改善生态基础设施。同时合理安排了配套工程,工程和规划紧密结合。
  (三)创新生态投入机制
  生态环境的优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各省区都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力图在省域或城市竞争中争取主动。海南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了“海南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本着保护者受益,破坏者和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对生态补偿范围、补偿对象以及补偿管理做了明确细分。辽宁省安排专项资金对东部山区16个县(市)进行生态补偿。湖北省武汉市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方针。贵州贵阳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借、用、还”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投融资主体。广州市鼓励各区、县级市根据各自实际配套补偿资金,增加林农收入,切实提高林农建设好生态公益林、保护好城乡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安排配套资金、实行分级投入、实施生态补偿的方式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方针,进一步开拓了投入格局;灵活多用的“借、用、还”投融资机制盘活了生态建设资金。
  (四))精心呵护生态资源
  气候变暖、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良好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为地球之肾,它们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我国,植树造林、保护湿地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郑州市通过实施“森林进城”,建设现代化的森林生态城市。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林业系统全面启动“六个百万亩”生态防护工程建设。兰州市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南北两山绿化、黄河风情线绿化美化、三北四期等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大为改善。银川市把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放到湿地保护和建设上,制定并实施了《银川市湖泊湿地保护办法》,提出建设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塞上湖城”的生态建设构想,全面启动保护和利用鸣翠湖等七大湖泊湿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鸣翠湖已成为银川市东部一处拥有十大景区、年接待数万游客的国家湿地公园。⑥
  森林具有消除噪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大多省区都把植树造林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保护湿地资源要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防止造成水域、土地资源的浪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论证是保护湿地资源的关键。
  (五)全面发展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江西省婺源县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全力打造生态环境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木竹精深加工业和以经济林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山西省夏县围绕生态经济园林县的目标,树立“绿色就是经济、生态就是效益”的理念,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建设绿色家园的经济支撑问题。广州市因地制宜种植荔枝、龙眼、橄榄等经济林,大力发展绿化苗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江西积极建设“环鄱阳湖经济生态试验区”。兰州市安宁区以山水景观为载体,以空间优化为基础,在城市开发与生态建设上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资源、农业品牌为依托,以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助推经济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增强了生态的经济功能。
  “以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助推经济发展”的模式,迈出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步伐,值得借鉴推广。
  (六)积极开发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具有与一般旅游业不同的生态属性,是为人们提供观光、游憩、休养、了解和体验生活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湖北随州着力打造尚市桃花、万和兰花、洛阳银杏、三里岗香菇、大洪山茶叶、“五朵金花乡村游”等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广州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培育“流溪香雪”、“石门红叶”和“白水仙瀑”等知名旅游品牌,打造精品森林生态旅游线路,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乡村游。江西省的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已经开发出候鸟观赏、草洲沙滩娱乐、湖区科考、渔俗风貌、古镇风貌、生态摄影等多种旅游项目。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挖掘开发特色生态资源,整合生态资源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延长生态产业链条。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景观系统、社会系统、基础设施系统、旅游服务设施系统、经营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整个风景名胜区达到区域生态平衡并促进生态系统中各因素协调有序发展。尤其对于风景名胜区中那些脆弱的、不可替代的、很难修复的生态资源,更要慎重开发或暂缓开发,维持生态原貌。
  
  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
  
  (一)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改革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评估环境容量,形成政府许可与市场竞争的有机机制。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立生态产权界定、配置、流转、保护的现代企业制度。采用行政、法律、税收等手段,加强对生态资源价格的调控,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提高环境容量(自净能力等)。对资源能源实行动态监管和实时控制,提高科技手段的监控能力。完善排污权转让、生态银行、生态补偿等制度。建立环保产业进入和落后产业退出机制,严格引进项目的环保节能标准。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制定污水、垃圾处理等建设用地、用电等政策扶持。营造和支持生态科技创新的氛围,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探索环保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新路子。鼓励社会资本、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投入与生态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健全生态专项资金审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公共性、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制定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建立目标责任合理分解、动态监管、危机管理、目标考核、评优评先、行政问责等制度。建立综合考虑环境污染价值损失、生态环境成本、不可再生资源损耗价值等的绿色GDP考核体系。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生态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重大生态规划、项目建设等要适时召开听证会、新闻发布会,接受社会监督。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稳定的执法队伍是生态文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海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生态科技等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功能与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制定法律法规。完善投资保障、技术支持、行业和产品标准等法律制度。鼓励、支持生态公益诉讼。培养懂生态、懂法律的执法人才,建立一支环保意识强、执法责任心强的执法队伍。制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规范及实施细则。加快建立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生态旅游标准、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等。
  (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应在全社会积极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提高生态文化认同感,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普及生态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责任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政绩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生态文化产业,开发生态文化产品,提高生态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提升建筑、景观、古迹、艺术品等的生态文化功能。投资兴建生态主题公园、生态雕塑等设施,让生态文化同生态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注 释:
  ①国纪平.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N].人民日报,2007-12-07.
  ②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摘要)[N].人民日报,2008-01-22 .
  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成长报告•生态环境篇[N].光明日报,2008-12-18.
  ④郑北鹰.湿地的呼喊[N].光民日报,2009-02-04 .
  ⑤李军.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N].经济日报,2008-05-12.
  ⑥相关链接[N].经济日报,2008-02-18.
  
  参考文献:
  [1] 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建设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J].求是,2008,(4).
  [3]贾治邦.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N].人民日报,2008-02-27.
  [4]刘惠兰,邓海平. 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广州[N].经济日报,2008-02-27.
  [5]王晓樱,魏月衡.海南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N].光明日报,2008-08-24.
  (作者单位:中共兰州市委讲师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7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