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人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阿仑
他花了两年时间才获得政府对河仁基金会的批准,基金会将彻底不姓“曹”,彻底不受福耀管控,它属于“全民所有”。
曹德旺这个人爱说狠话,5月初在北京昆仑饭店交流中,他对我说,他花了两年时间克服无数困难才获得了政府对慈善基金会――河仁基金会的批准,基金会将彻底不姓“曹”,也彻底不受福耀管控,它属于“全民所有”,“如果国家有一天还是看不明白它,把它收归国库了,我也没意见。”他说。
河仁基金会的主体,是曹德旺捐出的属于他家族持有的福耀58.5%股权,当前市值约40亿元人民币。
去年,河仁基金会申请批准受阻的日子里,曹德旺将自己持有的福耀股份套现了一部分,得金10亿元,全部拿来做慈善。是他的诚心和做慈善的信念感动了有关方面,最终有人帮他游说,使他终于在有了挂靠后拿到一纸批文。
这个30年前涉足汽车玻璃产业并打造出一个数百亿元价值产业帝国的福建商人,尽管头顶着“汽车玻璃大王”的称号,并以70%的市场占有份额成为中国汽车玻璃产业老大,在全球也坐三望二,但他的个人知名度始终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圈子。近年来随着其生猛的慈善手笔,并且怪招频发,他作为一个慈善家名声大噪。
这很容易让不了解他的人误解他的动机,认为他想通过慈善事业搏出位,创造个人名声。但实际上,现年65岁的曹德旺却堪称一名怪杰,信仰佛教的他从骨子里把名利看得较淡,但佛教理念最终又使得他对社会宣讲他的慈善:在做财施的同时,他通过宣讲自己的理念和思路,来完成法施,即将方法告诉别人,以帮助他人取得精进。
曹德旺曾经因为贫穷而疯狂寻找聚财机会。他早年因为生活困窘,初一没读完就开始讨生活,读书情结只好在讨生活之余继续保持:四五十年中,他无论多忙,每天必抽两个小时读书看报。他的成功也是他将社会的“无字书”和纸上的“有字书”紧密结合的产物。在老板当中,他出口成章,学识过人,具有商人的敏锐眼光和灵活头脑,同时也具有知识分子的那一丝傲气,甚至有时因个性倔强而显得不太合群。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汽车玻璃这个机会之前,他的创业行为一直属于小打小闹,小有所成。1985年一次旅行中,他因差点打碎所乘坐的日本进口轿车的窗户玻璃而遭到司机大骂,并吃惊得知:由日本进口一块汽车玻璃当时竟然需花数千元钱。他是一位迅速抓住机会出击的人。调研、寻找技术合作、建生产线,均快速完成。仅一年后,他生产的汽车玻璃便走下生产线,进入汽车维修市场。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御风而行。国家扶植汽车零部件国产化,他生产的汽车玻璃订单滚滚而来。一方面扩大生产,一方面钻研更新技术,借助资本市场,并且凭着好学精神,他不断将国际先进企业运营经验移植过来,并同时考虑国内和国际市场……金钱潮水般涌来,他不仅富有了,而且巨富,无须再像年轻时代为了起码的生活条件而担心。
曹德旺人生的U型转弯便是将赚进来的钱又大把地花出去。他的慈善举动其实早在他创业之初即已存在,这源于他对佛教的信仰,寻求感恩、福报、积功德,但突飞猛进地放弃数十年中创下的大部分财富,则在近年。
什么因素促成这么大的转变?一是年过花甲,看事情的眼光发生了变化,高速转动了一辈子的机器突然想不再那么转动了,转而尝试新的可能。二是在新时代长大且皆有海外留学生活经历的儿女们不想接盘继续干制造业,企业可以走向公众化管理,而数十年中创下的财富既然富二代不愿接手继续做大,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们进入社会,服务于公众利益。
“放下,就是幸福。”曹德旺尽管住着一套超级豪华的住宅,但他对佛教的空性却充满领悟。如今,他的人生乐趣建立在放下的理念以及怎么样建立一套放下的最佳方法上。
曹德旺穷过,然后借助智慧和机会发达了,但他设想的并不是将财富全部转移到下一代,或下下代,直至子孙万代,而是深刻体验放下的乐趣和魅力,使自己的人生实现一个圆满的轮回。在很多人利用二三十年时间聚集起巨额财富的时代里,曹德旺成为一个观念和行动的领先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3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