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现代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立足于当今经济现状,浅析了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商业银行坎坷的发展史,然后针对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整体态势以及中国逐渐放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给予国民待遇的大背景,浅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政企不分,不良信贷资产比例大等暴露出来的问题,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借鉴外国相关经验,提出了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旨在探索一条适合于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股份制;风险防范;激励约束机制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改革与发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兴衰牵一发而动全身。银行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相对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更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产权制度多样,市场参与者众多的银行市场体系。商业银行整体的竞争力和业务规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步喜人。但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全球化浪潮来临的当下,我国商业银行与外国商业银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亟待改革。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创新之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十分重要。面对逐步开放的中国市场,商业银行只有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分一杯羹,才能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一、中国商业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银行雏形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的钱庄和票号。鸦片战争后,国门被强行打开,外商银行凭借特权进入我国获取巨额利润。同时也激起了中国人办自己的银行,抵抗外国经济侵略的决心。1897年5月27日,官商合办的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开始营业。民国时期,统治旧中国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为主体,包括省、市、县银行及官商合办银行在内的金融体系。然而由于政治局势动荡,战事频繁,农村贫困,工业落后以及外资银行特权排挤等问题,银行业发展艰难,并且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并未起到应有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12月1日,上海成立了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至此基本完成了中国私营金融业的全行业改造,同时也正式宣告了近代中国华资商业银行历史的终结。在1979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由人民银行统揽一切金融业务的金融体制,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又办理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很明显,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它有利于保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的实施,但是由于这种银行体制排斥了价值管理和经济手段的应用,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自由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心,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金融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各大银行纷纷成立: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专门管理全国的外汇业务;中国农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手中接过了全部农村金融业务;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也纷纷开展自身业务。形成了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四大银行组成的专业银行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批新型的商业银行开始建立――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区性商业银行。这些新型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它们吸取国际上各大银行的先进经验,开展新体制、新机制、新业务,得到了金融业的飞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银行进行以股份制改革为中心的改革创新阶段。而随着我国对外资银行打开大门,面对相对成熟的外资银行,我国的银行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银行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问题分析
1.急需进行股份制改革,改变政企不分现状
依照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制度模式上应采用的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是一元化的,其单一出资者为国家。然而以国家为股东难免会让银行带有政治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暴露出诸多弊端,诸如:将银行与行政机关同等看待,以区域设立而并不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来衡量;在人才选拔中,会有政治要求,导致一部分优秀人才因为政治原因不能被任用,使之跳槽到本来就占据优势的外资银行或民办银行,造成人才流失;仍然按照政府行政科层系列,对各层领导设置严格的行政级别,并授予行政,使得官职银行人员具有官本位思想,努力工作的动力来自于追求更高的行政职务而非经济利益,蒙蔽了银行的本质,并且使得员工无条件服从上级指令,以至对错误的指令难以有效抵制,导致决策失误和金融资源配置低效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银行遍布全国,规模过大,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机构过多,经营单位反而太少,效率低下;而由于不具有法人资格,银行层层有责任,却层层不负责;规模不经济。规模无效益等。
2.国有银行资产的不良信贷问题
截至2005年6月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1.28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8.71%。其中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1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10.12%。
那么形成如此多不良资产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从政府方面看,政府管得过多,过死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地方政府利用对银行的监管权,从自身利益出发,干预银行活动,导致风险贷款增加;其次,从企业方面看,很多企业自身定位不准确,急于求大,求成,盲目进行生产扩张,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以至于市场一旦有所波动,企业便面临无法还贷的局面。甚至于有些企业把银行的钱看成是政府的钱,有意悬空银行的贷款本息;再次,从银行方面看,有些银行自身的依法信贷意识也不强,贷款担保不规范,重复抵押,无效抵押大量存在,为不良信贷的产生大开方便之门;最后,从市场方面看,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并没有相应的经验来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市场机制不健全,法律不够完善,政策不够合理,竞争无序,都会增加发展的风险,增加银行的呆账和坏账。
除以上的问题外,银行还存在诸如激励机制扭曲,资本充足率低,盈利水平低,市场化不足,治理结构缺乏相互制衡,委托――代理机制形同虚设,导致对管理层监督机制弱化等一系列问题。
三、商业银行改革的对策
1.积极推进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
首先,通过股份制改造,在不改变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引入大量外国资本,有利于扩大国有金融资本对社会资本所支配的数量和范围,使资本社会化、收益社会化、风险社会化和监督社会化,能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从而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同时能学习外商先进的管理机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例如建设银行引入的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将从根本上改变该行原有的较为落后的管理体系.使其在体制上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多元化的主体,也有利于理顺政府与银行间的关系,防止政府对银行管的过多,过死,影响银行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其次,让优秀的企业参股,有利于以产权为纽带实现产融结合,协调银企关系;最后,由公民参股不仅能实现私人资本社会化,而且有利于产权的分散和产权边界的清晰,从而强化所有权的约束力,积极、稳妥地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上市。
2.建立和健全风险防范体系
现代银行存在着诸多风险,包括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国有银行资产的不良信贷问题便是未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后果。应该说,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体制没有完全的转变下,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是体制风险和管理风险。体制风险是由于银行不能根据市场需要,按照市场化进行操作而形成的风险;管理风险则是由于没有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而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所形成。当下,信用风险为最主要风险,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是非常大的。由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市场经济信用体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内外部风险。因此,银行要加强信贷的评审,决策机制。贷款发放后,要加强监控,预警机制以及完善信贷风险的转移,补偿机制。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
3.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报酬制度,既不能激励优秀的员工,又不能让员工的权利与义务相匹配。因此,相应促进银行的发展,建立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刻不容缓。
首先,对于政企不分的现象,可按照经济区域划分设置分支机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同行政区的设置是一致的。既有一级政府,相应设置一级金融机构,这种设置使得银行不可避免的受到政府的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影响,不利于银行职能的发挥。而按照政府行政科层系列,对各层领导设置严格的行政级别,并授予行政,更会让银行人员产生官本位的思想,而将经济利益放于次要位置。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按经济区域而非政治区域划分设置金融机构。其次,完善法人授权授信制度。结合现状,可对国有商业银行管理者实行股票期权制,对员工实行与效益挂钩的年薪制。多劳多得,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结论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金融市场,面对强有力的外资银行,中国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体制改革与创新,使之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经济相适应,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当今社会,适者生存。
参考文献:
[1]杜洪海.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D].2004.
[2]钱艳菊.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与服务方式的转变[J].科技创新导报,2008(23).
[3]肖梅.不良信贷资产形成因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J].西安金融,2001(9).
[4]于红梅.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成因、处置方式及其创新分析[D].2005.
[5]Goldsmith.1969: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1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