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沥青在新疆地区道路工程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炳硕 陆景鹏 郏晓文 王天文 谢琳 李林萍
摘要:本文讲述了新疆地区沥青路面存在的病害及其成因。针对病害成因,提出掺和岩沥青作为改性剂对路面材料进行改善的措施。同时,对岩沥青的特点及岩沥青在国内道路工程的应用实例加以详细介绍。说明岩沥青在新疆地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病害;岩沥清;路面性能
引言
位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新疆具有干燥、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日照丰富的气候特点。然而气候特点是破坏路面结构的重要因素。新疆地区沥青路面存在着以下病害:翻浆,裂缝(龟裂和网裂),泛油,沉陷,剥落,车辙,坑槽等现象。翻浆:路面、路基湿软出现弹簧、破裂、冒泥现象。龟裂:裂缝3mm以上,且多数缝距10cm以内,面积在1m2以上的块状不规则裂缝。网裂:裂缝1mm以上或缝距40cm以下,面积在1m2以上的网状裂缝。泛油:高温季节沥青被挤出,表面形成薄油层,行车出现轮迹。沉陷:路面、路基有竖向变形、路面下凹,深度3cm以上。剥落: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m2以上。车辙: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数量按实有长度乘以变形部分的平均宽度。坑槽: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m2以上。
以上病害均与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有直接的关系,而岩沥青含氮、软化点高,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坏能力,同时改善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使路面更稳定而耐久。由于岩沥青能够有效地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抗剥落和抗水损坏性能,有必要在新疆开展岩沥青的研究和应用。
1、岩沥青的特点
1.1 岩沥青:岩沥青是石油在岩石夹缝经过长达亿万年的沉积、变化,在热、压力、氧化、触媒、细菌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沥青类物质。从天然岩沥青的形成看,天然岩沥青本身属于沥青基属,含有多种能促进石油沥青中的活性基团(羧基、羰基、醛、萘等)交联聚合的有机链,使得掺入该天然岩沥青的石油沥青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网状结构(节点和强度)得以改善,增强了沥青内聚力及抗拉断力。
1.2 天然沥青的路用性能:由于天然沥青常年与自然环境共存,性质特别稳定,且通常具有非常优良的路用性能。天然沥青不直接作为一种沥青使用,而是作为人工炼制沥青的改性剂少量掺配使用,形成改性沥青,使之优良的技术性能达到最大的发挥。大量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使用天然改性沥青铺筑的沥青路面,具有高使用寿命、高稳定性、高抗水损与很强的耐微生物侵蚀的能力、高的摩擦系数、很高的抗疲劳强度,显著改善和提高沥青路面性能。通常,岩沥青具有以下路用性能:
(1)天然沥青软化点高,用其改性可以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岩沥青自身的软化点非常高,一般在160~175℃,故利用其制造的改性沥青软化点也非常高,其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高温稳定性,能明显地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2)天然沥青含氮量高,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抗水损坏能力:天然沥青中,氮元素以官能团形式存在,这种形式使天然沥青具有很强的浸润性和对自由氧化基的高抵抗性,其他元素的官能团及侧链的存在也共同发育了上述特征。具体表现就是沥青粘度增大,抗氧化性增强,特别是与集料的粘附性及抗剥离性得到明显改善。与有机胺类抗剥落性剂相比,其抗水损坏能力更稳定而耐久。
(3)天然岩沥青抗老化能力强,耐候性好,沥青路面更耐久:由于天然沥青常年与自然环境共存,性质特别稳定。天然沥青抗微生物侵蚀作用很强,这是因为它在形成的千百万年过程中,能被侵蚀的都已被侵蚀完了,而且天然沥青有在自由表面形成致密光亮的保护膜的特点,这使沥青的自由表面十分光亮,形成了一个天然沥青富集保护层,保护了里层的沥青不被侵蚀。天然岩沥青的高含氮量,使改良后的沥青粘度更好,也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这些品质将会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减缓沥青老化速度,从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4)天然沥青不含蜡,可以改善高含蜡量沥青的品质:天然沥青在原油状态下并非不含蜡,只是在地壳中长期与各种条件作用,使蜡含量急剧降低,并转化成其他形式存在。当它加入到普通沥青中,会把这种特性在重组中一定程度遗传给基础沥青,进而降低石蜡在沥青中的危害。
(5)岩沥青改性沥青制造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天然岩沥青是不流动的颗粒状材料,储存时不会结块,易于加工。制造岩沥青改性沥青施工工艺非常简单,不需新增设备,与SBS改性沥青相比,通常不需要大型的改造设备,从而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6)由天然沥青改性得到的沥青性质更稳定:与SBS等人工改性沥青相比,天然岩沥青是石油基的固体,具有与沥青相近的化学结构,与沥青的相容性非常好,与路用沥青极易相容共存。混合以后,形成天然沥青与沥青的紧密分子,这种分子既有天然岩沥青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也保留了沥青的韧性。
2、岩沥青应用的工程实例
2.1 京福高速公路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维修:2005年6月,京福高速公路济南至泰安段K133-K136大上坡路段修筑了青川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试验路段,并进行了长期观测,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2006年,京福高速济南至枣庄段路面约380m2的维修工程,新建项目菏泽至关庄高速公路约160万m2路面也应用青川岩沥青进行了铺设。
京福高速公路试验维修路段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的路段,这些路段夏天持续高温、交通量大、重载车辆较多、连续大上坡,非常易产生车辙破坏。该路段从竣工通车至今,在近6年的时间里,进行过两次大的维修。维修中,使用SBS改性沥青和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等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效果对比,发现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抗高温、抗车辙能力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
京福高速公路泰安一济南段全长57.8km,双向六车道,是国道主干线京福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在山东境内的重合段,设计轴次为20.13×105轴次。泰济南段1999年10月建成通车,是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量最大的路段,日交通量40000辆,且重载车辆比例高达51%。泰济南段线型为山岭重丘区,路线坡度较大、坡长较长。此段路面原结构层设计厚度为77cm,上面层按照SUPERPAVE方法进行设计,为4cm Ak-16AB,中面层为5cm AC-20I,下面层为6cm AC-30I,基层为2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4cm石灰土。
通车后,泰济南段许多上坡路段出现严重的高温车辙变形,尤其是济南境内K132+900-K138+710大上坡路段车辙较为严重。2002年至2005年,针对该路段出现的车辙病害,对其进行了两次大的维修。
采用SMA沥青混合料进行处理路面病害:
京福高速公路通车后,随着重载车辆的急剧增加,济南境内大上坡路段路面出现了严重车辙。据调查,到2002年7月份(通车不足2年的时间),该路段路面平均车辙深度达到32mm,整个沥青面层发生变形,K134+000-K134+650和K135+180-K136+220两处严重路段,车辙深度达到50mm以上,部分位置最大车辙深度达到71mm,且推拥、波浪现象严重。
从病害调查结果来看,尽管本路段沥青混凝土三层都采用了AH-70重交通道路沥青,没有采用改性沥青,但在重载交通作用下,表面层的流动变形并不大,变形最严重的是发生在下面层。级配试验表明,下面层混合料重粗集料已经很少,且粗集料在同一断面上出现横向蠕动等情况。经各层混合料抽提筛分及孔隙率测定,三层的孔隙率已小于原结构层设计空隙率。为了对本路段车辙进行彻底维修,原沥青混凝土面层全部铣刨,三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全部采用SMA沥青混合料,其路面结构设计为:4cm厚AK-16AB上面层、5cm厚SMA-19中面层、6cm厚SMA-19下面层,各层沥青均采用青岛埃尔夫SBS改性沥青。
本次维修中使用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这种混合料的特点是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用量多、细集料少,骨架结构紧密,克服了以前普通沥青路面耐久性差的缺点,提高了此段路面抗高温车辙的能力,延缓了路面车辙、推拥等病害的形成。
采用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处理路面:
在应用SMA混合料处理路面车辙的当年,山东出现连续高温天气,修补过的路面又很快出现了车辙病害。通过追踪观测,到2005年6月,此路段平均车辙深度为22mm,K135+500-K135+900路段最大车辙深度为60mm。在上坡路段,尤其是接近坡顶近1km长度上,车辙病害相当严重。运行期间内,有些车辙深度在40mm~50mm之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60mm左右的车辙,路面局部还出现了严重推移、波浪现象。通过钻取芯样观察发现,沥青混合料路面出现车辙变形主要集中于中下面层。弯沉检测发现,由于面层出现病害,路面强度也随之降低,基层也产生松散、沉陷、纵向裂缝等严重病害。
基于此种情况,在山东省交通科研所研究岩沥青改性性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岩沥青软化点高、耐高温性能强、抵抗变形能力优、高温稳定性稳定的特点,决定采用青川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处理该路段。采取的维修方案是:基层产生病害路段,全部铣刨,采用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代替原半刚性基层;完整基层路段保留原有半刚性基层;三层沥青混合料路面全部采用岩沥青改性沥青,其中岩沥青改性剂添加量为7%,基质沥青为加德士一70#A级沥青,沥青混合料结构设计为SUPERPAVE设计。维修路段从坡脚K133处西侧南行段开始,一直到接近坡顶K136+150处。与此同时,在东侧北行方向K137-K136缓坡段,也修筑了岩沥青实验路段。为了与聚合物类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其他路段结构形式不变,沥青种类为SBS改性沥青。此次维修时间选在2005年6月初,由于该路段交通量大,无法继续封闭交通,铺筑完成后马上开放交通。
经过2005年夏季与冬季连续运行后,对维修的路段进行了严密的跟踪观测。2005年12月份和2006年3月份,分别进行了两次现场观测,目前该工作仍在继续进行。在观测过程中,发现,岩沥青改性沥青路段与SBS改性沥青路段相比,路面均出现变形,尤其在坡顶阶段。在岩沥青与SBS沥青接头处,车辙深度出现明显变化,弯沉检测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这说明路面结构强度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取芯观察发现,采用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路段,沥青混合料路面变形主要出现于上面层。相应观测数据见下表。
从以上检测数据看,虽然天然岩沥青使用在最不利路段,但其表现出了较强抗车辙的能力,说明其在高温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是优于SBS改性沥青。
2.2 四川青川岩沥青107国道:2001年四川青川岩沥青(CEI)在107国道河北境内的K326+200~K328+200铺筑了2km的对比段。经过两年多的使用,据报道路面使用情况良好。
此后在丹拉高速公路河北段及四川省广元市市政道路上均采用了CEI天然岩沥青铺筑试验路段,2005年山东荷馆高速在下面层使用青川岩沥青CEI改性。2007年四川乐宜高速三面层使用青川岩沥青改性。
2.3 新疆万艾公路:2003年在新疆万艾公路使用新疆岩沥青改性,经过四年连续观测,使用状况良好。2006年在四川S107川藏路使用新疆岩沥青上面层改性,经过一个观测期,没有出现车辙和裂缝,使用状况良好。2006年10月在重庆万开高速中下面层使用新疆岩沥青改性,经过一个冬季观测,没有发现出现裂缝。
3、结语
经过对国内一些应用岩沥青的道路工程成功经验的分析,总结出了岩沥青改性沥青具有以下优点:
(1)掺加岩沥青后,沥青混凝土马歇尔稳定度提高,流值减小,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各项指标均有大幅提高。
(2)岩沥青改性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无需增加任何设备可直接添加投放。拌和、碾压温度应提高10~15℃,其他施工工艺不变。
(3)岩沥青改性成本比同类产品较低,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目前,岩沥青在新疆地区的应用实例很少。并且,普通沥青路面在新疆地区出现的病害非常多,很需要更优质的改性沥青提高沥青的路面性能,减少沥青道路病害。基于岩沥青能显著地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抗剥落和抗水损坏性能,新疆地区道路应当积极采用岩沥青改性沥青,铺设试验路段,证明其在本地区的可行性,并加以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2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