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迁下的时尚产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度
关于产业形态的理论前沿
比较可见,创意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均基本上属于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对比较重叠,但前者是关于与生产配套的部分的内容,而后者则有独立的服务业,如商业服务、健康服务、休闲服务等诸多本就是独立服务业的内容。现在已经有学者提出,传统意义上z+产业的划分已不能满足人们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需要。
2003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重新划分的三次产业范围如下: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自生产性服务业提出后,服务业与工业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甚至农产品的技术研发、产中服务与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容也模糊了农业与服务业的界限。而创意产业概念对价值的凸显理念出现后,三产之间进一步模糊。于是,学术界试图提出新的产业层次概念,如第零产业和第四产业理论。把维持或改善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建设行为的环境建设产业称为第零产业,把是减少废物排放的废物再资源化行为的废物再资源化产业称为第四产业。不过,基于经济形态与全球性的可比性等要求,新的产业分类或许需要全世界一起探索后的统一化。本文暂且搁下争论,依然立足于上海地方政府的政策与现实进行对发展时尚产业的佐证。
时尚产业与新产业概念
现在看来,上海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再次走在前面,因为这些产业形态概念不但提出了,也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出台。那么,我们现在讨论时尚产业课题,就可以将这些新产业概念及其上海地方政策作应用性分析。
如果把这条时尚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那么,我们可以参照宏基创始人施振荣的微笑曲线进行简要分析。处于上端的纤维产业则属于整个产业的最前端。由于这些部门具有高知识、高技术、大规模资本投入等特征,故目前这些价值被国际巨头们所享有,如日本东丽、美国杜邦与陶氏、德国巴斯夫、奥地利兰精、韩国晓星等。故其纤维制造属于先进制造业,流通也基本上由这些跨国公司自己的渠道所把控。不过,中国也已经有诸多尝试与项目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一直对高性能纤维有全面研究与阐述。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也有芳砜纶等业务。
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为整个产业的中端。是微笑曲线中价值最低的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容易被替代的经济部门。但其中还有面料与成品的设计开发部门,这可划人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意产业。而其中的商贸流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内容。其中不把面料作为半成品,是因为纺织品还有家用纺织品与产业用纺织品两大可以直接作为终端产品的部门。
最下端、即图一第二条虚线下端的部门则可分别划归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且其中有诸多创意产业内容。“租赁和商务服务”的概念参照的是国家统计局的表述。时尚文化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并综合了教育业。
纵向椭圆中的内容表示这些业态同时存在于前端、中端与后端。大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容。紫色阴影部分为本文所定义的狭义时尚产业。
上海的新形态产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前期的探索所获得的经验与成果,上海陆续出台了诸多新产业政策。
2005年2月23日,上海市首先推出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并在2005年11月30日,继续推出《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意见》o而在创意产业方面,2008年6月13日,市经委、市委宣传部出台了《上海市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跟着2008年6月17日,上海市经委又推出《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而实质的认定工作早就展开了。
还有就是上述已提及的2008年9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市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08)》。
2008年10月21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规划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联合又出台了推进本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而根据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2009年2月23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
现在看来,部分时尚产业运营项目得到了以上这些政策的支持。尤其是纺控成了最大赢家,因为其很多留存厂房物业在不变工业性质的情况下摇身一变成了商业运营的创意园区,“每年4个多亿的利润”,一内部人士如是说。但上述的政策支持对于时尚产业来说显得零散、局部化、未从产业实际出发。而《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08)》把“时尚产业”纳入“生产性服务业”项,或许未尝不可。但也仅仅把时尚产业中的部分领域等同化,或者说突出化了。所以第一个问题即是我们纵向的产业政策应该如何与横向的产业概念进行融合或者协同。如发展时尚产业应该借鉴于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抑或是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措施?
现在,上海力推时尚产业概念还带来其他诸多新的课题。
第二个问题,是否需要在不同门类的产品线中确定一种主导产业。比如箱包皮具、化妆品、首饰、手机、汽车等跟随时装业的流行步伐,则时装业更具主导地位。那么,是否可以先为时装业制定产业政策试点,然后推及其他相关时尚产业?
第三,上海能否单独为纵向化的大时尚产业制定产业振兴政策?国家纺织业振兴政策对于上海来说显然已不完全相关了,上海要发展的是更高端的、更具地方特色的时尚产业部门。
政策的盲点与出路
回首这些转型与调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最大的特点无疑是完全关注于作为国资部分的产业。而且很多时候都集中在工业范畴内。而无论是服饰中心、还是纺控“科技与时尚”中的时尚内容等均尚未形成足够充分的认识,更妄论于发展路径了。也正因为缺乏足够的产业认识,所以服饰中心在产业运营时往往只能临时求助于项目资金的支援。盲点
第一个盲点是内部结构上的,即忽略时尚产业的商贸流通部门。由于1980年代以前的不开放以及承担国家财政贡献重任、1990年代以来又一直处于纺织产业大调整中,所以,上海一直陷入发展或调整大工业的窠臼中。这就导致延续至今的七浦路服装市场低层次运作、上游的面辅料市场空缺等严重问题。也让上海少了一大块经济价值。而这足以让多年来徘徊不前的服务
业实现对工业的全面超越,而不至于近年来二产与三产比例的拉不开局面。
第二个盲点是体制上的。那就是太过于关心大型国资部门与外资企业,而从未真正为本土民营经济考虑。
第三个盲点则来自于经营层次上的。不论是内、外贸,其运营层次均较低。政府也未能深入研究全世界的产业与贸易形势,从而指导一般贸易公司走向现代化的供应链建设与管理,从而实现融入、乃至于主导全球商业价值链。
政府的悖论
我参与了一位主管副区长对时尚产业的调研座谈会。席间其一句话让人侧目:关键是起什么作用,政府出钱不是问题。
当然,短期内政府出钱出政策的确见效明显。但如果要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出发,上海的做法基本上会受到所有经济学家的严厉批判,
跋:问题与期许
我所说的原点就是时尚产业的机制与体系、以及上海本地现实。
上海的历史与特点似乎先天性地决定了今天的诸多现实。比如对制造业看得比较清楚,所以纺织控股集团发展了芳砜纶这样的先进制造业。但上海在后面的两大块都比较缺乏素养:贸易与文化。
上海商贸业最大的问题是重出口,而其实当前出口形势相对比较暗淡。这让人担心出口导向会遇到更大阻力。而除了依靠百联集团这样的自身连锁零售体系外,国内产品的社会化分销却大多不经过上海,故也形成不了商业增加值,更糟糕的是让上海商业愈加显得“去中国化”。
文化方面,重大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在下降,尚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需要政府出资举办。政府设立的“中心”执行机构(大多原经委系统设立、现归口商务委)的改革无限期停滞,总在做政府公关自然转移精力,进一步导致“中心”可掌握的市场资源非常有限。
现在看来,更重要的课题是:能否先看轻眼前的这些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视角与政策,重新回到时尚产业本身看待其产业需求。
如果继续把纺控改制后的上海纺织集团看得更重,则无非换汤不换药而已。而如果还仅仅关注其代表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则很难分出精力来承担为上海时尚产业探路的使命。
上海的民营经济没有渠道得到政府的声音,即便有何政策出台也不知晓,似乎他们只是站在了这片土地上而已(就如那些没有归属感的外地人)。故也就没有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然,政府出手有时比市场更快更见效。就如4月15日的服装文化节15周年庆典国有系统也操作得如此精彩。可是,让人疑惑的是:上海只有政府这一只手吗?
上海习惯用抓手一词。那么,上海时尚产业的抓手在哪里?
其实,只要蓦然回首,就会发现灯火阑珊处:抓手就在上海自己手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3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