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质量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如何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操作人员和施工原材料的基础性、优化施工方法、重视环境等,是质量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房屋施工 质量管理
前言
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成为影响和决定其能否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作为实现产品质量最后一个关键环节的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来确保工程产品的优良质量,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 做好施工前的监督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1 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2 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实现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市场有效运作,保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
1.3 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施工前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归根到底是对业主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因为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
2 加强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协调管理
2.1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为了工程质量,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2.2 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整问题,图纸会审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审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2.3 管理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努力,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到位。
2.4 组织协调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3 抓好质量控制工作
3.1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3.2 以预防、预控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3.3 以项目团队为管理核心。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提高等等,这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3.4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4 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强调建立施工现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该体系由质量检验和工序管理两个方面组成。质量检验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检验,工序检验和竣工单位工程质量检验。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管理点,消化工艺文件,严格工艺规律,进行工艺分析,管好人、机、料、法、环境诸因素中的主要性要素,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做好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即施工准备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控制。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应强调质量目标责任制,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保证职责,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必须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里所讲的“责”是指保证质量的职责。应当以职论责或岗位论责。“权”是指完成质量控制任务所需要的权限,它是实现质量承包责任的保证。“利”是指完成质量职责后根据成绩给予的报酬和激励。如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造成浪费、返工、修补等,给用户或下一道工序造成损失的,要给予惩罚。“利”必须落实,奖励能激发进一步提高质量的积极性。
4.2 质量承包必须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责任目标可以文字表达,也可以定量表达。
4.3 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不论是哪个岗位,均应承担质量保证任务,尤其是项目经理,必须承担质量保证责任。
4.4 质量承包的内容随工程的进展而变化,考核标准也随之变化,从而使保证工程质量的工作水平随着质量控制的展开呈逐渐提高的趋势。
4.5 各质量目标责任人的责任目标应互相关联,形成体系。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
4.6质量目标责任制要征求执行人的意见,然后由质量管理人员同目标责任人签订责任状。
5 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工程质量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等协同工作的结果,所以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控制施工质量,首先要培训和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5.1 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同时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忘琐碎,不忘后患。
5.2 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程序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6 结束语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我们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珲,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参考文献:
[1]亢育红.浅谈房屋质量工程管理[J]山西建筑,2010,(4).
[2]陈斌,李韶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1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