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培养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之一。坚持正确的引导,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热情。读,带着问题;悟,用心领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了解学生思维逻辑。做,培养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主题词
  引 导 读 悟 说 做
  
  儿童学习的成功来源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我具体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导”,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知识基础,科学地引导他们怎样学习,怎样自主探究。在讲授每一篇课文前,让他们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让他们再去收集相关资料,为学习扫清障碍。课堂上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由于亲自查阅,了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因此,课堂上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结合起来,克服了只用耳听,不用脑,不用手的习惯。这样加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二、“读”,一篇文章多读。能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鼓励他们联系上下文合理的去想。如学《观潮》时,采用CAI创设情景,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学生深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声音,形状,颜色描写栩栩如生,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自己喜欢的理由。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三、“悟”,就是让学生通过CAI、自己用心去揣摩去领悟。如《观潮》学习时,经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他们悟出了作者观潮顺序。悟出了钱塘江大潮为什么壮观的原因。是由于钱塘江地形与月球引力有关造成的,课堂交流谈得十分详细具体;有的悟出了大潮来前江面情况;有的悟出了大潮来时江面的变化,抓住江面声音,颜色,形状的变化,把作者观察景物,描写景物的方法也谈得十分清楚。有的悟出了大潮去时的气势,是威风不减。这样学生在充分“悟”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效果十分好。
  四、“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只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老师通过学生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为了让学生畅所欲言,我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我采用“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对学生的说老师要给予每一个学生恰如其分,不夸大,不贬损评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做”,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查阅资料。做,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我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学习歇后语时,我改变以往老师过去一人讲,学生只做录音机的传统模式,让学生互相协作,回家找家长,找书籍、自己去查、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找得多。同时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告诉他们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到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告诉他们可通过报纸剪贴、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兴趣,以及合作探究精神。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引导学生,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认真地去读、去悟、去说、去做、既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又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4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