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也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更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工程的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成为人们心目中较为敏感的话题,尤其,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这一建筑结构构件中较为常见的现象非常关注。的确,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目前来说,比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轻者影响美观,重者破坏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降低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房屋的正常使用,从某种程度上,也给住户在心理上造成了不安全感,所以,由此引发的质量投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这也一直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经常面对的质量难题。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涉及多种方面,需要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及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可以从材料特性、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来归纳分析。
  1、材料特性方面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样,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在骨料和水泥粘结面以及水泥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细微裂缝,一般称为微裂。这种细微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且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的情况下,裂缝会开始扩展,并逐步互相串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成为宏观裂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裂缝。虽然混凝土施工中充分振捣可以使骨料和水泥浆在模板中得到致密排列,有助于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但如果过分振捣却会使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收缩性的表面砂浆层,等水分蒸发后就极易形成凝缩裂缝。若施工中模板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更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结构设计方面
  平面布局不合理、尺寸较长,伸缩缝、后浇带设置不合理,一些过大的房间、阳台、门窗洞口,使得砖混结构墙体这个主要承重构件布置不足或严重削弱,现浇楼板边端约束就会受此影响而发生改变,应力集中使楼板的整体变形不一致。还有就是单块面积过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会变形较大,受湿度、干缩、板端约束以及施工的影响较敏感,受其板边端约束以及湿度收缩会产生角拉应力,从而引起斜向裂缝会较为严重,当角拉应力很大时,将导致裂缝产生并贯通板厚。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有时在板角和板边上部设置构造钢筋的数量和锚固长度不足,进而,不足以抵抗板角和板边负弯矩,也会使板角和板边出现斜裂缝和通长裂缝。而双向大跨度现浇板的中央部位,由于弯矩和挠度均较大,更易产生板底纵向或横向通长裂缝。
  3、施工管理方面
  对于混凝土质量的现场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后结构的质量,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保证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出现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而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由于管理不严,也经常发生随意向已经预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现象,这势必会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增大,游离水和层间水增多,从而增加混凝土硬化浆体的空隙率,削弱混凝土中水泥和骨料的界面粘结力,为将来混凝土产生裂缝留下隐患。
  由于不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前,部分上部钢筋常常会被工作人员踩踏下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使其不能有效地发挥抵抗负弯矩的作用,使板的实际有效高度降低,结构抵抗外荷载的能力下降,裂缝就容易出现了。其次,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的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加荷载等都可以直接造成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在早期强度较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养护时间不当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由于板面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面积大,表面与空气接触面积也就大,而水化过程会致使板面温度很高,如果过迟养护,或者养护时覆盖保温隔热措施不当,受到风吹日晒,就会使混凝土板表面的游离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致使板内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因为此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就会产生开裂。
  预埋管线的铺设也是造成混凝土板面裂缝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多根管线的集散处,将会使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成为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管线的直径较大,房间的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铺设走向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也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二、 裂缝的防治措施
  1、材料特性方面
  混凝土的配合比骨料应尽量使用连续级配,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减少内部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力,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抗裂性。同样,二次抹压表面处理也是个很好的措施,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早期塑性裂缝。
  2、结构设计方面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对建筑物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筋进行加强,对于外墙转角处的放射性钢筋,宜采用双层双向加密加强,这样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网的合力就能很好的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缝的发生和转移。而对于双向大跨度现浇板来说,由于在两个方向跨度均较大,在楼面荷载作用下,板中央部位弯矩和挠度也较大,除应按计算配置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外,尚应同时配置不小于¢8@150MM的上层双向构造筋,以提高其整体刚度,减小板中央部位挠度值和增加板面抵抗温差变形、干缩变形的能力。
  3、施工管理方面
  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应严格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应铺设马道,浇捣人员不得踩踏构造钢筋,钢筋工应跟班检查,一旦发现钢筋有变形或移位,及时纠正、复位。最好在混凝土初凝前,实施二次振捣,在终凝前进行不少于二次的压抹。浇捣、模压后应及时用塑料覆盖,保湿养护7---10天,严禁在太阳直晒后裸露的混凝土面上进行直接浇水养护。以防止由于温度骤降导致的板面开裂。对于冬季施工,在加强保温的同时,也应加强保湿养护。要根据当时环境气温和现浇板跨度,按施工规范适时拆模,切忌盲目图快,为赶工期而采用快拆模体系。在养护期间,如果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则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其上吊运堆放重物,当强度大于10MPA时,吊运和堆放重物时要尽量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对于现浇板中的线管交叉处,应设置钢筋网片,线管的直径应小于三分之一的楼板厚度,并且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钢筋网带。
  三、结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虽然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也一直是住宅工程中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但是,只要在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楼板的施工工艺管理,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加强防范整治措施,施工技术人员认真把关,各施工人员和各工序之间密切配合,保证当现浇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百分之五十之后再进行上一层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多观察,采取一些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一些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法,相信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2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