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计算机教学更新与创新思维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东升

  【摘要】高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教育目的是为培养具备综合职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的计算机人才,能够直接参与IT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与服务。在目前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催促下,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在产业结构中的缺口非常大,因此高职计算机教育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将结合高职计算机教学实际对其改革创新进行简明探讨。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问题现状;教学更新;创新思维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教育大纲设计不灵活。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而言投入较少的状况,我们的计算机教育往往是没有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的,作为信息技术培养的关键,这是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一大现实现状。根据教学目标对高职人才培养重在体现的知识结构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及可持续发展性这几项的更新速度相对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呈滞后状态,而与实际的社会需求也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依然在沿用几年前的教学大纲,其内容对于外部发展极快,淘汰率极高的高新科技信息技术产业来说几乎完全脱节,根本无法反应出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抑或是新理念,新应用的方式方法,随着也缺乏创造性。不仅如此,反反复复的教学造成人才与社会实际运用的代沟,就高职教育五年制的学制来说,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信息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转完一个周期。
  2.职业教育实践环节薄弱。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无疑是一门非常需要反复实践应用的学科,在计算机教育中以传统方式,只注重理论灌输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对新技术的掌握,练习,实践,应用,自主再学习,再研究,甚至是创新,最终达到综合素质、专业技术、创新理念、创造力等方面兼修,实践教学环节的失缺会造成计算机教学的效率效果,更会造成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质疑。高职计算机的教育更应该是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人才的,就目前的一些高职院校来看,因而多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如教学投入的缺乏,硬件设施的老化和缺乏,系统实践教学的规划不完善,或被教学大纲局限,或受到其他教学条件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实践设备和实践机会。
  3.生源综合素质总体下降,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我国高校扩招的局面所造成的一些弊端已经渐渐浮出社会的水面,高职院校的扩招同样也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信息时代对高新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又越来越紧迫,IT行业良好的就业预期使大批升学者垂涎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同时高职院校有着入学门槛低的特点,使计算机专业招生状况持续好几年火爆,一些综合性的高职院校也为顺应时代和教学潮流开设计算机技术各专业。而扩大招生难免就会降低要求,入学者的基本分数逐年下降,综合素质也就有所下滑,很多学生都是中学时代学习能力较欠者,面对技术含量较高的计算机专业,势必为教学带来挑战,增加教学难度。不仅如此,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往往在高职教育阶段都是勉强通过各科目考试,也没有学到过硬的技术,面对外部环境中飞速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产业,造成行业需求缺口大,大批对口人才就业率失衡的尴尬局面。
  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计算机教学方面的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教师都是师范大学毕业或者搞计算机技术学术型研究的人士,大多对信息技术的理论性掌握很扎实,而缺乏实践经验,其中一些教师是在本专业领域拥有职称,而并非专业人员,极少有真正从事过高新信息技术行业的资深技术人士和技术专家。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更新提高的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改革。高职教育应是明确以应用技能为教学目标,根据社会和职业需求结合学生专业来开设相应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软件和硬件资源的鉴赏,一切以实用为主,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未雨绸缪,使计算机教学能以学生毕业后未来工作和生活得到衔接,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和信息时代快速更新的职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相互反复贯穿,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同事更加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和自我技术更新理念,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的挖掘。
  2.教材和时代信息技术跟进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我国教育的宏观性和延迟性,教材与时代技术要求的失衡非常正常,而对于相对于国家高等教育投入少许多的高职教育来说教材上的限制性更加严重,各大院校应通过其他方式改变这个局面,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组织教师建立各院校自己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更新部,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教材内容自行作更新和调整,以使得理论和实践充分接轨。另一方面我国计算机教育的教材也应加大调整力度,针对信息技术更新淘汰快的特点设计更新型教材。
  3.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针对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的特点,本着对信息技术产业重要的人才输送环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对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掌握透彻,对技术本身有深刻见解甚至独立研究创造,教师除了自己本身的理论素养之外,还应在专业领域内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技术研究经验和创造经验,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锐判断力和预见能力,对当前信息技术更新的敏锐触觉,与时俱进,跟紧时代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并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源。
  三、几种高职计算机中创新思维教学的探讨
  (一)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
  1.任务式驱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的任务,都是老师通过教学内容为大纲精心编排出来的一环套一环的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教学内容并且实际运用的过程。有时候老师还可以通过任务使学生学习到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和缩短了学习的周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任务式驱动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今社会环境下,计算机不断快速的发展,老式教学方式可能只能满足现状,对于学生以后工作中的要求就不敢肯定了。教师通过任务式驱动教学,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可以经常的不限定解决任务的方法思路以及形式内容,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去解决任务,实现层次教学和个性化教学。这样,学生不光掌握了老师所要求的方法和内容,在操作和细节上可以做到灵活多变,自由发挥。学生的作品也更加具有个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种极大的培养。
  3.任务式驱动教学帮助学生把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计算机在操作中本身是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很多,如果只通过大纲内容教育学生,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工作需要以及自身的求知欲望。所以采用任务式驱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新东西的渴望,学生通过任务发现按照教学大纲上的指导可能过于繁琐,自己就会去课外寻找解决途径,无形之中学习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向课外拓展,遇到感兴趣的还会继续深入研究。
  4.任务式驱动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承受能力。任务式驱动教学的重点是把教学内容隐晦的安排在一个个任务中,以层层推进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要注意学生的承受能力,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的规律。设计出来的任务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接近学生的生活。任务的选择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现在所学的内容和任务都是刚好有用的,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理解的,这样的任务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学生承受不了任务而失去教学意义。

  5.教师设计的任务目的性一定要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候要根据课程的需要,重点阐述教学内容中的突出问题,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也要突出目的或者主题。例如教师可以事先把任务中重复或者繁琐的内容做好,让学生直接接触问题的重心,领悟课程的主要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面对层次不同的学生,任务的难易度也要灵活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
  6.教师要慎重给予学生任务完成后的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评价,要组织学生一起对任务完成后的作品进行展示,讨论和点评。这样能及时的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通过这种互动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熟练的掌握技能,提高同学间的协作能力,让大家可以互相借鉴,进一步提高能力。
  (二)合作学习在计算机教学领域的运用
  (1)把小组作为活动的基本单位。首先要确定分组的人员。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小组结构和传统小组结构是不一样的。传统的学习小组一般都不打考虑成员间的个体差异,合作学习模式下小组成员的挑选要更加的科学和细致,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性别,成绩水平以及性格特点,能力等差异,使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趋势。接着就要提到分组的三种方法:稳定分组方法要求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是一个学期;阶段分组方法是要求教学任务完成就结束;灵活分组方法要求学生一节课就分一次组,下课就解散。(2)成员之间要会分工会协作。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有所收获,所以教师要对任务进行具体的分工,保证每位成员都可以参与其中,是合作小组轻松解决任务。教师首先要对讨论的课题先让学生思考,接着由小组的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可以设立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职务,大家轮流担当,使每位同学都了解小组内的情况。(3)开展小组内部讨论交流。首先同一小组内的成员互相督促,进一步掌握课堂和自学的知识。接着各成员互相讨论遇到的难点,疑点。教师在这时可以对小组进行提示和引导,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交流积极性,组长要向全班宣布讨论的内容和结果。最后教师发给小组答案单,引导学生在小组门内共同复习,讨论。(4)教师要起到组织协助和辅导作用。在整个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小组的人员分配,指导学生之间互相辅导,指导小组成员间如何协调意见分歧。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及时给予点拨,学生讨论时卡住了要及时疏导,学生讨论偏题时要及时引导,对还不明白的学生要及时解释清楚内容,表现好的小组及时给予评价和表扬。
  
  参考文献
  [1]李瑞明.高职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
  [2]孔建益,陈奎生.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
  [3]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1)
  [4]陈特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
  [5]史志红.基于CBE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思考.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针对视障用户的网络信息无障碍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11WG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