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现时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京胜

  【摘要】成本控制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在分析企业成本控制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若干具体对策。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成本分析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控制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预测计划提供信息。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同时,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二、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观念。很多企业对成本控制缺乏正确认识,在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上,仅仅局限于简单地核算并汇总生产成本,片面追求成本的下降,而较少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来看待成本。此外,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控制成本只是企业管理层及财务人员的职责,因而导致广大职工对成本意识的淡漠。企业无法调动起职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成本控制体系由于没有得到基层的支持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二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不健全。许多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好。有的企业成本原始记录、定额管理、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管理、财产清查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三是企业成本控制内容僵化、手段老化。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忽视供应和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控制,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控制。至于成本控制的手段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四是是成本分析、考核制度不完善。进行成本分析、考核的目的在于针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归属,评价和考核成本责任单位的业绩,可以为未来的成本管理和降低成本指出努力方向。许多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分析和考核制度,往往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明显。
  三、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
  (1)提高职工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增强职工的成本观念。成本涉及企业所有部门及全体职工的工作业绩,为了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必须上下结合,建立一个纵横交错的群众性成本控制组织。同时,要加强宣传,充分提高企业各级管理者及全体职工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另外,企业也要高度关注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举办成本培训班以提高职工成本方面的知识,从技术领域开辟一条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2)建立和健全成本控制基础工作。成本控制的实施依赖于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没有可靠的成本信息作为依据,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只会成为一句空话。要提高企业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成本控制基础工作。(3)树立成本系统控制观念,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树立成本系统控制观念,力求从产品概念的产生到产品最终退出市场实施全过程控制。为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成本控制不能仅局限于对产品制造过程的控制,而应延伸到产品设计、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形成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机制。另外,企业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企业资源的管理功能,把市场预测、物资采购、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财务等各个管理环节一体化,使成本控制更加可靠、全面、快速、准确。(4)从战略高度实施成本控制。传统的成本管理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单纯地削减成本,并不能得到有远见的企业家的赞同。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因此,企业要想获得长期效益,必须从战略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5)做好成本分析和考核工作。应建立成本分析制度,以财务部门为主,组织企业相关部门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对于成本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要有整改措施,并实行跟踪检查。同时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成本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建立考核制度要根据责任会计系统里面每个人的职责来进行考核,有效的考核制度能够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职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纳入到与企业总目标相一致的轨道中去并争取更好的工作业绩。
  
  参考文献
  [1]佟成生.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08(1)
  [2]王冠鹰.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