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社会工作实验室管理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沛霞 余冲
【摘要】 社会工作专业是我国新兴的社会科学专业。立足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现状,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开放型 社会工作实验室 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增多,从本质上要求社会工作者熟谙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积累应用经验,并最终缓解或解决类似矛盾。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是无法表达出全部动态过程的。由于语言的短暂性使得学生根本无法全面的理解、吸收,没有实验室支持的课堂教学很难走出“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因此,改善社会工作实验室管理体系,增强实验室功能,提高社会工作人才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势在必行。
一、改善教学管理,提倡文化模式
由于现代实验室管理上要求双层管理模式,在实验室中个人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根据文化模式理论,角色文化模式主要是依据个人的特点和职务来明确角色和责任。而个人文化模式则直接强调个人作用,让组织成为个人才能的资源,突出实验人员、导师或者专业督导的作用,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有助于保证试验成功,增强个人威信,并巩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及个人专业水平。另外,应用文化模式管理理论到社会工作实验室管理中,有助于增强个人信心,构建专业团队,将管理的文化模式与所在院校的校训、院训相结合,有助于学校自身的文化构建,改善或巩固学风。
二、规范仪器管理
引进高端科技设备,完善社会工作实验室功能结构分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在已近两百所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并出巨资建立了社会工作实验室,有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观摩室和控制室四个基本分区,并配备单面镜、球形多角度摄像头、同步刻录机等基本设施。部分学校因建设较早,设备淘汰现象严重,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目标,需要增强投入,改善设施。另外,对已有的设备增强保护,及时更换配置耗材。对近几年才办起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可以在使用期间及时检查设备损耗,如墙纸自行脱落、电线线缆腐蚀、桌椅及时报修等,都是相应实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在耗材配备中,可以采取二次利用或废品利用。
三、加强人员管理
社会工作开放性试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管理章程,对使用器材尤其是高端的设备定期检验维修,负责实验室日常运作及管理,以保证实验室的合理运用。除了对实验室日常运作的维护管理人员之外,开放性试验室要求学校提高实验室开放性,扩大进出人员规模,进一步打破高校条块分割,允许理工科学生甚至校外相关人员进入,或借此为依托积累学分甚至辅修二学历,增大社团宣传等,有利于提高学生沟通交际,增强学生实务能力,增大专业知名度,有利于撰写更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对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管理
伴着现代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社工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变化。社会工作作为实务性很强的学科,在要求学生较强理论功底的同时更注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这就要高等院校在实验环节上进行开放。实验室的内容和形式也应向应用设计型、综合型发展。社工实验室是一个以教师教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实习技巧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学设备和系统,以它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对学习环境的可控性等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2009年刘建民做的调查来看,本专业课程在社工实验室上课的只占10%左右,其中大部分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小部分为实务,看出实验室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社工的三大技巧应该在实验室内进行,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架构,形成专业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五、全面开放,不断完善
全方位提高开放性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对专业乃至全校师生增大开放力度,扩充开放时间,分层次、分模块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模拟运用中习得实务能力,满足科学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在经费,人员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更多的社会公益项目,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进行社会服务实践,增强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获得良好的效益,促进地方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付波.高校社会工作实验室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绥化学院学报.2007(4)
[2]姚敏,黄河.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文化模式.江西教育.2010(15)
[3]刘作鹏.浅谈高校实验管理与建设.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
[4]刘建民.从建设社会工作实验室到开设社会工作实验课:高校社会工作教学的反思.社会工作.2009(12)
注:本文系南昌航空大学教改项目和三小项目“开放型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利用与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9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