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曼

  【摘要】 根据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目标,结合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探讨在多媒体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实现听力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听力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学生听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台阶,真正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听得懂英语并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
  【关键词】 多媒体环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传统英语听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虽然教师可以在语音室上课,但并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力环境。学生的眼睛要么面对冰冷的机器,要么看着乏味的问题,耳朵听到是枯燥的语言材料。在这样一种单一的听力环境之下,学生的眼睛容易疲惫,耳朵也容易走神,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到所听的材料。有的学生甚至由于紧张而没有抓住任何有效信息。总得来说,在做听,说,读,写,译几方面的能力测试时,学生在听力中往往表现出更多的紧张,这种紧张是由多种因素导致,主要包括心理自发的担忧,陌生的语音,过快的语速,较长的篇幅,模糊的文化背景知识,少量的生词和较少听力练习。主观因素的紧张已经让学生本身陷入困境,再加上只有耳朵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单一的客观环境下,紧张和乏味明显影响了学生正常听力水平的发挥。有的学生即使很专注和放松,听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其次传统的听力教学时间有限。两周只有一次听力课,只有轮到听力课的时间,学生才能感受地道的美音或英音。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学生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养成依靠老师的习惯,课后几乎不做听力练习。在传统的读写课上,不管是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词汇的列举、内容的讲解,老师都是单一的依靠板书在传递知识,无法在读写课中有效地融入听的训练。听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才能让听变得清请楚楚,轻轻松松。较少的听力课加上学生缺乏兴趣的事实让学生多年的听力学习收效甚微。
  二、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传统的大学公共英外语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对能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听力不够重视。教学目标对听力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听说的忽视,教师忙于语言知识的传播,学生忙于知识的被动接受以应付繁多的考试,最终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因为听不懂而无法用英语进行口头的交流。我们应该以大学英语听力为突破口,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在新教学模式下,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挑选大量丰富、有趣、合适的听力材料,让学生把精听与泛听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地道的英语,健康的内容,有趣的情节,牢牢地吸引学生。在这样真实的语境中,学生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专注,他们也会尽力想要听懂材料的语言。基于学生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听的效率也随之提高。同时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听力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学生听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方法
  1.利用读写教学课件。
  第一,背景知识。在高校大学外语教学中,教材每一个单元侧重讨论一个话题,文章都选于英美报刊或书籍。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和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大学体验英语第二册一单元一课,Famous Universities为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世界上知名的大学,教师在课件的设计上要加入Stanford,Oxford,Cambridge的介绍,介绍中可加入精致的图片,翔实的文字,配上优美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可让文字和声音分离,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来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听上两遍后,在配上相应文字,学生既收获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听力也得到了锻炼。
  第二,预读活动。每一单元课文前都有预读活动,以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把预读活动看作一个简短的听力训练。通过听一篇和课文相关的简短文章的录音,学生要填补上一些单词。针对此项练习,为了能准确,快速地写出答案,教师可介绍几种常见的解题技巧:首先学生要学会浏览全文内容,浏览指的是学生在听之前或听的过程中要对即将听到文章有所了解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每单元的预读活动,学生可根据所题问题来猜测文章的大概内容。其次听的过程中,要做到精听和泛听的结合。在预读活动中,学生既要精听也要泛听。对于整篇文章,学生需要抓住大意,对于具体的问题,特别是有关细节方面的问题,学生必须仔细地听相关的部份以找出细节性的信息,只要听到问题的答案,就可忽视其它不相关的消息。
  第三,单词和课文。单词和课文是读写教学的重点,教师不仅要通过单词和课文的讲解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在单词和课文的讲解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单词和课文的录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一边回忆所教的知识点,加深对单词和课文的吸收,一边感受地道的优美的语音,不断识别所听到的内容。在这样一种真实的环境学习语言,学生能够发挥最大的学习积极性,最快地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读写课中,通过以上形式的练习,教师可适当地将听力贯穿于任何一节读写课。听力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持之以恒的引导加上学生课后坚持不懈的练习,学生英语的提高不再是难题。
  2.选用原版的英文影视材料。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听力材料的来源不再单一。在众多的来源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发现并挑选合适的材料,原版的英文影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通过声音,图象,文字的结合,再现了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部优秀的英文电影通过健康的内容,地道的英语,有趣的情节牢牢地吸引学生。在这样真实的语境中,学生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专注,他们会尽力想要听懂电影的语言。基于学生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听的效率也随之提高。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一,观看影视材料前,教师必须安排学生做相关的预习活动。影视材料不同于其它的听力材料。首先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语言较接近生活,常见习语,俚语,不完整的句子,停顿和重复。其次为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变化的需要,人物的对话有时语速较快。最后电影是反映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很难理解电影表现的主题和反映的社会问题。基于影视材料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安排学生预习。就视听说教材来说,预习内容包括剧情介绍,场景介绍,词语列表和文化背景。学生的预习活动对于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影视材料的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有效的预习让学生在观看中处于主动,积极,自信的状态,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第二,教师在学生观看影视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在影视材料的观看过程中,教师不是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的目标。影视材料是一种综合性的材料,不再是单词和词组的单纯理解,对听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重复观看,才能逐渐地完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任务设计,指引学生有效地观看。学生在第一遍观看时,可连续观看,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几道简单而概括的问题,如电影的中心思想,涉及到的人物,发生的时间,情节的概括等等。刚开始时,设计的任务简单一点,容易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此阶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基于学生的预习和多媒体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学生基本可以完成教师在第一阶段设置的任务。相对简单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的观看兴趣越来越浓厚,观看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遍的观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参与者。教师可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和细节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停顿或重复播放,并且讲解听到的生词,长句,俚语,俗语和难句。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基本完成教师在此阶段设计的问题。两遍的观看后,可以让学生第三遍观看。此阶段,学生又成为教学的主体,理解之后的观看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一种满足感。

  四、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明确多媒体教学的地位。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拾遗补缺、协调发展的关系。在探索的初期,由于感到新奇,很多时候把使用多媒体教学当作追求的目标,从而忽视了它与教学内容本身应有的联系。认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片面追求感官效果,成了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展示各种声音、图片等资料占用了很多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做到了,却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于是,由全盘的肯定变为否定。出现了一种不同的声音,如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本质的特性是交际或交流思想,所以课堂上应注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多媒体的使用会妨碍这种交流,所以多媒体展示不适用于英语教学。其实,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始终是学生,现代教学手段是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师授课的最终目的。我们只要做到扬长避短,就能使英语课教学如虎添翼,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应体现多媒体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首先使用多媒体英语教学时机要适宜。只有使用恰当,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其次使用多媒体英语教学要防止学生兴趣迁移,教师必须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多媒体的使用,不可以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精力。再次防止课件内容太丰富,冲击英语教学重点。一个好的课件,应该是经过细心设计、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结构、教学思想,把教师的教学思路作为贯穿这一节课的灵魂,处处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师所展现的每一幅图片,播放的每一个声音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件,所制作的课件应以实用性、交互性、直观性和启发性为原则,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交际活动,同时应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势在必行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够让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变得轻松有趣,不再枯燥乏味,也因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生动、有趣的环境中逐渐完成对英语的习得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修月祯.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大学体验英语项目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尹刚.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注:本文系沈阳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1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