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安香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能源短缺及节能等问题的日益关注,大规模利用风力发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CO2等)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海南省风能资源评价报告显示,海南具有发展风电场的优越条件。
【关键词】 海南;风能;现状;展望
一、风能资源分布
我国面积广大,地形条件复杂,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海上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是风能丰富带。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km宽的地带。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场,当地电网容量较小,限制了风电的规模,距离负荷中心远,需要长距离输电。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是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km宽的地带,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加上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接入系统方便,与水电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沿海岸的土地大部份已开发成水产养殖场或建成防护林带,可以安装风电机组的土地面积有限。
二、海南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高排风电项目是落户东方的三个风电项目之一。而在高排风电项目等待确定微观选址方案之时,华能文昌风电厂一期工程、儋州峨蔓风电项目已进入施工高峰期。从东部到西部,海南风电项目建设正在全面推进。总投资5.5亿元的华能文昌风电厂一期工程,是海南省开建的首个风电项目,已完成投资1.6亿元,占工程投资量约30%。目前33台风力发电机组在2008年10月全部安装完毕,年底已投产发电。华能文昌风电厂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可实现年上网电量约1.03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节约标煤3.51万多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硫约679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65万吨。
儋州峨蔓风电项目是海南省兴建的第二个风电项目,2008年5月开工,由龙源集团海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4.4亿元建设,项目装机总容量4.95万千瓦。9月份第一台机组将并网发电,年底前33台风电机组将全部建成投产发电。东方高排风电项目由海南东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逾5亿元兴建,总装机容量达4.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亿度,将并入海南电网使用。中海油(北京)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四更风电项目、广东水电二局出资建设的感城风电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这两个风电项目均位于东方市,每个风电项目投资额均为5亿元左右,装机总容量皆为4.8万千瓦左右。
海南属海岛性热带气候,常年一般3~5级风,风能资源相对丰富,尤以沿海地区最为丰富。加快发展风电,有利于促进海南省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海南生态省的建设。
三、海南风力发电展望
(一)加快发展风电
加快发展风力发电,将促进海南省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切合海南生态省建设目标。海南属绿色宝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风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风力发电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目前风力发电技术成熟,在可再生能源中发电成本相对较低,尽管目前风电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比重很低,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此外,海南省所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发展海风发电潜力很大。由中海油投资、设计、建造安装的海上风力发电站开始试运行,这是中国首座海上风力发电站。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资源量多、品质好,且清洁环保,已成为国际风电发展的新方向。我国海上风能的量值是陆上风能的3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海南岛四面环海,可引进具备建造海上风力发电站的企业,积极发展海上风电。
(二)依托政策扶持积极发展风电
《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实施不但体现了政府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视,更重要的是给予了风电在法律上的保护,为风电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从长远看,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瓶颈得到打破,我国风电建设的前景令人振奋。随着华能、中海油、龙源集团(国电集团的全资企业)等知名企业的进驻和扎根,这些企业借助自身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发利用海南的风能资源。目前海南省已初步确定13个区域作为候选风电场,其中4处风电场位于海南东部沿海,9处位于西部、西北部沿海。
参考文献
[1]王梦.对我国开发利用风力发电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2):19~20
[2]钟伟强.国内外风力发电的概况[J].风机技术.2005(5):44~46
[3]戴慧珠,陈默子,王伟胜.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及有关技术服务[J].中国电力.2005(1):80~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2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