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视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复旦大学发明合成双氯芬酸类药物新路
  由复旦大学化学系陈芬儿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明的一条合成双氯芬酸类药物新路,突破了国内外30年来一直采用的传统生产工艺。极大地改善了严重环境污染现状和工人劳动强度条件。其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该成果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悉,陈芬儿教授历经十多年发明的合成新工艺。使双氯芬酸钠的原料成本大幅下降。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从而迫使瑞士、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相继停产而转向从我国进口。该发明技术在国内某制药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占领了80%的国际市场份额。
  吉林大学合作研制成功汽车关键技术
  近日从吉林大学获悉,该校“液化的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荣获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一汽大众公司、一汽解放公司发动机分公司、长春汽车燃气公司等单位组成了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体系.建立了燃气汽车自主创新开发平台。并开发出捷达系列LPG、CNG轿车和CA6GH―L系列燃气发动机产品.排放指标达到了欧Ⅲ水平;同时,还开发出了常温、液相LPG脱硫、脱水、脱杂质的精致加工处理工艺和设备.扩大了我国车用液化石油气的可供资源.为修订车用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提供了基础数据。目前已累计销售捷达系列LPG、CNG燃气轿车31400多辆,CA6GH―L系列燃气发动机800多台,直接产值达30多亿元。该产品可用于“清洁汽车重点推广应用城市”。每年可以替代汽柴油约30万吨。
  武汉科技大学解决含铁渣尘利用技术难题
  近日从武汉科技大学获悉,由该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一敏教授主持完成的“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近年来已创造1 0多亿元产值,成功解决了含铁渣尘利用这一钢铁领域的技术难题。
  据悉,以张一敏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历时7年攻克的这一技术首次开发出含铁渣尘分选提纯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金属回收率提高了10%~15%,且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填补了目前国内粘结剂热、冷态不能兼用的空白。该项目因此荣获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究期间。项目还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该成果目前已在武钢等多家国内企业得到规模推广应用。国内利用该技术建成硫酸渣综合利用厂21家、冶金粉尘循环利用厂12家,工业产值10多亿元。美国成功研发出微型核磁共振传感器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研发出一种超灵敏微型核磁共振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对非常微小的样本作出反应,这项技术将核磁共振的探测灵敏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将在化学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核磁共振技术能在不损伤细胞的前提下,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分子的结构。其优势之处在于以非入侵性方式探测液体和固体的微观构造和相互作用.但以往核磁共振技术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其内在的灵敏性较差,使其不适合探测非常小的样本。新技术却能使核磁共振检测以非常高的灵敏度进行。
  专家表示。核磁共振检测最有效之时,正是当传感器与样本的尺寸、位置都接近那一刻。因此新型传感器对众多化学品筛选的效率非常高.有助于新药的快速产生;生物医学成像领域也已证实了该技术的实用性。而以此为基础开发的“远程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探测如生物组织、多孔岩石等软材料内部少量的液体气体流动。扩大了其在工业加工和石油勘探领域的应用。 以色列开发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以色列普罗克斯生态技术公司开发出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该设施可用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电。剩余物质可制造有机肥料。对减少垃圾填埋和温室气体排放有现实意义。
  该设施由垃圾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气发电和用剩余物造肥等环节构成。回收的生活垃圾先由卡车送到预处理设备进行自动分类。分离出的有机物经粉碎、碾磨后。加水搅拌成浆液;然后将预制好的浆液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5~25天。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输送到发电机用于发电,其间产生的热量可用于烘干和加热。发酵后排出的浆液经脱水、烘干后形成生物堆肥和液体肥料,同时输入新的浆液进入下一循环。该公司负责人称,他们研发的垃圾处理设施采用了许多创新技术。整个处理过程安全、环保、无异味和辐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9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