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互动教学之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鲍克蒙
[摘要]师生互动是新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本文就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互动;积极性
《历史与社会》在课改后,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老师“传道授业”的课堂模式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农村学生,课堂是学生求知成长的地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互动中发展,在体验中认识,在探索中成长,在自主中成熟。新教材为教师创造性和学生发展留下广阔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是很多人探讨过的问题。我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小议几点个人的看法。
1 课堂表演――给学生一方舞台,让他们能充分展现自我
课堂表演是活泼好动的初中生疏解繁重功课压力,能够一展身手的舞台。课改后的《历史与社会》很多课都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以课堂表演的形式,既让学生投入了极大的表现欲望和表演热情,也在这个我提供的舞台上充分展现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如: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中的“关爱世界大家庭”,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中的“牧海耕渔”;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的“来自家乡的报告”等。
在表演课前,我先提前给学生分组,每组让学生自己分配角色,给他们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熟悉,并事先告知本课的重点和中心,然后分组表演,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组给予评分和评价,最后由老师给出综合分及总结基本知识点和主题思想。在表演时,每个小组的表现形式都不完全一样。虽然有些生涩和害羞,但他们却极其认真和投入,幼稚的表现形式和稚嫩的语言时常引起其他同学阵阵的笑声和掌声。我也常常感叹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活力。看到孩子们课堂内久违的笑脸,我也感到了一股股的温暖和欣慰。有些课我们可以以表演引入,如去年五月份天凝中学的柯海虹老师开的《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一课,就是以时装表演引入,比较古代与现代服饰的不同引出该课的课题――生活中的变化。虽然学生的猫步走得有点生硬,但还是引来听课老师的掌声。有些同学在得到表演通知后,还回家自己动手做起了道具,也有些同学急中生智,把自己身上带的日常学习用品当成道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相信,给学生们一片天空,他们可以展翅高飞。
2 求知抢答――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如《东西部差异及交流与互补》一课,我把全班分成两大组代表东部和西部,两组摆开擂台互提本部优势和对方劣势。每提一点得一分,学生发言相当踊跃,参与积极性较高。也许是人的“好胜”心理的充分体现,学生对这种抢分的方式很感兴趣。我在平时上课时经常采用了让学生抢分,但这种方法有好也有坏,它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有时学生对每一次抢分异常认真和计较,这也影响到了课堂纪律,有时还会出现为了分数大吵起来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又采取了“回答正确加分,纪律不好小组扣分,最后评出优胜组”的方法,这样教育了学生学会团体合作,要有团体荣誉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使得课堂气氛控制在比较活跃有比较严肃的状况之下。
不过,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如:抢答总是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虽然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但并没有真正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进来。所以有时我就故意在最后留一些问题给没有抢答的同学来回答,这种有点强迫性质的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方法并不尽如人意,所以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地完善。
3 畅想未来――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给自己定一个奋斗的目标
在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的第二课“创业有方,信用无价”一课中有活动题:假如我是经营者,为自己设计一些名片,同时为自己生产、营销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设计广告。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考虑,再让学生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每个同学都很踊跃地把自己的名片规划好并认真写下来,有要在研究院进行研究工作的,也有自己开公司做老板的。这完全是一次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有许多很有创意和想法的名片设计和广告创意新鲜出炉,如有同学专卖新疆水果的:苹果你酸,梨子你甜,葡萄你酸又甜。也有经营石油的同学,结合了时事,把萨达姆和布什都搬了出来,为他们设计了漫画及对话。
学生的这些课堂成果我还专门在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墙上贴出来,作了展示。虽然有些言语上的稚嫩,但对于一个热情参与的初中生而言,也属不易了,充分展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想法和创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4 现身教育――以学生自己为原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审视某些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这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河湖众多,物产富饶,人口密集。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课“傍水而居”中的“水乡孕育的城镇”一课,正是介绍水乡。在这一章节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水乡城镇的一幅幅图片,详细的水乡的资料,还播放一些水乡的歌曲,学生自己也在课前收集图片、资料和介绍,表现出很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其中还有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归纳出水乡的美及不足,学生的回答非常周到,有些不太有人注意的行为也被学生说得非常透彻,这时我适时教育学生要爱我家乡,建我家乡,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另外在《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中,对学生的现身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章节。如“沟通与理解”,“尊重和平等”,“友谊与诚信”等问题,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的实际举出实例,并有很多很好的处理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出台。“学以致用”永远是我们要追求的,我们要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积累点滴的课外知识,以便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达到现身教育的真正目的。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每个班级,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尽量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案,比较活跃的,要适当控制课堂纪律,比较内向的,就多使用传统教学方式以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还注重以理服人。开展理性化教育。
5 辩论明理――既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课改后的《历史与社会》很多内容都是给一个观点,问同意不同意此观点并陈述理由。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探究课有组织辩论“青少年看电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就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展开较量,结果两队人马,一队说正面影响是主要的,有理有据;另一队说负面影响是主要的,针锋相对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辩论,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都说了出来,学生“动”了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后我再作正面的引导:在完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收看正面的,比较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节目,是可以而且是有必要的,既了解世界大事,开拓视野,又是健康成长中的必要娱乐。学生对这一观点
的认识也明朗了。
在辩论中,有个别学生会说着说着否定了自己的观点,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但大部分完全体现出有能力学生的良好的口才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透彻,见解独到。在唇枪舌剑中一现身手-锻炼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了课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6 走上讲台――让学生“学”,老师“教”的角色转变,以达到提高学生 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别看有些学生平时喳喳呼呼,讲话叽叽喳喳,可一旦真的让他们走上讲台,面对几十双眼睛时,他们也会怯场的。刚开始时可能会冷场,但有开始才有成功的希望,所以,我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会安排让一些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演讲。
例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后,我会让一些学生准备一些演讲稿:如《妈妈我想对你说》、《爸爸我想对你说》、《理解万岁》等,虽然有些同学还放不开,但大多数同学很坦然,也敢于走上讲台,把自己想说的话和自己心里的想法勇敢地说出来,有些同学的演讲非常感人,可谓声情并茂。如果几位同学讲一个主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评比,这也是一个“互评”、“互动”的好机会。
7 走入生活――让学生把课堂搬进家庭、社会,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采用了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即采用了“展示案例一呈现问题一学生探讨一寻求解决方法”的问题解决模式。该模式特别主张用情节真实的生活案例、情节来呈现问题。这些取材于真实生活的事例极大地启动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讨论、体验、参与、感悟中形成和确定起来。
如七年级下册赵大爷救火案,遇到紧急危险的时候,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这不仅是书本要传授的知识,也是日常生活应该掌握的。于是,我就设计一个险情,让学生来模拟表演,演时有板有眼。再如教学《合理的购物方式》时,我就让学生去询问父母家人,了解影响他们家庭购物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第二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总结:有很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学生发出由衷的感叹:看来购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见,用生活中学生身边的事例或亲身经历过的事例,可以拉近学生与问题、知识的距离,油然而生亲近感,再通过教师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也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
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我还有很多自身上的知识缺陷,相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言,是很不够的,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和完善,但无论什么困难和疑惑的存在,坚持“让学生作主”的理念,还是我要求自己追求的目标。调动一切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中,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给他们一片舞台,他们能做得最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2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