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综述(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巴曙松 袁 平 任 杰 韩 丽 李辉雨
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而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的产生
在利率市场化、合约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中,银行可被看作是为资金需求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从而通过对流动性风险的规避来提出银行的定价决策,流动性问题的产生,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商业银行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从银行内部看,一是商业银行服务的本质所决定。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流动性的转换;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方业务,例如贷款,是缺乏流动性的;而负债方业务,例如存款则相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作为中介,商业银行的职能就在于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债务,在这一转换中,商业银行具有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最高效率。但这也从根本上带来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二是流动性风险源于资产负债的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负债流动性约束;贷款和投资的流动性差,其风险增加了它们的不确定性,即资产的流动性约束,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原因是盈利性和流动性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三是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以及试图保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都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的原因。首先,流动性风险根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不相匹配,主要有超负荷经营、期限搭配失当、资产质量恶化、信誉不佳导致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对客户的需求估计和准备不足等。其次,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认识和实践不足(金玲,2000;温珂、贾卓鹏,2003)、自身规模限制也是产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内部因素。
从外部看,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国际金融环境更趋复杂,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分析应将其纳入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金融法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汇率制度、资本流入、债务和赤字等都可能带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
及其理论演进
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资产流动性策略是早期流动性管理策略,是将一部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流动性资产。从商业银行产生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所强调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管理而进行的。传统的方法是将一部分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资产,后来逐渐演化成除保存一部分现金资产即一线准备外,还持有一部分既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流动性,又能满足一定盈利的短期国库券、同业拆放资金、向其他银行存入往来存款等二线准备金。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但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适宜于稳健型经营的小银行。相应地产生了资产管理理论,强调资产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业务以及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先后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该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地位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负债流动性管理战略负债流动性战略是靠借入负债满足流动性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新的筹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美国花旗银行首创的大面额可转让存单问世,为商业银行主动吸收新的资金来源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银行开始通过货币市场借款及购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大银行甚至靠短期借款满足全部流动性需求。这些变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受到了来自于其他金融机构争夺和流向金融市场的威胁和冲击。与传统的资产流动性战略相比,以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资产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满足流动性,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则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货币管理来获取流动性,强调通过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筹资。传统的运用储存的流动性来满足贷款需求只不过改变了资产的构成,用这类工具筹资银行的资产将会增加。这样,银行不用储存大量的流动性,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效益更好的贷款或其他中、长期投资上,收益就能得到增加,但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负债管理方法主要有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两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如同业拆借资金、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回购协议等。由此,负债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它强调银行不能单纯依靠吸收存款这种被动负债方式,而需要大力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向外借款。负债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和“购买理论”等。
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满足流动性需求,做法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未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持有可转换证券和在其他银行存款),一部分由往来银行及其他资金供应商事先以信贷额度给予支持。对于未预料的流动性需求则临时由短期借款满足,对于长期滚动性需求做出预测,通过能滚动变成现金的中、短期贷款和证券满足。具体来说,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资产与负债各个项目偿还期限的对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负债项目的成本、创利水平及各资产项目的利润、收益水平。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少投入、多创利的目的。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较多,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累计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管理。
对应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了。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这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负债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能发挥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更多地依赖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该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管理,不偏重一方,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起来保证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持流动性供给能力。
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货币当局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趋势日渐形成与发展。这种背景造成了大量工商企业介入金融业,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空间受到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同时世界经济相对稳定发展,通货膨胀率下降,而银行业以存贷利差为主的实际收益也逐渐下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使得银行的传统业务经营走入困境。针对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开始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采取了存贷款差额管理策略、资产证券化、远期市场套期保值、存贷款定价策略等方法对银行的负债和资产进行科学的控制,从而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和控制风险。金融创新衍生产品和更加富有流动性的市场使得商业银行的积极主动的投资组合管理成为可能,信贷风险可以通过对冲或购买保险以及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等一系列的方式得以消除。尤为重要的是,在经营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下,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大的商业银行把营销重心从公司客户向个人客户转变。以此为基础,这些银行从公司银行向消费者银行转变,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到20世纪90年代,对消费者的服务收益已经超过了企业贷款所获得的收益。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也反映出消费者账户存款从储蓄和信贷机构向商业银行转移的趋势。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创造了信用,弥补了资金的缺口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但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在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要求银行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也更高了。(未完待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50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