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企业文化的创建之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军 阚思思

  [摘 要]企业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企业员工一致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宗旨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现。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源泉,只有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才能够使企业在挑战与机遇面前不断持续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企业应当以国家悠久的文化背景和现阶段的国情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和革新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文化内涵 辐射传播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企业的目标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普遍所共享、认可和遵循的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其中企业文化包含了组织的经营准则、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已突显重要,逐渐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来对待,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力。企业文化当它被员工作为一种价值观普遍认同后,便能够将各个成员的信念聚集在一起,从而可以促进组织成员朝同一方向和目标前进,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制度。制度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具体约束,制度的确立能够提升企业全体员工才高度的责任感和协作性,企业必须有完善的企业制度文化才能够有较强硬的执行力,使员工能够坚决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
  第三,企业文化是一种激励。激励是指有效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通过有效的方法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企业文化能够有效的激发员工内心的积极情绪,把尊重员工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使员工知道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共存,充分体现员工在企业的重要性。
  第四,企业文化是一种品牌。品牌是企业的形象,代表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同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并有效的区分其他企业的综合载体。企业的文化是构成品牌的基本内容之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企业精神、思想理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支持的。
  第五,企业文化是一种辐射传播。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在传播企业的自身的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精神,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公众的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企业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传播自身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和外部都能起到较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企业文化的创建方案
  1、以人本管理为中心,创建特色的企业文化
  人本管理是指以人为核心,在组织管理活动中以人作为主要对象,应充分合理的体现员工的切身利益,同时合理满足其正当的个人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目标,达到全体员工与企业利益共同的发展的管理的理念。人本管理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提供学习机会、给予升职空间和创造表现,对员工尊重关怀等,不断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使企业文化体现出平等、互助、协作和关怀等的基本精髓。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尊重知识和人才,重视人才才能留住人才,明确人才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同时,企业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说,顾客是企业的上帝,满足顾客的需求,尊重顾客的意见,培养企业潜在的顾客,保持和顾客良好的关系,不断提升企业的自身形象,这些都依赖于一套健全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不仅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的利益,还要重视企业外部的顾客的利益,不断地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学习和积累企业文化,不要只看重企业眼前利益,还要着眼于企业未来。企业时时为员工着想,为顾客着想,营造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在企业文化的创建中逐渐形成特色文化,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强化领导的企业文化意识,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领导是在一定的组织和群体中,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组织和协调被领导者,同时运用法律授予的权力和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领导也兼顾塑造和变革企业文化的重要角色,在企业发展中不断总结和吸取宝贵的经验,成为企业文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创造者。因此,只有强化领导的企业文化意识,使之深刻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才能使企业文化能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使之在企业中能够更好的推广和延续。领导对企业文化意识的重视,应当从学习和借鉴开始,如可以选派领导进入高校加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企业领导通过理论知识培训,不断更新经营观念和管理水平,将会逐渐成为懂得科学经营管理和具有良好修养的领导者,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领导者的素质和意识提高了,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更好的在企业中发展和提高,最终带动企业生产经营进一步发展
  3、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着眼企业可持续发展
  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的是为了企业能够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经济危机,规避风险,稳定企业人才,进而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发展既满足企业现时的需求,也不影响到企业今后发展的,这体现了企业文化中蕴含的公平性和协调性。企业在公平中竞争,在协调中发展,这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企业在追求自身目标中规范企业文化,为了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也表达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 企业精神是企业自身独有的,是企业在发展中由领导者和各组织成员共同创建形成的思想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一种力量,它引导着企业前进和发展,它是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企业精神是综合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整体意识,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的认识,通力合作的态度和意志境界。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精神作为企业的整体意识,体现出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服务宗旨等综合思想体系,规范了企业的行为,使企业健康的朝前发展,使企业在社会中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第二,团结和谐。团结和谐是体现企业员工在企业中共同向往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境界,能使企业员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升个人最大潜能,使之达到整体力量超过个人力量的目标。团结和谐的氛围是人际关系最优的状态,通过企业文化的协调,使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最后达到企业人际关系最优的工作状态。在这种氛围下,不仅能够使员工个人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可以带动其他群体的进步,达到互助互爱,平等和谐,共同提高。
  第三,可持续发展。企业组织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不容忽视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对其利害关系人应该负担的相应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企业不仅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还有考虑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是满足企业本身需要,而且还是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和解决人、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协调与平衡。企业文化在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应加强思考和建设,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观念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和解决与企业相关联的资源和社会因素,最终达到和谐与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峰.创新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R].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学院,2007
  [3]黄津孚.机遇管理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6
  [4]刘平青.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2004:6
   [5]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8
  [6]沙因著(郝继涛译).企业文化生存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2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