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宏观流动性过剩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雅丽

  摘要: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依赖金融市场,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突然转化。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需要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者以及商业银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Abstract:Excess liquidity is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global macroeconomic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context,the liquidity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e commercial bank is more dependent on financial markets. If the market has any sign of trouble,it will affect the liquidity of commercial banks,and even transform from the excess liquidity to the sudden lack of liquidity. Effective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need central banks,financial regulators and commercial banks work together.
  Key Words:excess liquidity,commercial banks,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8-0017-05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流动性管理的理论一直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先后出现过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资产负债流动性策略等理论,目前又倡导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理论。在管理技术上,主要有比例管理法、资金汇集法、资金分配法、线性规划法以及流动性缺口管理法。然而,系统的流动性管理理论和成熟的流动性管理技术并不能避免流动性危机,刚刚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De Grauwe,2008;Brunnermeier,2009;熊伟,2009)。美国的华盛顿互惠银行,英国的北岩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比利时的富通银行与德克夏银行,德国的许珀地产融资抵押银行等商业银行均在次贷危机中亏损惨重,最终不得不寻求兼并收购或者政府注资。这说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内部经营管理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受外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变化着的宏观经济状况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准确认知及管理。本文将结合美国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冲击,研究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以期从新的角度增进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水平,同时有助于改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决策。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的区别与联系
  按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可以及时满足顾客提取存款和发放信贷以及其他支付请求的能力,其水平取决于流动性供给与流动性需求间是否存在缺口。当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小于流动性需求时,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或者流动性危机。常用的测量银行流动性的指标包括流动性资产占比、拆出拆入比、净贷款额占比、贷存比等。其中,前两个指标是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表明银行流动性越充足,后两个指标是反向指标,数值越小代表银行流动性越高。
  在宏观经济中,流动性多是指经济体中货币供给。这种流动性通常用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总量来衡量,如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M3等。宏观流动性过剩在不同研究者的界定中也是不同的,它可以是指经济体中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Polleit and Gerdesmeiet,2005;余永定,2007),也可以用货币与GDP的比率、信贷与GDP的比率来测算(张明,2007)。从数据可得性来看,后一种方法更为简便。另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资产的膨胀,货币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宏观流动性在上述货币流动性的基础上,还包括了证券化债务及金融衍生品在内的大量金融资产。这部分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正常的状态下可以随时变现,它们是由市场所创造的流动性,可以把它称之为市场流动性。金融市场为资产变现提供便利能力的强弱,可以用市场的紧度(tightness)、深度(depth)和弹性(resiliency)三个方面来衡量(Kyle,1985)。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所谓的流动性和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具有密切关系。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实践中,主要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考察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因此,宏观流动性越充裕,特别是市场流动性较多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压力就越小。一旦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便会加大。另一方面,银行流动性出现危机也能够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商业银行低价销售其证券,会造成资产价格的暴跌和进一步的去杠杆化(Bernardo和Welch,2004),特别是当银行销售的证券是只能在柜台交易市场销售的结构性证券时,市场的吸纳能力和流动性就会枯竭。
  二、宏观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宏观流动性过剩的大经济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宏观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是二十世纪冷战结束之后的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繁荣。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宏观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演越烈,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发达国家长期的低利率政策
  2001年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开始大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3日起到2003年6月25日,经过连续13次的下调,利率由6.5%下降至1%,创195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这一低利率水平一直持续到2004 年6 月。不仅美国,其他发达国家为了刺激总需求和恢复经济增长,在2001至2003年间普遍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短期利率从2000年第四季度的5.02%连续下调至2004年第一季度的2.06%。英国的短期利率从2000年第三季度的6.12%连续下调至2003年第三季度的3.50%。日本央行事实上一直实施零利率政策,日元短期利率在2000年之后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多年来,美联储和很多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遵从通货膨胀目标制,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从现实经济来看,西方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低通胀的物价水平。1992―2007年,美国的平均通胀率只有2.7%。在这样的环境下,美联储才可以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1%的历史低位长达1年。由于物价稳定,美联储对流动性泛滥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直到2005年10月,伯南克还否认房地产价格出现泡沫,他认为“这些高的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强劲”。这无形中纵容了流动性的进一步泛滥。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健全加剧了全球化流动性过剩局面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不断扩大,并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了充沛的资金来源。美国长期巨额的贸易逆差需要大量资金予以弥补,加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于是贸易顺差国的绝大部分外汇储备投资在美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这就压低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长期利率。
  发达国家对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紧迫性估计不足,紧缩货币的动力不足。美国宏观管理者认为顺差国不仅需要美国这个大的消费市场来消费其过剩的产品,也需要美国的金融部门为其管理资金(伯南克,2007)。因此,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美国,美国的长期利率都会持续走低,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法提升金融市场上的长期利率(格林斯潘,2007)。
  (三)发达经济体过分依赖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自1980 年代以来,美国国内出现了对金融行业放松管制(Deregulation)的浪潮,干预最小化、市场是定价的基础及竞争出效率的原则,成为决策者奉行的准则,1999 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是这种理念的集中体现。对包括投资银行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层相信他们的自治能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金融机构利用高杆杠操作,衍生出了大量的金融产品进行交易,获得高额回报。以至于受巴塞尔协议约束的商业银行也通过设立SPV参与到无监管的过度金融交易之中来。
  三、宏观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过去的十几年,全球流动性的急剧扩张,不仅导致全球货币供给量M0、M1和M2本身增长非常快,而且全球金融资产,如银行资产、债券等增加更快,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甚至呈现爆炸式增长。宏观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供需双方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更加依赖借入资金,从而易出现现代版的银行挤兑
  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客户的存款,存款占银行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80%。二十世纪60年代后,该比例有所下降,因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开始以借入资金方式筹集资金,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不会新增营业成本,且这些资金无须缴纳存款准备金。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央行基准利率的不断下降,货币市场上的资金成本也大为降低,甚至出现同业拆借利率与存款利率倒挂现象。这样就刺激商业银行更多地从批发市场上获取资金。银行可以用更低的利率发放抵押贷款,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得以提高。欧洲央行(ECB)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06年,同业拆借市场的日交易总额几乎翻了一番,回购和逆回购交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
  在早期商业银行依赖存款获取资金时,在其经营过程中会面临被储户挤兑的风险。但自存款保险制度出现之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也大为降低。在此制度下,即使银行倒闭,其储户存款也是有保障的,因此储户没有挤兑的动力。当商业银行大量依赖市场进行短期融资时,就会面临着现代版的银行挤兑风险(熊伟,2009)。因为借出资金的债权人没有类似于存款保险制度之类的保护,一旦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出现怀疑,那么债权人会蜂拥而上进行撤资。相比于一般存款人对银行的挤兑,由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对银行的挤兑不仅冲击力大,而且速度更快,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信息。
  (二)商业银行过度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管理水平抗外部风险能力弱
  通过资产证券化增加银行的长期债务流动性的做法在二十世纪70年代已经被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使用,其代表性的产品为按揭贷款支持债券(MBS)。但是由于违约、利率波动等风险的存在,加上投资者很难评估其风险,其市场规模并不大。然而,随着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也越来越容易。在美国,近年来金融衍生品市场供需两旺,一片繁荣景象。金融机构通过复杂的数理模型给每个投资者量体裁衣,设计制作个性化产品,并通过信用内部增级与外部增级的方式减弱投资者对风险的疑虑。有了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商业银行很容易把长期贷款通过市场转化为可流动的资产,把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于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先前的“发起―持有”(Originate to hold)转变为“发起―销售”(originate to distribute)。
  在资产证券化产品种类繁多、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贷款占比也不再成为管理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如只做贷款业务的北岩银行,2006年末向消费者发放的贷款占比为85.498%,加上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全部非流动性资产占比高达85.867%,而流动性资产仅占总资产的14.218%,其现金及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仅占0.946%(张亮,2009)。然而,正是这样的银行也可以在过去十多年里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扩张,且资产质量良好。但是,当宏观经济遇到不利冲击,市场流动性收缩时,此类银行的流动性很快就会不足甚至枯竭,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考虑到监管的要求,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是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进行的。SPV通常由商业银行发起,其本身拥有的资本金非常有限,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货币市场上发行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也就是说SPV的杠杆率非常高,且不受监管。经过对各类资产再次细分、打包、信用增级之后,SPV把各种衍生产品通过以投资银行为中心的场外交易系统卖给不同的投资者,如对冲基金、保险公司、退休基金、银行等。整个交易过程不透明,既没有信息披露机制,也没有清算系统。然而,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与基础资产有关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对称性。2006年,当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陷入困境时,首当其冲的是SPV。随着MBS和CDO市值快速下跌,高杠杆的SPV已经无法从市场上获得融资流动性,于是不得不出售资产以应对债主的追讨。然而,SPV持有的结构性投资工具由于信息不完全而难以估值,只能按照低于预期资产现值的价格甩卖。当这类只能在柜台交易市场销售的产品低价出售时,证券交易市场的吸纳能力和流动性很快就会枯竭。于是,所有持有同类资产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都会缩水。这样,就会使这些机构资本金减少,需要继续甩卖资产来补充资本金,并导致恶性循环,市场流动性风险进一步被放大。此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即使没有持有结构性投资工具,也无法避免陷入流动性危机。面对旗下的SPV资产贬值恶性循环及资本金不足,商业银行只好把这些原本放在表外的业务重新收回表内,并利用商业银行本身融资偿还这些短期债务。其结果是,这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突然扩大,再加上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加大次贷相关的拨备、要求提高资产充足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突然紧缩。
  (三)商业银行持有更多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增大
  流动性过剩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然而经济的全球化大大增强了工业生产和供给能力,抑制了一般性商品的价格上涨,过多的流动性往往跑到资产市场,引起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2000 年1月至2006 年6 月,美国20 个城市的房价指数由100 上升至206,上涨了1.06 倍(张明,2009)。当商业银行管理者预期房价会不断上升时,就会增加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借款者违约,也可以通过没收抵押房产来收回本息。如次贷危机前,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把客户存款运用于住房贷款的比例不断上升,最高达到60%―70%,期限不匹配现象特别严重。另一方面,在繁荣的衍生品市场上,商业银行可以找到合适的工具来扩大自己的风险资产,例如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信用违约互换(CDS)产品。在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下,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是有上限的,然而,当商业银行为自己的一部分风险资产购买了CDS后,这部分风险资产转变为(名义)无风险资产,因为在保险期内一旦这些风险资产出现违约,保险公司将赔付商业银行遭受的相关损失。于是商业银行就可以在资本金不增加的情况下,额外再持有一部分高收益的风险资产。

  然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高风险。无论是宏观风险还是微观风险,无论是违约风险、市场风险还是操作风险都有可能转化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2005年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房贷部门净收入为10亿美元,而到了2006年随着美国房价的下跌,该部门损失达到4800万美元,以至于最终拖垮了整个银行。另外,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出售CDS的保险公司出现问题后,购买了CDS的商业银行不能获得赔付,于是名义无风险资产再次变为风险资产。由于风险资产的骤然上升,商业银行便突然出现了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或者需要向投资者或政府募集资本金,或者需要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降低风险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当所有商业银行均在市场上出售风险资产时,风险资产的市场价值必然会大幅压低,商业银行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将遭遇巨额亏损。
  (四)高风险借款客户增加,客户流动性风险更容易被转移到银行身上
  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企业预期收益上升,纷纷扩大借款,于是在借款申请人队伍中,投机性企业迅速增多,高风险借款人比重越来越大,安全性的借款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同样当商业银行面临可用资金较为充裕时,管理者在利益驱动下就会放松流动性管理,降低信贷门槛,满足一些高风险客户的信贷要求,甚至会诱惑高风险借款人进入。特别是当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由“发起―持有”变为“发起―分销”,以前高度关系型的金融交易变为非关系型金融交易时,更是如此。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按揭银行在面对低利率以及流动性泛滥时,为了让一些信用不高、收入不稳定的居民进入房地产市场,设计了许多所谓金融创新的按揭利率产品,如无首付、只付息贷款、3年或5年可调整利率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由于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要经过借款人―商业银行―SPV―投资银行―投资者等众多参与者,链条中的各相关利益主体都企图把风险转移给下一个环节。一旦市场出现问题,高风险客户就会缺乏流动性储备,或从其存款账户中提取,或者拖欠银行贷款不能偿还,银行贷款质量下降,最终客户的流动危机转嫁到银行身上。根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的资料,1979年至2006年期间,处于“严重拖欠”(至少已经拖欠90天或者已经进入止赎程序)的抵押贷款平均比例为1.7%,然而到了2008年第3季度,该比例已经上升到5.2%。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认为,长期宏观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它使得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依赖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借入资金与资产证券化,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突然转化。同时,商业银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和面对更多的高风险客户,流动性风险几率倍增。而宏观流动性过剩的产生有着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者的一些理念和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研判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
  以上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有效的流动性管理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该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改变已有的管理策略,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宏观经济管理者应尽量为微观经济主体建立一个中性的货币环境,减少对经济行为的各种激励。央行不能只关注物价水平,对市场流动性和资产价格也应提高关注度;监管者不仅要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同时要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严格监管。
  第二,商业银行加强筹资渠道管理,建立分散化的融资渠道。通过保持负债多元化,分散资金来源的方式改善资金的稳定性。银行需要按照融资工具类别、资金提供者的性质和市场的地域分布来审查对各种融资来源的依赖程度。即使某项资金来源再便宜,银行也不应过分依赖它。
  第三,金融创新产品应尽快标准化。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应该建立在标准化、简单、令人容易理解的基础上。当金融创新工具变得流行时,将其标准化有利于金融工具能够像商品一样进行交易,在市场上更自由买卖,增强市场流动性。随着产品特殊性以及非对称信息的降低,流动性得到提高。
  第四,重视压力测试和流动性应急方案。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影响的加大,压力测试在流动性管理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压力测试的假设应包括大范围的市场动荡的影响,如新兴市场危机、资本市场逆转、国家危机、清算体系瘫痪、系统性冲击等,要将个体冲击和市场冲击相结合。压力测试的结果应用于流动性应急方案的制定当中,对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或资产证券化市场获取流动性等内容,都应纳入流动性应急方案。
  参考文献:
  [1]. Bernardo A.E.and I. Welch.2009.Liquidity and Financial Market Ru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2]Brunnermeier MK.Market Liquidity and Funding Liquidity,The Review of Financial.
  [2]De Grauwe,P.2008.The banking crisis:causes,consequences and remedies,cf.ac.uk.
  [3]Polleit.2005.Thorsten and Gerdesmeier,Dieter,Measures of Excess Liquidity,http://www. hfb. de/Dateien/2005.
  [4].熊伟.危机一周年:中国不应改变金融创新与开放的方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9-15.
  [5].余永定.理解流动性过剩[J].国际经济评论,2007,(7,8).
  [6].张明.流动性过剩的测量、根源和风险涵义[J].世界经济,2007,(11).
  [7].张亮.北岩银行的倒闭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中国金融,2009,(6).
  [8].张明.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9,(8).
  [9]黄昌利,王艳萍.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看流动性过剩问题[J].金融与经济,2008,(8).
  [10]廖岷.从全球金融危机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西部金融,2009,(1).
  (责任编辑 孙 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2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