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丽娟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中小企业在最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上存在观念淡薄,制度不健全,缺乏高素质财务人员,筹融资能力差等诸多问题。直接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从企业的自身因素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推动经济、提供就业、繁荣市场、促进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体系的地位日益显著。但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使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中小企业投资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家族式管理是其典型的管理模式,企业领导者高度集权,仍以经验管理、机械管理落后的管理方法管理企业,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普遍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的投资者为了全面控制自己的产业,不愿将管理权限分散,在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存在职责不分、越权行为,违规管理等问题,且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特别是由于家族式管理模式,缺少内部控制制度和稽核制度,造成诸多的财务管理问题。
  3.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大部分中小企业选用人员上都是由自己的亲属担任会计、出纳,这些人多数没有会计专业知识,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且企业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很少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民营中小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
  4.筹融资能力差。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较少。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经营资金上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加上经营的不确定性及倒闭率高,使其在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显得很脆弱。在信贷政策上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其融资的困难,造成后续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
  5.资产缺乏科学的管理。中小企业一般没有严格资产管理制度。财务控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对现金管理不严,无资金使用计划,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
  很多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业务上,很少真正关注经营风险,缺乏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控制机制。为了寻求发展,部分中小企业盲目地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而一般中小企业都很难达到多元化投资对企业管理能力和规模的较高要求。况且多元化投资容易产生多样风险,财力的分散并不一定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可能反而发生财务周转困难。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变革企业管理模式。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应从思想上强化财务管理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预测、决策和监督等职能作用。同时,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竞争能力。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中小企业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内部相互制衡机制,企业的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岗位应充分分离;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并且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反馈,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3.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人才是关键。要通过制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并进行定期岗位专业素质教育培训和适时辅以最新财务及法律法规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学习。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还可以借助相关咨询机构进行财务、税收、金融咨询,定期或不定期评价分析相关财务状况,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上一个台阶。
  4.培养现代融资意识。中小企业也要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充分提高自身素质,增加信息透明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诚实守信,为提高融资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金融服务。总之,中小企业要具有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去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5.规范资产管理。应加强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调研评定,谨慎选择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期间和信用额度,制定强有力的应收账款催收政策。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减少死账、呆账。通过安全储备、合理订销等措施优化存货管理,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采用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保证各项财产安全和完整。
  6.规范投资程序和投资决策。中小企业应尽可能采用投资规模与自身融资能力相适应的中、短期投资模式,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应尽量以对内投资为主,除了注重新产品试制投资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外,要特别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进一步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体系。
  7.建立风险预警及规避机制。中小企业一定要增强抗风险理财的意识。进行风险研究,把规避防范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有预见地分析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对本企业的影响程度,当风险发生后,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转移、分散或者控制风险的影响,在经济效益和风险之间做出适当权衡,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财富,把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当代经济,2009年第2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剖析,刘哲明
  [2]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4月,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徐意翔
  [3]财会税务,2011年1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饶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4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