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耀尧 邱永华

  [摘 要]一直以来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升级没有考虑经济环境,产业升级与循环经济缺乏互动,这在广州开发区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表现较为明显,其模式主要是资源运用的低效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产业发展与环境缺乏互动,因此发展的方向应考虑推动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互动,以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 产业升级 广州开发区
  
  本文以广州开发区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案例分析,突出研究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平衡与互动,探讨在全球化条件及中国资源约束条件下开发区产业升级问题。
  一、对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简要评述
  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广泛关注的只是环境、生态、循环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废弃物处理等所谓“3R”原则,而没有触及到产业载体、产业升级层面。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和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即融入了生态大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体系形态。循环经济应是一种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运行模式。
  而关于产业升级理论已有大量文献。世界经济历程表明,工业化过程本身就是产业不断更替与升级换代,同时也是产业不断创新与转换。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产业结构升级,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往往只能流于形式。从产业演化角度分析,循环经济建设需要以资源供给-生产或消费需求-再生资源物质代谢模式为导向,通过产业结构生态重组、转型、升级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化,推动传统产业系统向着生态产业系统不断演进。
  从国内外情况看,循环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的实践主要是建设循环型产业,包括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涵盖信息、物流、旅游、卫生等服务行业)。比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能源实现分级使用,一个企业的工业副产物可以代替另外一个企业的初始原材料,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循环型园区。广东南海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园区通过环保科技产业园和虚拟生态工业园的生态工业链建设,已经发展了包括环境科技咨询服务、环保设备与材料制造、绿色产品生产、资源再生4个主导产业群。
  二、广州开发区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
  广州开发区工业发展路径基本表现为“土地开发滚动式”发展路径: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广州开发区设立)→西区土地征用→七通一平建设(生地变熟地)→招商引资工业开发→经济及财税收入增长→土地再开发建设→成熟的工业园投资环境优化(工业园区城市化)→外商投资增长→经济跳跃式增长。路径每个环节既互相依托,又互相促进,形成较为成型的工业化路径。具体是:其一,产业发展模式是独特的开发区模式;其二,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载体是工业园区;其三,产业发展模式中的开发机制是滚动发展,即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滚动扩大;其四,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手段是资源集聚。但是,产业发展模式付出的代价是城市后发修补与资源环境恶化,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是迫在眉睫。
  广州开发区2006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同年也被确立为广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域,但是其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产业升级仍不明确。其一,产业定位成为两难选择。按照广州开发区确定的“开发区制造、开发区创造、开发区服务”思路,仍然存在传统发展模式(考虑增加税收)与创新发展模式(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两难选择。关键问题是要寻求循环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平衡点。其二,产业规划中的循环机制不到位。这表现在开发区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缺乏循环规划,其生态产业链建设因其自身利益难以协调推进;产业、行业之间缺乏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原有工业项目效率下降,但占用土地等资源问题没有解决;产业升级手段仅依靠引进这一传统路径,没有自身的自主创造力。其三,循环产业创新的思路不够明确。仅强调低层次阶段,只注重企业清洁生产等企业局部环节,而没有上升到产业升级与循环经济互动的战略层面。
  三、广州开发区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互动选择
  1.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问题。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生态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其根本途径在于产业创新、产业升级。根据库滋涅茨(S•Kuznets)倒U型理论,一国经济发展与人均收入有明显正相关,即随着经济增长和总量增大,收入差距呈现由缩小到扩大再到缩小这一动态演化过程。这一曲线同样适用于分析环境变化状况,即随着人均收入增长,环境由美好到恶化再到治理及美化过程,此间经过工业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因此要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打破“先发展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直接过渡到循环发展模式。
  2.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产业升级也是经济运行的高端要求,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尤为重要。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载体看,需要三种载体互动,即要依靠微观主体――各类企业和居民、中观主体――产业承载体、宏观主体――政府与社会层面,其中最核心的应是产业载体。同时,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组织形式,无论在空间与制度层次上都要适应社会面,即要依托循环型系统达到产业效益最大化。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平台来看,产业升级有赖于循环经济支撑。产业升级需要循环经济系统给予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同时要依托产业提升,否则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载体。
  3.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机制。这表现在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内生的共生关系、相互促进机制。可集中发展四种互动模式:产业发展中的招商互动、节能互动、平等互动、关联互动。
  4.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保障。这主要是政府层面的政策导向与服务体系建立。政策导向主要是涉及开发区产业主攻方向定位以及相应的措施,保障的重点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服务体系则要致力于产业升级中的配套服务跟进,包括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公民素质提高。
  四、主要启示与政策建议
  1.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无论从资源、成本约束以及经济全球化考虑,还是从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考察,发展循环经济都是未来发展特别是开发区再创辉煌的关键之举。
  2.现阶段产业升级核心导向在于构建生态产业链系统。因为考虑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优化环境,有必要大力建设园区生态产业链系统,使产业升级有发展的平台。
  3.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必然以不断升级的循环经济为载体。局部竞争力的形成有赖于园区生态型经济的建立,有必要致力于将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考虑,推动二者互动。
  未来广州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应作如下考虑:第一,围绕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来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在循环经济框架下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第三,突出开发区特色生态产业经济园区建设。第四,突出培育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产业建设。第五,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互动政策服务体系。第六,建立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循环经济的协调机制,形成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大系统。
  
  参考文献:
  [1]曹凤中等:《循环经济本质的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年第3期
  [2]李振华:《循环经济若干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0期
  [3]将永志:《工业化先行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5期.
  [4]杨雪锋:《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2006),中国核心论文数据库
  [5]赵 涛 徐凤君:《循环经济概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6]吉儒:《产业升级――开放条件下中国的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王岳平:《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8]李耀尧:《发展与稳定――直面当代中国基层政府》[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9]Malte Faber,Reiner Manstetten,Jobn Proops , “Ecological Economics:concerts and methods”,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6
  [10]J.c.j.m.van den Bergh, K.J.Button, P.Nijkamp and G.C.Pepping, “Meta-Analysis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11]William M. Lafferty,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8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