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茶产业精深加工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茶产业是黔南州的传统支柱产业、特色名优产业和富民强州产业,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采摘成本居高、茶叶下树率低、茶叶产品单一、茶叶产业链短等问题,茶叶精深加工上升空间较大。基于此,结合黔南州实际情况,对茶产业精深加工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茶产业;精深加工;转型升級;黔南州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54
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茶产业是黔南州的传统支柱产业、特色名优产业和富民强州产业,2018年黔南州茶园面积10.8万公顷,投产茶园面积7万公顷,产量4.06万吨,产值63.84亿元,但也存在采摘成本居高、茶叶下树率低、茶叶产品单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近年来业界关注的重点。都匀毛尖茶以春茶加工为主,夏秋茶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虽有企业开始涉足茶酒、茶叶制品等领域,但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基本处于空白,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延伸程度有限,大量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茶叶精深加工上升空间较大。发展茶叶精深加工,深入开发茶叶产品的种类,综合利用茶资源,使茶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下树率,为茶农增收,迫在眉睫,意义深远。基于此,结合黔南州的实际情况,对茶产业精深加工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思考,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黔南州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建设,促进茶园提质增效
1)按照2018年发布的《黔南州关于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目标要求,加快推进黔南州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对低产、低效、老龄茶园进行提质增效改造,创建一批集中连片13.3 hm2以上的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逐步实现茶树良种化、栽培科学化、茶园水利化、管理机械化、茶区园林,以点带面,辐射全州,推动全州茶园改造升级,示范带动全州茶产业发展。2)引导和支持茶农将管护不当及零星分散种植的茶园向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流转,建设成为专业化茶叶基地。3)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溉、茶园铺草等综合配套技术,提高茶叶单产和质量,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生产技术。4)保证春季都匀毛尖茶产量的稳定增长,配合夏秋茶青的特点,改进采摘与加工技术,加快中低档茶和夏秋茶的合理开发,提高茶叶品质,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多茶类产品生产,开发茶食品辅料和袋泡茶原料等。5)大力推广现代化的茶叶机械采制技术,提高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水平,降低夏秋茶生产成本,促进黔南州茶产业提质增效。6)加强技术培训,分环节、分季节开展培训,提升管护水平,确保优质原料供给。
2 大力培育茶叶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茶叶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1)按照2018年发布的《黔南州关于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目标要求,加快推进黔南州茶叶加工创新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在黔南州重点扶持30家带动性强且具有发展潜力的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支持企业(合作社)淘汰、改造陈旧落后的加工设备,引进先进设备,示范提高黔南州茶叶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生产能力及加工水平。2)加快推动黔南州茶叶加工升级。大力推广清洁化生产,鼓励引进连续化、清洁化的生产流水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3)积极推进黔南州茶叶加工标准化。加大对都匀毛尖地方标准的宣传推广和执行,引导茶叶生产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规范茶叶加工环节,提高茶叶加工品质;将制定《黔南州茶叶机采技术规程》工作推上日程,为机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保证。4)多茶类组合生产,着力延伸茶叶产业链。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以绿茶为主、红绿搭配、名优茶和大宗茶并举、春夏秋茶并重的产品结构。5)加强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构建茶叶标准化生产格局,支持和引导茶叶加工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认证及食品生产许可证、出口茶叶卫生备案认证。
3 加大茶产业精深加工的扶持力度
1)加大茶叶龙头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增加茶叶加工机械设施购机补贴。2)加大对茶叶龙头企业开展茶叶深加工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茶叶龙头企业开展夏秋茶生产,加快茶产业精深加工步伐,支持茶叶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茶类新产品、特色茶食品、茶饮品和茶旅游产品(茶酒、茶挂件、茶工艺品)、茶花、茶叶籽油等开发,延伸产业链,研发和推广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并鼓励个性化、特色化发展。3)加大对夏秋茶产业项目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对夏秋茶开发及生产项目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鼓励茶叶科研单位或龙头企业建立夏秋茶生产示范茶厂,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开发优质适销产品,开展多茶类生产。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或鼓励州内有实力的茶叶企业从事茶叶精深加工,丰富茶衍生品,将茶叶加工延伸到医药保健、食品、养殖等用茶领域,进一步优化黔南州茶叶产品结构,延长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4 拓展销售市场,构建茶产业现代营销体系
1)继续加强品牌宣传推介,集中打造“都匀毛尖”公共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注册自有商标。2)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巩固和扩大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和广州市等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引导茶企到目标市场新建都匀毛尖茶专卖营销窗口,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购销大户和茶叶经纪人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与外地市场合作,组建市场联盟。3)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各种茶博会、茶叶经销商大会及各种茶事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4)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茶行业组织和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电子商务、配送、直销、邮购等新型流通业态。5)充分发挥都匀毛尖茶城功能,加快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黔南州内市场服务功能。6)支持茶叶进景区、进酒店、进宾馆,结合州内开展的茶事活动,进一步巩固提升本地市场。
7)分析国外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开拓细分产品、多茶类和加工原料茶的生产,扩大黔南茶在国外的市场份额。8)建设和维护好都匀毛尖官网,使其成为宣传黔南州茶产业的窗口。 5 开发茶旅精深加工产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1)依托全国最大的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串联以茶为主题的广场、碑亭、文化街等,实现“以茶助旅,以旅兴茶”的发展模式,将都匀毛尖镇、贵定云雾镇的最美茶乡之旅、平塘大射电科普茶旅及独山影山镇的茶心之旅、瓮安欧标茶之旅打造好,形成融茶文化、民俗文化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精品线路。2)以茶园观光为基础,推出休闲品茶、采摘制茶体验、茶手工艺品制作、茶园骑行等项目,将茶叶种植、加工、休闲、消费、旅游融为一体。3)结合黔南州资源優势及少数民族特色,分析消费目标人群、市场及产品需求,开发茶膳,研发适合黔南州发展的茶产业精深加工产品,把握茶叶消费需求动态,利用黔南州品质优异的植物资源,如刺梨、铁皮石斛等,研制开发果茶、药茶、泡沫茶、保健茶、茶饮料等新产品,引导消费者消费。4)在茶产品包装和营销上融入黔南州少数民族元素和旅游元素,在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中同步推介茶产品,让游客随地可观茶、随时可品茶、随处可买茶。5)深度挖掘都匀毛尖茶文化内涵,举办好每期“都匀毛尖茶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茶事活动,采用多种途径传播都匀毛尖茶文化。开发茶工艺品,组建茶艺表演队,挖掘整理都匀毛尖茶的典故、传说、诗词、山歌等,编创茶文艺作品和旅游导游词,拍摄茶影视剧,形成都匀毛尖地方茶文化商品优势。
6 加强与科研机构名校合作,提高科技兴茶水平
1)加强黔南州茶叶技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健全茶叶技术推广体系,提高茶产业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2)加强与茶叶科研机构、院校及高新企业合作,加快推进茶叶精深加工技术、茶叶功能性产品开发、茶叶物联网、加工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黔南州应推进茶叶精深加工从机械加工(如袋泡茶)向物理加工[速溶茶、罐装茶水(即饮茶)、泡沫茶(调制茶)]、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茶色素系列、维生素系列等)、综合技术加工(含茶制品)发展。3)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示范园(场),支持与民营科技组织和社会力量合作,从事茶技推广服务活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7 结语
都匀毛尖茶产业正以旺盛的生机和蓬勃的气势向前发展,在“贵州绿茶”发展的大环境下,应抢抓机遇,与省内茶区形成联动,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实现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谋求从传统茶产业向现代茶产业的转型,使茶产业真正成为贯穿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推进黔南州茶产业实现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营销品牌化,充分发挥茶叶产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实现“美丽茶山致富路、产业扶贫奔小康”。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