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运行原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岳驷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8YBB255),湖南科技学院2008年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8XKYTA005)
[摘 要] 假定城乡居民区收入由其市场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两部分构成,市场性收入主要由居民个人的能力决定,而政策性收入则主要由政府对其所在区域的政策决定;通过对城乡经济运行原理进行分析,得知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政策对城乡区域差距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劳动力可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政策性收入决定了城乡居民经济差距的大小和城乡差距缩小过程的长短。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原理 市场性收入 政策性收入
一、假定前提
城乡社会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居民都是理性经济人,影响其行为的仅仅只是收入的多少。
居民的纯收入由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和福利保障补贴三部分构成,即纯收入=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福利保障补贴,可见纯收入与自身能力大小正相关,与其生活成本反相关,与其所获得的福利保障补贴正相关。这里的生活成本主要指城乡居民获得同等生活条件所需花费的成本,福利保障补贴是指同等条件的城乡居民所获得的国家福利保障等收入。其实,如果把生活成本小看成政府的生活补贴大,那么总收入=自身能力收入+政府生活补贴+社会保障性补贴,这样就也可以把政府给居民的生活补贴和福利保障补贴统一为居民的政策性收入。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自身能力收入都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因此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市场性收入。这样,居民的总收入就是由其市场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两部分构成。
二、城乡经济运行原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区域,所有的可流动的产品和要素都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动流动从而得到有效的配置。由二元结构和增长极等理论可知,城市在整个大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发展优势。基于外部经济、聚集经济等原因,厂商、居民以及资本等可流动要素资源向城市集中,以谋取最大利润和效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实际上就是土地要素与其他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实现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时,可流动的要素和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达到供求平衡,从而确定均衡的要素与产品价格;而土地要素则因空间聚集和其他要素与产品市场的均衡达到最佳利用,从而实现租金收入――土地价格的最大化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成了生产经营的主体,各种机制的运行最终要表现为居民的经济行为(特别是生产经营行为),并要以居民的行为作为运动的基础。因此,在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这种劳动力要素,因为尽管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也是城乡发展中的重要要素,但是它们都是由人来支配的,其价值都体现为其所有者的收入,城乡经济差距主要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居民追求生产经营中的利润最大化,按最优化原则在各种约束条件的作用下,来配置家庭资源,参与农外就业、科技进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会主动、自觉地把自己所拥有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
因城市聚集经济的存在,人口不断集中于城市,城市规模扩大。可是城市土地供给严重缺乏弹性,因此,导致城市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致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减少,甚至出现聚集不经济。而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边远地区土地的利用提供了机会,降低了其与城市土地相比较的使用成本。由此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聚集经济的下降,城市的部分居民和其他经济活动主体可能会向城外(农村)迁移,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当然,如果城市收入高于农村,农村的要素自然会向城市流动、聚集。总之,出于经济人的本性,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会作出选择,致使对于企业来说,其总的利润达到最大;对于个人来说,其总的效用水平到达最大。不然就会重新选择,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迁移,直至使其在城乡的收入达到均等。可见,在城乡经济发过程中,由于市场主体对收入最大化目标的追求,会使主体在城乡空间上位移,最终,实现居民城乡收入均等化,各种资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实现协调发展,居民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只取决于主体的偏好,与其经济收入无关。
当然,实现这个目标是个漫长的过程。正如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所描述的,发展初期地区差距会日益扩大,从长远看地区间的发展将趋向均衡。这种设想也被稍后几年的威廉姆森的研究所证实,并被概括为区域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字曲线”或“威廉姆森法则”。但是,如果仅凭市场的力量,没有人能知道,包括威廉姆森本人,那种使地区差距状况发生转折的倒U形曲线的顶点何时才能到来 。
由于居民的总收入由其市场收入和政策收入两部分构成,市场收入主要由居民的个人素质、知识、技能等决定,政策收入则由国家对待居民所处区域(城市或农村)的公共产品投入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政策决定。可见,居民的总收入取既与他们自己的能力有关,也与他们所处的区域(是城市还是农村)紧密相关。因为相同条件的城乡居民的政策性收入不一定相等。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一般而言从事农业的市场收入低于城市工商业的收入。但是通过劳动力的区域间流动,同一劳动者在不同区域将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不然就会在城乡区域间迁移,也就是说这样就会最终导致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和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一至。
三、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如果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只有在政策性收入恰好能弥补城乡市场性收入之差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才可能不会拉大或缩小。如果城乡要素能自由流动,那么,
1.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一至,那么,这时劳动者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对其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影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偏好不同罢了。因为居民不论是居民于城市还是农村,或者说是从事农业还是非农产业,其所获得的收入一致。
2.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至,例如是居民在城市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农村时,那么,只有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并且之差等于其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城乡居民的收益差距才能缩小。如果是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或者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但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那么,从事农业的居民就会往城市转移,但是没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居民与能力与其相同的城市居民相比则其收入可能要低,城乡差距将不会缩小,甚至有可能会拉大。
3.如果是居民在农村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城市,那么,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并且之差等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即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但是,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或者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而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则城市居民会往农村转移,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而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而之差大于其所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则农村居民会往城市转移,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
可见,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对待城乡区域的政策对于城乡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扩大或缩小城乡差距,提前或延后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9月第一版,P57
[2]陈 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P80
[3]聂 海 陆 迁: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商业研究,2007第5期:108-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1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