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对医务人员自身、患者、医疗机构、医学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如社会环境、医疗机构、自身等参与。
关键词:医务人员 死亡观 教育
从医学角度来看,死亡的观念和态度不仅是医学道德、价值观念、伦理准则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医学理论、技术的取向、病人的求医行为和医生的医疗行为都有影响。医务人员正确死亡观的确立,对医务人员而言,有利于其建立良好的医学道德、积极的价值观念,促使其遵守职业伦理;对患者而言,影响其就诊态度、期望值和求医行为;对医院而言,有利于通过帮助医务人员端正学习医疗技术、进行医学研究的态度,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医疗水平,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对医学而言,正向促进其发展。但由于我国向来避讳死亡的原因,死亡观教育一直未得到重视,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同样缺失。
一、死亡观和世界观、人文修养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包括死亡观。世界观与哲学的联系在于都把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区别在于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人文修养是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与其关系的整体认识,和内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历史等知识后所具有的哲学素养、道德素养、文学艺术素养、历史素养、法律素养。世界观、死亡观和人文修养都具有实践性,都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三者是统一的,世界观“统领着”死亡观、人文修养的方向,人文修养中的哲学等素养反过来“雕刻着”世界观、死亡观。医务人员的死亡观离不开其世界观的指引.也离不开其人文修养的“给养”。因此,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不仅仅是死亡观的教育,其教育内容也应该渗透、涵盖在世界观、人文修养的教育、提升中。
二、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困境
据笔者一项针对某医院500名医务人员的调查显示,目前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主要途径为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其次为同学、同事、朋友,书籍、学校、家庭、患者,来自其它的仅占15.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医务人员缺少系统死亡观教育,死亡观教育更多依赖零散、毫无计划的传播方式。根据笔者的另一项调查,医疗机构、社会环境、家庭、自身、党派组织、宗教组织、社会关系等途径中,社会环境、家庭、自身被认为是死亡观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这就给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带来难题:社会环境、家庭、自身对医疗机构来说都具有不可控性。换句话说,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缺少“先天”的有利途径。但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我们启示,医务人员的死亡观教育亟需社会的参与。
三、死亡观教育社会环境的创造
死亡,在国人的意识中。总是和不祥、晦气、恐惧联系在一起。在生命、生活面前,死亡就是人类的天敌,而不是事实上的统一体——生命有始,就有终;有出生、成长,就有死亡。存续属于生命,死亡终结也属于生命。出生时有鲜花和笑声相伴,死亡时也应该有尊重和悼念相送。但文化对死亡存在作出了“不道德性”的审判,导致了死亡成了生命的“罪”,既然死亡是“罪”。就成了隐晦、闭口不可宣的事实和文化。然而生命总要面对现实,尊重事实。对死亡的避讳,直接导致人们对生命整体性的理解不到位,不仅直接影响死亡观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了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影响人们的生活,并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就医疗行业而言,由于避死,不少患者总是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思维,以为进了医院就能百病消除,花了金钱就一定能“买”回生命和身体的功能,无法理智对待无意义的医疗抢救等;由于避死,不少医务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畅通的-临终关怀等。医务人员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份子,和社会环境共生共长,医务人员死亡观不仅和自身有关,和社会环境也有莫大的关系。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对死亡“避讳”的改变。
广义的社会环境构成因素众多,对死亡观传播、死亡观教育影响比较大的是文化因素和讯息因素,具体包括教育、文艺等。改变社会环境对死亡避讳的现状。可以从以上方面着手。
(一)教育
教育有广义、狭义之说。广义教育太过宽泛,就狭义教育而言,将生命教育、死亡观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尤为必要。死亡作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幼皆有见闻。死亡观教育和生命教育相辅相成.在儿童阶段就应该进行“科普”。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院校专业差异,适时调整死亡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该项举措虽然不能将已经离开学校执业的医务人员直接作為教育对象,但学校死亡观教育课程的纳入,会直接影响接受教育的群体,而此群体中必然有部分日后会成为医务人员。因此,现下的学校死亡观教育是为将来计。同时,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将死亡观教育纳入课程,也给全社会传导一种信号,即死亡不应该再被遮遮掩掩。死亡、死亡观的话题不仅会出现在学术研究中,也会被学校、老师、学生推动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的被推动,又必然影响着医务人员死亡观的塑造、改变,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因此得以实现。
(二)大众传播媒介
借助计算机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信息爆炸时代席卷而来。社会传媒发达,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海潮袭来的同时,带给人们的是喜忧参半:有效信息和负效信息并存。如何化弊为利,在于对技术的管理和使用。正如前文提到的,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主要途径为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好媒介进行死亡观教育。由于媒介受众的广泛性,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包括医务人员)都会同时成为受众,受众的广泛性可以为死亡观教育解决学校教育时间局限性的问题,充分推动其它群体对医务人员群体死亡观的影响..而保证媒体进行适宜的死亡观教育宣传,就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相关职业的有力介入。这就涉及到文化部门、监管部门的导向和监督,需要学术部门、学术群体的积极贡献和参与,同时还要能吸引受众,而要做到以上几点,需要更高层次定好死亡观教育的基调、明确死亡观教育的必行性和媒体参与的重要性,以各种途径和方式推动媒体在死亡观教育上的积极性。移风易俗非易事,需要时间的冲刷和观念的碰撞。近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再度被重视,也为我们在人文修养教育时进行死亡观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事实上,媒体中现有的死亡观教育在革命战斗题材一类的影片、纪录片中体现明显,但在其它地方还有许多可挖掘的空间。如何用更现代、明亮的方式、方案、技巧褪去千百年来死亡身上的不祥、晦气影子,让大众接受生命和死亡如同接受白昼亦接受黑夜一样,方为死亡观教育开启顺利之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在死亡观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开展的学习强国活动,利用手机APP,设置了党史、慕课、人文、文化、文艺、科学、自然、电视剧、电影、法治、军事等版块,既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又方便集中有效获取知识,这为死亡观教育提供启示,即可以将死亡观教育纳入其中,或者开发死亡观教育APP,为死亡观教育提供优质资源地。
四、医疗机构死亡观教育
尽管医疗机构并不被认为是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医疗机构仍然有对医务人员死亡观进行教育的必要性。作为医务人员从业单位,无论从员工素质的提高而言,还是医疗技术、科研水平的提高而言,亦或是医疗纠纷的减少来说,医疗机构都是医务人员拥有正确死亡观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死亡观教育义不容辞。根据笔者调查结果,讲座和医院心理咨询室是医务人员比较容易接受的死亡观教育途径。因此,医院可以将死亡观教育纳入岗前培训,也可以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邀请专家开办相关讲座,创造医疗机构重视死亡观教育的范围,落实死亡观教育。同时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对医务人员心理、精神进行疏导,加强对员工的关爱,缓解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学习带来的精神心理压力,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五、医务人员自学
自学是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大,如何实现学习和有效自学,是问题的关键。首先,取决于医务人员对死亡观教育的重视,而这重视需要社会环境、从业单位等的推动,前文已论述。其次,医务人员要学会管理、高效使用时间,学会利用各种媒介如报纸、网络、手机、期刊等进行有效学习。再者,由于职业属性,医务人员每天都会接触人的生老病死。学会对生命、死亡的思考,学会工作生活中与生命、死亡对话,才能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总之,医务人员死亡观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参与和配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5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