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发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翁英英 陈 飞
[摘要]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遵循经济系统的自增强机制,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本文结合广西“M”型区域合作战略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从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发展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广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新构想。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比较优势 “M”型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遵循经济系统的自增强机制,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广西在推进“M”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导入产业集群战略,是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和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区域,通过基础设施和产业资源共建共享、企业间共有技术集中开发、产业市场共同培育和开发,形成稳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从而获得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市场效果。经济区域化则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也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则,对于区域来说也适用。区域间存在比较效益差异,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原则的指导下,产业将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随着集群的发展,分工专业化的演进,各地区最初选择发展的产业集群的外生比较优势,将演变成内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体现在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基于发展的需要,各地区之间必然加快彼此间的竞争与合作。
此外,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上的基础。产业集群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将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别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中间机构和企业问的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也会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产业集群之间这种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产业集群有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不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下,各区域利益主体独立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不可避免地放大了整个区域分工贸易格局的不合理性,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现象严重。
根据比较优势,有重点的选择发展不同的产业,将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和技术、资金优势结合起来,扩大产业内相互投资,优化出口分工,避免重复布局和恶性竞争,形成相互渗透、合理分工的产业集群格局。因此,产业集群形成后, 同构化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产业集群有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城市群的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 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在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起来后, 由于这些集群分属于不同产业,彼此间互补性很强,就在横向上加快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形成了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的加速流动。而在纵向上, 由于集群的发展, 联系了上游产业元器件、机构、服务等专业化投入品供应商以及特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其次延伸到下游产业如客户的分销渠道;最后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公共机构如研究机构一一大学、职业培训所、贸易代理委员会等等。集群之间的作用导致了生产要素流动的加快。
2.区域一体化的形成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 改进产业集群的效率,对抗产业集群的风险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要求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之间加强分工与合作,这将促进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 同时,要求地区根据区位优势,加入全球生产价值链,使集群企业吸收外商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知识,使产业集群的效率得以改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产业集群具有结构性风险和周期性风险,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产业集群的风险不再由单个地区来承担,由于一体化形成的合理,单个地区也增强了对抗风险的能力。对于产业集群来说,由于跨地区之间的集群合作,效率的改进,集群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进一步得以提高。
二、广西面临“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
1.“M”型战略为广西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1)为广西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提出将会给广西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外部条件,为广西的发展拓展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广西沿海地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所背靠的西南地区正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加速发展,而广西所面向的东南亚在政治和边界上又将要和我们更加信任,关系更加稳定,这为广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大环境。此外,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这将是广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2)有利于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对接,增强经济互补性。随着广西经济总量的逐步增长,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呈上升的态势,不利于维持和增强广西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北部湾经济合作区” 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强调依据地缘经济概念,超越单纯的地理界线,重点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快产业对接与分工,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湄公河流域国家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合作架起了桥梁,使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延伸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延伸到广西的北部湾地区,使湄公河流域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对接,增强经济互补性的同时,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开放开发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空间。
(3)为广西发展通道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1992年以来,广西经过十多年建设,陆海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及西南出海大通道已初步或基本形成。现已形成三条出海大通道:一条由防城、钦州、北海3个出海口的出海大通道;一条是由经梧州方向下珠江三角洲,通往粤港澳东向的“黄金”内河大通道;一条是由凭祥通向东南亚的最大最便捷的西向出边陆路大通道。“M”型战略的提出,将提升广西出海大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使这条出海大通道由西南地区出海便捷途径提升为西南、华南乃至全国走向东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进入我国的国际大通道,通过吸引产业、投资、物流、专业市场的聚集,增加经贸、技术往来,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发展通道经济。
2.面临机遇的同时,存在挑战
首先,对广西而言,有些机遇仍然存在一些约束瓶颈,使其应有的价值未能体现出来。如西南出海大通道,一方面其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总量不足,导致物流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广西的港口条件,航线班轮条件、管理服务水平、集疏运体系等的不足,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限制了这一机遇的发挥。其次,有些机遇虽然很重要,也很现实,但广西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和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如果不积极主动创造一些条件,实现与珠三角的对接和融合,广西参与泛珠合作可能走向“空洞化”。最后,在将优势转化为机遇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可作。广西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也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现实机遇和现实推动。化优势为机遇,化优势为推动需要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开拓思路,谋划格局,制定措施。这些对广西将是现实的挑战。
三、广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新构想
1.发展地区经济,培育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依据其比较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各类产业基地,发展该地区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地方特色,错位发展”的局面。在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城镇,建立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发展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城镇,大力发展规模开发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例如,以产业集群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带动食品加工业、运输业、生产资料及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大力推行旅游集群式发展战略,鼓励包括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在内的有竞争实力的新企业的形成,鼓励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和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在业务拓展、关联产业开发上形成有效的战略合作,在产品创新和产业延伸上加强合作;避免集群内部旅游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打造百色成为铸造业基地,把丰富的铝、锰、铜等有色金属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并通过右江、平果和靖西这个集聚了铝工业、锰工业、石化工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交通等优势的三角地区与“4+2”城市对接。
2.构建与广东生产和贸易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贸易链
从实践上来看,相关省区中,广东经济发达,制造业技术先进,高端人才储备充足且具有很强和人才引力,在出口产品深加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广东地区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一块国际性生产基地,具备了在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汽车、造纸、制药等方面强大的生产能力与高新技术开发能力。区域内其他地方,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广西还具有物流区域优势和政策的叠加优势,也已经显现出在生产上快速非凡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构建出一个广东与区域内其他地方生产和贸易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贸易链,形将成区域内生产贸易互动、协调、健康发展的局面。
3.与云南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
广西、云南作为传统的农副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大省,发展资源型经济具有竞争优势。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有色金属资源总量为7357万吨。在10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锡、铅、锌、铜、镍和钴的储量居全国前3位。广西亦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是全国10个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尤以铝土矿最为突出。广西、云南作为资源型功能区具有天然优势。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云南省的比较优势集中在烟草、生物资源开发、矿产业、磷化工和旅游等产业,而广西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机械、制糖、建材、钢铁、化工、日用品工业等产业。云南和广西两省均属于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均具有相似性,可以通过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和整合共赢的目标。
4.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
以资本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加强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不同层次的区域中合作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共同整合旅游产品,共同组合包装特色旅游线路,合作建设旅游接待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共同分享旅游市场,共同推进旅游便利化,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形成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全方位合作格局,形成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2]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3]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4]宋健坤吴金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彤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陈剩勇马斌:区域政府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
[6]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18~21
[7]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4):76~78
[8]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和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2):27~32
[9]张占仓: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发展[J].中州学刊,2006(1):3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6333.htm